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七章 老僧無名(1 / 2)

因目的不同,喬峰和孟尋真分頭潛入了少林寺。孟尋真在射雕時代為取《九陽真經》曾到訪少林。當時他作為貴賓,曾由寺僧引著瞻仰少林寺內的各處勝景,算是輕車熟路。

他一路避開巡邏的護寺武僧,來到少林重地藏經閣的所在。

全力施展輕功身法避開森嚴的守衛,孟尋真悄無聲息地潛入藏經閣內。這藏經閣外麵守衛森嚴,內部卻無人看守。藏經閣內點著數盞長明燈,他在一排排分門別類地放滿各種佛經典籍和武功圖譜的書架間逡巡幾回,暗歎少林經過千百年的沉澱與積累,實已奠定了雄厚無比的根基。有此基礎,即使沒有什麼稱冠一時的傑出人才,也足以保住其領袖群倫的地位。

他看了一陣,卻並未去翻閱少林名震天下的七十二絕技秘籍,而是飛身縱上屋頂的橫梁之上,小心地藏好身形,耐心等待起來。

過了半晌,樓閣一側的窗戶忽地無聲開啟,一個身形高瘦、臉罩灰布的灰衣僧人似一片枯葉般輕輕飄了進來。

孟尋真心中一緊,凝神屏息,將雙目闔成一線,僅露出一點目光從梁上偷看此人。

這灰衣僧人似乎對這藏經閣極為熟悉,進來後徑自走到一座書架前,從架上取了一部古舊書籍,在屋角席地而坐,翻開手中書籍中間的某一頁,低頭看了起來。他看得極為仔細,每一頁都要翻來覆去的看上數遍,足足用了大半個時辰才將手中這半部書籍讀完。合上書籍後,這灰衣僧人輕輕歎了一口氣,似乎很有些失望的樣子,將那部書籍放回原處,便又從進來的窗戶飄然而去。

孟尋真從橫梁上輕輕飄落,走到書架前將那灰衣僧人看過的書籍拿下來看了一眼,見封麵上題著“拈花指”三字,心中不由大為疑惑。他已猜到那灰衣僧人定然便是自己的任務目標——詐死後隱身在少林寺中偷學武功的慕容博,依照原著所說,慕容博應該已經將少林七十二絕技盡數學去,並另行抄錄了副本。既是如此,他又為何要潛入藏經閣來翻閱秘籍原本?正百思不得其解,忽地聽到樓梯處傳來腳步聲響,便將秘籍放回原處,重新藏回橫梁之上偷眼觀察。

不多時,便見一個青衣老僧蹣跚走上樓梯,這老僧也身形枯瘦,年歲似乎不小,稀稀疏疏的幾根長須已然全白。這老僧上樓之後,緩步從一個個書架前走過,見到淩亂的書籍便伸手整理一番。走到放著那部“拈花指”秘籍的書架前時,他伸手將那部秘籍拿起,翻開其中的一頁看了一看,搖一搖頭放了回去。隨後他又拿起旁邊的一部書籍翻開看看,臉上忽地現出極為愁苦失望的神色,重重地歎息一聲將書放了回去,繼續去整理其他的書架,都整理了一遍後,仍是步履蹣跚地下樓去了。

孟尋真再次從橫梁上下來,若有所思地走到那書架前,重新拿起“拈花指”的秘籍,快速的翻看起來。翻到其中的一頁時,發現在書頁的一角粘著一顆已經幹硬的飯粒。他又拿起那老僧翻看過的另一部書籍,見封麵上題著“雜阿含經”四字。連翻了幾頁,忽地發現其中的兩頁紙連在一起翻不開。仔細看時,卻見這兩頁的中間也有一顆飯粒,將兩頁紙粘在了一起。

看到這兩顆小小的飯粒,再聯想原著中的相關情節,孟尋真大約明白了前後的因果。慕容博強練少林七十二絕技,導致如今陽白、廉泉、風府三處穴道每日要受三次萬針攢刺之苦,痛不欲生。他不知習練少林武功須以慈悲佛法調和化解戾氣的道理,隻以為是自己在修習和抄錄秘籍時疏漏了什麼關鍵的細節,所以來藏經閣重新研讀秘籍原本。而青衣老僧自然便是那在原著中始終未透露姓名身份、修為高深莫測的掃地僧,他將特意佛經置於武功秘籍之側,用意自是希望慕容博迷途知返。書中夾的飯粒便是他用來查看慕容博有否來看書和看得什麼書,隻可惜慕容博始終未能體察他的一番苦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