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雪藏千萬,贓款不知何處去(2)(2 / 2)

後來,當空口白話借不到錢時,尹生華又用開空頭支票的方式騙錢。就在尹生華被逮捕的前2個月,她還用一張空頭支票騙走別人9萬元現金。

尹生華因涉嫌詐騙案被逮捕後,令辦案人員沒有想到的是,在整個審訊過程中,尹生華一直不說話,與她平時的能說會道判若兩人。最讓辦案人員迷惑不解的是尹生華始終不肯說出她所詐騙錢款的下落。這筆巨款是否真如尹生華開始向辦案人員所講的那樣,用於支付開公司的各種費用和倒賣糧食、鋼材了呢?

在調查中警方發現,尹生華沒談過什麼生意,她的辦公室雖在酒店三樓,但她很少過問酒店經營狀況。酒店全部事務就靠一名總經理和兩名會計打理,而會計的工作無非就是將每天的收入、支出記一下賬,管理極不正規。酒店在尹生華不撥分文經費的情況下勉強支付日常開支,到尹生華被捕時,賬上隻有幾百元錢,還欠外債5萬元。

尹生華以倒賣糧食和鋼材為借口騙來1142萬元,但並沒有做過真正的生意,最大的一筆生意是與別人合資做了一筆價值20多萬元的鋼材生意,尹生華從中獲利近8萬元。此外,就沒見尹生華做過什麼大筆生意,而她所謂的需要巨額資金周轉更是無稽之談。到尹生華被捕時,她的丈夫和女兒還都被蒙在鼓裏。1142萬元巨款的隱匿,全部是尹生華一個人的“傑作”,她巧妙地瞞過了丈夫、女兒及身邊的朋友和同事。騙得的錢款,既沒有被投資在生意上,也沒有被她揮霍享樂,那麼錢究竟用在了何處或者說被她藏在了哪裏?當審訊人員詢問她借錢的目的時,她的回答很簡單:“就是想騙。”

“那你騙到的這麼一大筆錢幹什麼用?”

“我不想說。”

“你幹什麼能花這麼多錢?”

“我不說行嗎?”

凡是被問到有關錢的去向和用途時,尹生華要麼不語,要麼就是這兩句話。辦案人員多次進行的政策教育,但在尹生華那兒毫無作用。她仿佛早已鐵定了心,至死不說錢款的下落。在尹生華之前,北京法院還判決了一起類似的案件,北京某醫院住院處主任石巧玲貪汙侵吞公款1098萬元,也是至死不說贓款下落。被判處死刑後,石巧玲帶著800萬元贓款的秘密被槍決。但警方畢竟從石巧玲那裏查找並追回了200多萬元贓款,而尹生華這1142萬元的贓款,卻無從查找。

沒人知道這個女人究竟是以怎樣一種心理和力量在對抗法庭,對抗審判,更沒人知道這筆巨款究竟被尹生華藏在了哪裏,派了什麼用場?許多人猜想,尹生華是賭博輸掉了,但是警方沒有發現尹生華有賭博的愛好。也有人認為尹生華的巨款是給了情人,但經過警方縝密調查也沒有發現任何蛛絲馬跡。還有一種說法是她把巨款留給女兒用,也許她想用這種極端的方式以自己的生命換取女兒輝煌的未來。若果真如此,女兒在將來錦衣玉食的日子裏想起九泉之下的母親該是何種心情?想起那些被騙得傾家蕩產的人,又是何種心情?但是,這種猜想也沒有得到證實,沒有證據證明她的女兒和丈夫知道這筆錢的下落。

被告席上,尹生華迷茫的雙眼空洞地望著遠方,心底的那個大洞已經把她整個吞噬了。尹生華也許會帶著隻有她自己知道的秘密奔赴黃泉,但她卻給我們留下了太多的沉思和疑問:尹生華為什麼至死不說出錢款的下落?為什麼她每次詐騙都能得手,甚至有些人會一而再、再而三的上當受騙?翻開尹生華的案卷,我們不難看出,尹生華每次借錢都許諾給對方高額利息或回扣,她正是利用人們這種愛財心理才屢次得手。甚至有關人員不顧國家金融政策的規定,盲目參與尹生華的非法集資,是不是也應該汲取一些教訓呢?

涉及40多名被騙者、金額高達1142萬元的詐騙案隨著終審判決已塵埃落地,而辦案人員將繼續追查被騙巨款的下落,還廣大群眾一個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