第38章 跋遠航(1 / 1)

海外華文作家若以背景、修養及寫作重心來看,大致可以粗分為草根型、學者型等兒類,當然這區分是極粗疏的,兒乎也就是印象時已,但要認真追索、研究起來,未嚐不是一個很有內涵也必會引發爭議或共鳴的話題。

李碩儒顯然不屬於蘋根型,但也不能完全歸於學者型。如他自己所說的,他一生飄泊,卻也因此交遊甚廣,總在追尋,耽於筆耕,幾乎是個為交遊和寫作而生存的人;或者說他天生是個寫作人、是個作家。其實這也很難精確地給他定位,我讀到他的文字,總是會聯想到傳統、文人那樣的寧眼,總是會感覺到浸潤丁那洗練、精致、文雅且充盈的火般運行的情感的愉悅之中。他離我想象中的中國傳統文人是何等近嗬!

半生坎坷,卻難掩瀟灑豪情;路風雨,亦難阻妙筆生花。李碩儒的幸運在廠,即使他長年流落丁肚俗的荒蠻之地,也從未被文學之神遺忘過;反時是那樣特異以域、年代的生涯賦5他豐富深厚的創作之源。他不僅在異域他鄉交到了後來在中閩文化界舉足輕重的朋友,也收獲了他一生的摯愛。這樣的經曆對他這樣為數不多的中國傳統文人而言,瑪然成了筆絕不會浪費的人生財富。

李碩儒再度飄泊,則流落到離故國故鄉更遠的北美。嚴格地說,移民美國,開廣他的眼界,卻未必能轉移他的筆耕生涯繭心。因為故國魂早已為之身心洗禮,文人心也早就歸屬華夏情。即使是寫海外的山水風光世態人情,他那傳統中國的傳統眼光也是一根抹不去的主線;而他那追憶過往交遊的懷人述事文字,流淌出來的傳統意念,幾乎會與他的儒雅文筆同樣成為絕響。

近年來李碩儒遊走太平洋兩岸,涉足影視創作,收益也頗豐。難能可貴的是他依然沒有舍棄文學創作,他的散文造詣愈加爐火純青,文句言辭間隨處洋溢著生活中不能缺乏傳統之美的意象,其懷人述事間流露的情感實在令人稱羨。談笑皆鴻儒,往來無白丁。他就活在那樣的生活境界裏,任世界變化無窮,科技淩駕一切,他的精神世界依然保有純淨的傳統的領地,而他的文字所傳遞的意念或信息,卻是生活原本不可消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