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就《一生有你:一場由足球引發的文學思考》的寫作,我斷斷續續花了4個多月的時間,完成了一個31萬字的書稿。將在09年年末初初努力得來的“足球文學”以文本形式‘立身’。以此為理論基石的創作也漸入佳境,到了翌年5月關於足球文學的“二次概念”也已經油然而生。從09年年末到2010年年末,一年的時間,自認為是自我探索階段的一次進步,通過兩階段概念支撐下逐漸完善的理論體係,“足球文學”的模子已經在我心裏生根發芽,我已經幼稚地想要去尋找出版社,將《一生有你:一場由足球引發的文學思考》作為自己的處女作,開啟潘多拉魔盒,“足球文學”也就能這樣被廣而告之。我之於中國蠢蠢的足球理想,億萬中國人之於中國足球的蠢蠢理想,都會因之而撬動……當然,這隻是幼稚。
2011年我四處碰壁,得不到出版社的肯定,出書的希望也隻能渺茫。“足球文學”也不是這麼能輕易出來的。你需要付出更多努力將其深挖、深挖,當它真正能在實踐中掀起漣漪,它已‘自然而然’,2011年翹首企盼的‘圖書銷售排行榜上出現我的名字’的願望也應當順理成章。
於是,當某天上午照常上班時,打掃完清潔坐下休息,腦子裏自然轉到了‘第一件事’“足球文學”的思考上。“足球文學”“足球經濟”“足球法律”的‘三權分立’一股腦閃過我的思考際,它們構成了我從中山先生那兒借來的《建國方略》,成為了我的《足球方略》。“你們急需一部《中國足球法典》”醍醐灌頂出現在2011年年末的某一張《體壇周報》中,我抓住了它,它成了我構建體係的一部分。2011年之前,我將“足球文學”有些孤立出來,認為使用它就能帶來中國足球文化的新建;而隨著時間推移,閱讀深入,經驗深入,我將“足球文學”融入到《足球方略》的構建中,成為“足球文學是核心,足球法律是發展,足球經濟是保障”三位一體的理論路。於是,在這裏,我將這篇論文式的開篇定名為“足球方略是怎麼提出來的”,洋洋萬言,提綱挈領將《足球方略》的整體思想寫出來,然後於實證之中獲得對以上所述前後照應的邏輯關聯。它們構成了“足球文學體係”,要去轟轟烈烈在自己的土地上,完成前人難以完成、後也不知會否有來者的偉業——讓足球、體育真正成為中國人的閱讀方式、生活方式。幾代中國足球人不斷奮鬥去找尋的路,我能找到你嗎?
足球文學是核心
在《一生有你:一場由足球引發的文學思考·序》中我已經將‘足球’與‘文學’如何聯係起來,“足球文學”如何能成為一個獨有名詞,未來的獨立科學做了簡單介紹。而從《足球方略》開始,我自己更需要仔細地、認真地去尋找,“第一概念”和“第二概念”之間的信息聯係,它們是如何過渡與演進的。
足球文學就是用各種文學形式對足球世界已經過去、正在發生和將要到來的事件、人物、影響進行總結和文學性描述,通過創作者的文字美和思維美提升閱讀者對足球非競技文化觀的認識,使讀者通過足球文學,獲得對足球運動本身的熱愛,對生命和生活新的向往。它擁有社會、人文、科學、經濟四重建設功能。
2009年10月,我得到了這一段話。那時候,我正在直播8論壇開始用亂筆的筆名寫作足球作品。巴塞羅那在這一年成為舉世焦點,足球的精彩無時不在。我因通過文學的理解進行足球寫作漸入佳境,在偶然得到了“愛倫·坡是刑偵文學的鼻祖”的閱讀提示後,我也就得到了‘足球文學’。那一時的心情我在《一生有你》中也介紹得很清楚。“足球世界已經過去、正在發生和將要到來的事件、人物、影響”就是一名足球寫手的寫作素材,也是每一名球迷觀眾的觀看素材,提出這一概念就是站在一名純粹的寫手角度。在我還沒有真正進入作家的領域前,一提筆便有‘寫手’與‘作家’精神地位的差距,我很無奈,但在今天,需要一個過程。概念從繁到簡、從臃腫到精致、從形而上到真理也需要一個過程。“所見即所得”,在第二概念中對第一概念的繼承是必須的,足球世界怎樣在發生我們便怎樣去看,看完以後怎樣運用到我們的理論建設中,也就是在接下來所提到的‘對足球運動本身的愛,對生命和生活新的向往’。‘思維美’‘文字美’‘足球非競技的文化觀’便是指輸出對象與輸入對象的質量,思維在提筆之前、提筆之中完成,文字在提筆之後完成;文字的輸出便帶來觀眾‘足球非競技的文化觀’的提升,觀眾對足球認識產生的新理解,推動著人類對體育運動認知能力的進步。如果說在提出第一概念之時,還有一些層次的話,也就隻能在這裏看到。本著幾個月的寫作與思考經驗,當時的我也就隻能看到這個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