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朝堂,淩默一身戎裝的站在朝堂之上。眾朝臣全然站好,等待著天威的到來。
朝堂上麵的氣份,相當的嚴肅,此時,己然感受到了氣份緊張,空氣中凝結著死一般的寧靜,哪怕是一根針落在地上,都可以聽得到聲音。
太監三呼上朝,帝王淩風在太監們的簇擁之下上朝,眾人跪拜,抬眼之時,卻看到了腦袋上麵纏著紗布的淩風。
“啊,皇帝這是怎麼了?”眾人無不驚語,要知道,皇上的安危,直係國家的穩定,天子哪能受傷。
“就是就是啊,莫非是昨晚有刺客?”朝堂下麵的大人,一個一個的猜了起來,眾人交頭而語。
淩默站在那裏,一動不動,當淩風的眼睛掃到他的身上的時候,他直視上了淩默的眼睛。
“各位大人,有本啟奏,無本退朝。”太監那尖細的聲音再一次的響了起來,眾人這才不再耳語。
就在此時,當朝宰相劉大人,一步一步的上前,先向淩風行了朝臣之禮,這才開口說話。
“皇上,您的頭是怎麼回事兒了?”劉大人關切的問了起來。
“劉愛卿,朕的頭和國事有關嗎?”淩風不悅的開口,此時,站在堂下的淩默微微一笑,看來,果然如他所料,淩默並不想讓大家知道昨晚的事情。
“自然和國家大事有關,皇上乃一國之主,皇上受了傷,等同於國家受了傷,所以,臣下必須要知道皇上是怎麼傷到的?可是昨晚宮中出現了刺客嗎?”劉大人一個勁兒的追問著。
淩風重新的坐好了自己的身體,幹咳了幾聲,這才開口。
“昨晚,朕批改奏章到了深夜,眼花撩亂,沒有注意好,一下子跌了下去,所以,就傷到了頭,與刺客沒有關係,愛卿不必掛在心上。”淩風解釋了起來,他在說這話的時候,不自然的又看了淩默一眼。
淩默上前,開語。“皇兄一心操勞國事,以後,當多注意龍體是好,臣弟希望皇兄早日康複。”淩默說完,微微一拱手,算是行過了禮。
“有勞皇弟上心了……”淩風有意的拖長了自己的話語,此時,他的腦袋上麵,又是一陣的血跡逸出。“各位愛卿還有什麼要求啟奏嗎?”淩風著急的讓大家把這個話題給叉開,他總不能向眾人說明昨晚的事情吧。
“皇上,今晨,八百裏加急,說,匈奴又犯我邊關了……”這時,兵部將一本折子呈了上來。
太監將奏折送了上來,淩風草草的看了幾眼,狠語而道。
“這匈奴是怎麼一回事兒了?就不能太平的相處嗎?屢屢犯我邊關,眾愛卿以為,怎麼處理為好啊?”淩風丟了折子,開口問起了眾人。
淩默的心裏麵微微的起了波瀾,他是王爺,又是將軍,按道理說, 若是有邊關急奏的話,一定會先到他這裏的,他今晨並沒有聽說有什麼折子,什麼匈奴又犯邊關的事情啊,這淩風到底唱的是哪一出啊?
“臣以為,還是以安撫為重,先帝在世的時候,就派我國公主前去與匈奴和親,如此,便可安定個十幾年,臣以為,此次,還當派公主和親。”劉大人思索了一下,提出來了自己的建議。
“皇上,否也,臣的意見與宰相大人有所不同。”另外的一個人,也說起了自己的意思。“往年和親的公主,到了匈奴以後,三年五年的便去世了,雖然是安定一時,卻難以安定一世,如果皇上再采用和親之策,會增長了匈奴的威風,再說,如今我朝的各位公主都還年幼,實在不合適合親啊,臣下以為,還是戰為好……”兵部大人也說了起來。
“臣以為,也是戰為好,我仁國如今兵強馬壯的,糧草充足,還能怕了他們一個小小的蠻夷之邦嗎?臣以為,戰。”另外一個大臣,也站了出來,頗有幾分扇風點火的勢頭。
“嗯,和匈奴的這一仗,是得打了,”淩風長歎了一聲,看向了淩默,“皇弟,你以為這件事情怎麼處理為好啊?”淩風有意的看向淩默,示意他出個主意。
淩默的腦子,飛快的轉動了起來,他不知前麵淩默擺的坑是什麼坑。
“臣弟以為,一切還要看皇兄的意思,如今皇兄是一國之君,這大事兒還得皇兄拿主意。”淩默如此回答,過於有點兒牆頭草了,可是,他也隻能是如此的回答了,因為,他不確定前麵會是一個什麼樣的情況。
“嗯,這件事情,朕以為,還要再議,等朕想一下再說吧,必竟,這打仗的事情可不是小事兒,得好好的合計一下。”淩風作出來了一副思考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