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亮後,我和二丫經過到處濕漉漉的樹林,到昨日的深潭旁打來水,燒了壺開水。又在開闊的草地裏找了些蘑菇野菜的。大伯身上還有些補給,我們就把這些都放進快餐杯和鋼盔裏煮成了鹹糊糊吃了。吃過飯後在大伯的帶領下,開始翻山越嶺向著最近的鄂溫克的定居點進發。
太陽漸漸地爬到了山頂,山裏植物上的露珠被蒸發掉了。可我們的身上被露水打濕了都還沒幹,黏在身上難受極了。但為了盡快趕到定居點,我們一路上都沒有停下來生堆火烤烤衣服。終於在翻越了兩座大山後,終於在山頂上看到了山穀裏那一個不大的村莊。本來已是疲憊至極的我們,一看到那一排排整齊的房舍,一下子興奮了起來。於是我們停也未停,一口氣衝下山去。終於在山腳下踏上了平整的土路,兩隻腿卻是灌了鉛般的沉重。但心情卻是格外的爽朗。不管怎麼說,終於在大山裏轉遊了幾天後,可以見到人煙了。我已經開始幻想著呆會可以像樣的吃一頓飯了。
村莊已經近在咫尺了,可是大伯和孟叔叔卻拉住了我和二丫,我正要問怎麼不進村啊,大伯已經笑嗬嗬的說到:“別急著進村!先在小河邊把臉洗洗,把衣服整整。不然怎麼去人家裏做客啊?”經大伯這一提醒我和二丫才發現,鞋子褲子上全都是泥巴,身上頭發上滿是樹葉草棒的,現在真叫一個狼狽啊!得,趕緊洗洗!
終於大家把自己打理的像個人樣了,於是過了用木頭搭建的小橋,進了村子口。剛一進村立馬串出來幾條大狗,對著我們狂吠不止,緊接著籬笆院裏的鵝群也跟著叫了起來。村裏本來沒見什麼人的,可一聽到狗叫,立馬就有人打開房門看個究竟。而我們一看到有狗攔路,我們就停下腳步等著有人來迎接我們。不一會離這最近的一院子裏的老大爺,就向我們走了過來,一見麵就對著大伯微笑著拱手作揖道:“這是哪裏來的客人啊?來!來!到屋裏坐!”大伯回應道:“我們是山外麵來的,今天是有事要麻煩熱情好客的鄂溫克啊!”那老大爺回答到:“哦!好說!好說!來!來!先進屋!”邊說著邊把我們往屋裏讓。早就聽大伯說鄂溫克人非常好客,但沒想到竟這般熱情,還沒問清我們的身份,就不停的把我們往屋裏讓,真是盛情難卻啊!我心想,求他們帶我們去大黑山看來有戲。
一進籬笆院,就看到了滿院的樺樹皮製品,什麼樺樹皮帽、樺樹皮鞋、樺樹皮容器等,最奇特的是竟然還看到了樺樹皮做的船和樺樹皮做的衣服,我、二丫、孟叔叔看著好奇,忍不住多看了兩眼,老大爺就跟我們介紹了起來:“樺樹皮在我們鄂溫克族的日常生活中,可是占有很大的地位的,可稱之為“樺皮文化”。不管是打獵、捕魚、擠奶用的製品,很多都是用樺皮製作的。還有餐具、釀酒具、容器、住房“撮羅子”、籬笆、皮船。除此外,鄂溫克族許多服飾,也是用樺皮做的。象樺樹皮帽、樺樹皮鞋等十分廣泛。各種樺樹皮製品,尤其是樺樹皮容器,除了輕便實用外,還配有花紋圖案裝飾。一般婦女從七八歲就開始學習,世代相傳的雕刻、壓印、繪畫、拚貼等手藝。但是現在人們都懶了,都直接買現成的紡織品了,這樺樹皮做的東西隻有像我這樣的老年人還有再製作和使用嘍。當然還有就是做成工藝品,買到山外的民俗村去。等我們這些老家夥都沒了,可能也就失傳嘍!你們喜歡嗎?喜歡的話就挑幾樣喜歡的,拿去用吧!”我心想這些東西看看還行,真用起來肯定不實用啊!樹皮做的東西怎麼能結實呢?再者說初次見麵,還沒送主人禮物呢!怎麼在好意思拿主人的東西啊!所以就趕緊說:“不用!不用!我們隻是以前沒見過!特別感到好奇!”老大爺非常自豪的說:“那是!那是!這可是我們的民族特色。”
寒暄間就進了屋來,老大爺把我們讓到炕邊,每人給我們一個鹿皮做的坐墊,給我們在炕上擺好,然後把我們一個一個的讓到坐墊上。離老大爺最近的是大伯,然後是孟叔叔,然後是我,最後是二丫。我們一一落座後,老大爺就有忙著給我拿出了肉幹,倒上了奶茶,然後自己才在靠大伯最近的位置上做了下來。我們道著謝,然後就開始享用起主人的盛情款待了。
話說這肉幹就是比野菜幹糧壓餓,幾根肉幹一碗奶茶下肚就感覺很飽了。大伯就開始跟老大爺聊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