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木老頭的‘見識’(1 / 2)

大中午的太陽不是蓋的,但是即使是天熱,田裏的活兒也是不能停的。

雖然住在村子裏,但是木家的男人都有工作沒辦法顧及田裏,所以大部分的天地都是租出去的。

但是多虧當初大趙氏預估到自己兒子們在小趙氏手上會吃虧,所以以將田分開為條件讓小趙氏進門,至少到時候自己的孩子餓不著。

不過大趙氏在最後也算是看透了自己的爹娘,知道他們偏疼小趙氏,這從自己剛病重就過來勸自己接納妹妹為小這件事就看得出來。

不過自己哥哥們還是公正的,至少他們強烈反對小趙氏嫁進來這件事就知道。而且木禮木義舅家們也確實挺照顧他們兄弟倆的,這是後話。

所以當初大趙氏提出給兄弟兩三分之一的田地時,娘家兄弟也是支持的。

總而言之就是,木禮木義各得到了三畝地,而且在一直沒賣。

後來這幾畝地在為幾個上學的男孩的學費中也發揮出一定的作用。

這幾畝地種的是棉花,但卻是一種特殊的在四月收獲的輕質棉。

這種棉花產量不高而且極難種植,都需要有專門技術的人才可以種植,但是這種棉花卻是官方高價收購的。

劉氏和沈氏是偽一階能力者,能使用元具進行耕種,具備官方承認的種植能力。

輕質棉每畝的產量隻有一百多斤,經過加工直到符合最後的收購標準的,每一百斤的原料隻能得到七十斤的成品,不過每三斤成品收普通品質的的收購價是1銀幣,而每百斤原材料精加工後可得五十斤成品,價格則是翻倍。要知道現在大川鎮一個普通家庭一年的總收入也不過才差不多兩三個金幣而已。

(1金幣=100銀幣=10000銅幣)

在村子裏種植這種棉花的人家不算多,但是進行精加工的幾乎沒有,原因就是進行精加工需要元具彈壓車進行輔助。

彈壓車價格是不貴但是禁不住他消耗的元能很多,如果不是大規模使用反而得不償失。

劉氏和沈氏兩家的棉每年的產量基本都是三四百斤。原本全部用來補貼家用,這家裏的情況會好上不少。

可是,木老頭在剛剛種的時候非常反對,他認為在他的地裏就該種糧食,即使這地已經分給兩個兒子了。

因為那時候木老頭他們已經把手裏的地都賣掉了,木老頭打的主意就是都住在一起,自己又是他們爹,老大老二家的糧食還能不拿出來嗎?

最後這件事都驚動了族老和村長,到底是木老頭理虧,因為這地很多年前就劃分給木禮木義兄弟倆了。

但是孝字當頭壓人呀,木老頭占著輩分,最後兄弟倆隻有退一步答應每年沒人給三十斤原料棉,這時才算暫時完結了。就這樣木老頭他們這些年什麼都不做就能淨賺十四五個銀幣。

快夏天了,現在的時間是十九點,無論是田裏幹活的還是在鎮上工作的基本都回來了。

木藍木橙姐妹倆依舊在廚房,因為即使真能分開吃也得等木老頭表態後。

說起這個木老頭,雖然他的不足難以具述,但是卻有一點,他承認了的事基本上,隻能說基本上不會改。

但就是這點,木藍覺得這個老頭還是有那麼一丟丟可愛之處的。

木老頭今天的心情還不錯,家具店今天接了一個大單子,鎮上的孫員外的女兒決定在十月出嫁,而這個孫小姐嫁妝裏的家具就交給了紅和木器店(也就是木老頭工作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