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令人敗興的結尾
上麵說到宋代的招安政策成為“犯上作亂”的遊民回歸主流社會的一條道路。《水滸傳》中一百零八將排座次之後的故事就具體地描寫梁山好漢“招安”之路’這是個很令人矚目的故事。
毛澤東發動“評論《水滸》”的政治運動時就指出:“水滸隻反貪官,不反皇帝。屏晁蓋於一百零八人之外。宋江投降,搞修正主義,把晁的聚義廳改為忠義堂,讓人招安了。”這個運動賦予招安以政治意義,當時到處揪“投降派”’舉國惶惶然。這也增加了招安的知名度。
《水滸傳》的結尾也很使讀者敗興,因為它是一次不成功的招安。宋江作為梁山泊的領導者,有責任帶領梁山一幹兄弟走出江湖回歸主流社會,但其操作和策略是不成功的。遊民、江湖人脫離江湖的目的一是求得生命安全,並能過上穩定的生活;二是取得榮華富貴。宋江為了忠義之名,為了實現報效朝廷的誌願,不僅沒有能讓兄弟們安定下來,沒有封侯拜相、“人人都做大官”,反而處處受到奸臣的誣陷,即使努力為朝廷建立功業,也換不來皇帝的信任,最後還是一杯鴆酒了卻了宋江等人的性命,令人歎惜不置。而那些陷害忠良的奸佞之臣卻沒有受到任何懲治,沒有任何報應。這些情節招致讀者議論批評最多。
從文學角度來看,“招安”的故事也是《水滸傳》精彩篇章的終結。讀到這裏,仿佛是《三國誌通俗演義》讀到“隕大星漢丞相歸天”;《紅樓夢》讀到“林黛玉焚稿斷癡情”,從此而後,筆調越來越顯得衰颯,一回不如一回。從此故事的發展直至結局,再也沒有提振精神的情節,再也沒有精彩華麗詞章,而且小說中原本活靈活現的人物形象也失去了光彩,令人掃興之至。總之幾部古典長篇名著都是越讀越敗人興,似乎中國古典小說作家都不善於寫收尾。這是不是因為招安最後是悲劇所致呢?其實悲劇如果寫得好更感人。關鍵是施耐庵在設計和描寫招安情節時是充滿矛盾的,有些描寫違反了生活和藝術的邏輯,並與前七十回所塑造的人物性格發生背離,影響了人物形象的完整,因此就文學來說《水滸傳》所寫的招安也不算是成功的。
招安給人的負麵印象是如此之深,追慕“打遍天下無敵手”的英雄的讀者,對“招安”故事感到掃興,他們希望好人有好報,惡人就該遭殃。他們認為《水滸傳》中好人就是宋江等一百零八將,而壞蛋就是以高俅、蔡京、童貫等為首的奸佞集團。這些讀者同情梁山好漢被招安,因為他們思想深處總覺得老當“強盜”也不是個了局,“招安”也不失為一條出路。但他們對施耐庵寫的那種悲劇性的招安是不滿的(這是“大團圓”意識作怪,他們認為應該把一百零八將都寫成做了大官,娶妻生子,享盡人間榮華富貴)。有的續寫者為了適應和滿足這些讀者的要求,把《水滸全傳》中剩下的殘餘好漢送到海外去當國王,給喜愛《水滸傳》英雄好漢的人們一些安慰。近幾十年來,人們對於《水滸傳》招安的批評,主要是從意識形態的高度,人們受招安就是投降派,就是去做統治者的奴才,就是缺少徹底的革命精神,因此,要口誅筆伐。
明末清初才子金聖歎處於亂世,堅決反對招安造反的強盜,認為“招安”是向盜賊投降。他批評招安的始作俑者宋代官員侯蒙的赦宋江之罪令其征討方臘的建言有“八失”“失朝廷之尊”,“壞國家之法”,“顯當時之無人”,“將反教之合”(意為拉一賊,打一賊,有可能使兩賊合而為一),“使壯夫失色”(顯賊之武功,不能顯軍民武功),“有負百年養士之恩”,“有罪者可赦,無罪者生心,從此無治天下之術”和“顛倒是非”。金聖歎根本反對《水滸傳》第七十一回以後的文字,因此便腰斬了袁無涯所刻一百二十回的!忠義水滸全傳,刪去了第七十一回之後的全部文字,把第七十一回的“忠義堂石碣受天文梁山泊英雄排座次”改為“忠義堂石碣受天文梁山泊英雄驚惡夢”,把第一回改為“楔子”。刪除了“招安”、“征四寇”等情節,增寫了盧俊義“驚惡夢”等情節,預示著梁山一百零八將被一網打盡。這個七十回的刪節本,金聖歎稱是其家藏“古本”,並作了批點。這個本子流行了兩百多年,我小的時候讀的也是這個本子。刪去了“招安”的《水滸傳》保留了全書最精彩部分,前後筆墨大體一致,結尾又帶有大團圓的氣氛,從而受到讀者的歡迎。清代刊刻《水滸傳》最多的本子就是這個本子,其他一百回、一百一十回、一百二十回等原汁原味的古本反而日漸式微,很少有刊刻。
“招安”的悲劇通過《水滸傳》得以傳達到社會底層,給許多現實生活中的造反者以警戒,使得他們在還有一線生路的時候不敢輕易嚐試接受招安。有時他們也把接受“招安”掛在口頭,但這卻是一種向統治者討價還價時進退自如的手段。到了明代“招安”這個詞兒巳經在官方文書中隱退(這與明統治者對民間反抗的鎮壓更為嚴厲有關),而那些民間的造反者仍然常常據《水滸傳》而大談“招安”。崇禎十五年(1642)刑科給事中左懋第上給皇帝的!題本中說“盜賊”李青山等竊據梁山“日日破城劫獄,殺人放火,而日日講講招安,以為玩弄將吏之口實”,並且研究如何“招安”。可見“招安”不僅在統治者那裏是弭“盜”之策,在“盜賊”那裏也成為一種鬥爭策略’所謂“打打談談”也是這一策略的發展'明末造反者張獻忠就在造反、被招撫、再造反的輪回中強大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