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依我桓朝律法,有兵權者,非有天子下詔,並將手中半截虎符同天子手中的半截虎符合二為一者,皆為私下出兵,乃是大罪,皇上您莫非不怪責麼。”
“怪,如何不怪!”安天仁豁然站起,狀若生氣地一拂袖,哼道,“膽敢私下出兵,定是心存了謀逆之心!朕……朕要斬了他!”
“皇上,”王恩益製止道,“微臣鬥膽,雖說晏王私下動兵,但從道義而言,他乃是為了護芳城百姓,皇上若將其斬了,百姓定有非議。”
安天仁嘴裏的牙都磨得碎成了塊,這其中利害不消王恩益說自己都明,而他說斬了晏王,不過是作態罷了,若真因此而斬了,定會失了民心,他不會如此做,可誰知,這話都讓王恩益說了去,以致自己如今內外都不是人。
“嗯嗯,”安天仁點了點頭,故作迷茫,“你的意思是朕不能殺,還得留?那這同賢王受封有何關係。”
王恩益被哽了一句,卻麵色不變,笑得從容不迫:“違法律法,論理當罰,但護著百姓,卻是應賞。可微臣又聽聞這晏王私下娶妃,未曾上報給皇上您,如此豈非不將皇上您放在眼底?此人對皇上您是忠是奸,一時難辨,因此綜上而言,微臣建議讓晏王帶著其男妃來京一趟,由皇上您親自試探此人是忠是奸。”
安天仁聽得他一大段的分析,漸而開了心竅,對他所提的內容,有所動搖,斜斜挑眼看向百官,見無人反對,遂伸手一指傅於世:“你去將晏王請來京城!”
此言一出,百官皆驚,這親王間地位平等,兩者毫不相關,竟讓傅於世親自去請晏王,豈非不合禮數,成何體統。比之百官的震驚,王恩益僅劃過短促的異色,又揚起了一抹詭異的笑容。方才他趁著傅於世未離開時,提出此言,便是為了試探安天仁,瞧瞧他可會想到用傅於世去請晏蒼陵之事,若是想不到,便說明安天仁此人平庸,但若能刺破其中複雜關係,想到百官皆想不到的,那麼安天仁此人便無想象中的那般無能了。
原來讓傅於世去請晏蒼陵,一來,是可試探傅於世此人是否忠誠於天子,可會在離京後,仗著山高皇帝遠,同晏王狼狽為奸,二來可讓傅於世熟悉晏蒼陵的處事之道,以好方便傅於世他掌控晏王軍。
安天仁尚不知自己已受到了王恩益的懷疑,還在沾沾自得自己所想的計策,摸著下頷,就道:“路途遙遠,傅中丞又是一文官,故朕稍後派人護著你到南相。”
傅於世話不多說,臉色繃直,上前躬身謝過,又退回原位,自始至終都未多置一詞,也未露出半分難色。
王恩益也同意此舉,頷首笑著拱手道:“皇上英明皇上英明。”其下黨羽也跟著湊熱鬧地一喚,哪怕知曉此舉不合於禮,卻無人敢提出反對之詞,傅於世也沉默不言。於是乎,定下了此事,安天仁又當朝冊封了一親信之人為南相節度使,命其跟著護送賢王到達南相。
王恩益嘴角噙笑,悄悄地朝那新封的節度使送去一眼,相繼會意地點了點頭,不料,這一幕完完全全地落在安天仁的眼底。
安天仁在喉間吭出一聲輕哂,轉瞬便將麵上詭異的神色斂下,蒙回了一層軟弱的皮。
在節度使等人的相送下,傅於世先回了府中,書信一封,偷偷派人送給晏蒼陵,之後準備就緒,便出發往南相而去。
於此同時,晏蒼陵還在府內抱著他的王妃卿卿我我,殊不知,風雨即將來臨,而大風最先刮至的,便是品芳閣。
數日後,深夜時分,客人都已熄燈歇息,晴波招呼罷了最後客人,正拎著衣衫下擺,疲憊地往自己的閨房款款而去,卻在推開門的瞬間,見到了數位意想不到的人……
作者有話要說:為嘛乃們都喜歡感情君〒_〒將劇情君置於何地。。。玩智商遊戲暫時告一段落,接下來滿足乃們,上感情戲~(≧▽≦)/~由於考試緣故。。中午那更可能得放晚上一起更QAQ
冊書:呃……某方麵來說,是聖旨的其中一種類型,封王封後等專用。
虎符:調兵的信物,其實按照唐朝背景,應該是用魚符或者龜符的,隻是為了方便閱讀,才用的虎符。古代不是隻要有虎符就能隨便調兵的,其實虎符是一分為二的,一半在將領手中,一半在皇帝手中,出征時,將領必須把手中的虎符跟天子手裏的合一,才能調兵。當然--如果能讓手下士兵完全聽命自己,且不怕死的話,可以僅憑半個虎符就調兵。
感謝毓瑾玥扔了一個地雷炸飛劇情君投擲時間:2014-07-1109:28:44
每天都收到乃的地雷,感覺好幸福,嗚嗚嗚(ㄒoㄒ)【喜極而泣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