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逋】
“生命”是一個不變的話題,而這個話題就在我們身上。我們之所以快樂,因為我們擁有生命,即使是痛苦,那也是生命的證實。生命很近,也很遠。我們都有生命,可生命對我們來說卻很模糊。模糊的生命,使我們缺少“生氣”,內心沒有根本,而生命找不到它的源泉,我們所付出的一切努力,最終卻無法有一個歸宿,內心裏充滿了矛盾,矛盾本身也使我們的人生變得越來越黯淡,否定和無奈變成了我們心中最真實的感情。生命也在這樣的情形中離我們越來越遠,而我們也失去了人生的真正意義。因為我們沒有一個充分的理由來肯定自己的生命,每個人都以自己的方式活著,人生變成了為了活著而活著,無疑生命失去了活力,而人生也變得無奈和消極,未來也變得越來越渺茫,我們隻是不停地走著——向哪裏去,無人提問!
生命始終在向我們呼喚,為了把它真實的意義告訴我們,讓我們更加幸福和滿足,回到“生命”的懷抱,重溫“人性”的溫暖!
Δ 人生百態
隻要是人,都希望探求人的內心,並且都願意以自己的方式“活著”,希望自己的探求能成為真理,至少一個世紀也行!有希望快樂地活著的,也有隻好痛苦地活著的——因為他們認為這樣已經滿足。一生隻為了一點“真”,可是太多的後悔似乎讓我們更加迷茫。是不是我們忽略了什麼?一個世紀一個世紀的發展,一個又一個“真理”的先驅者,快得讓人來不及整理的曆史。剖析,剖析,再剖析吧!我們到底是以什麼樣的方式活著?自由還是傳統?抑或是在兩者中徘徊?甚至還有當下的灑脫!為什麼都默默無聞?為什麼又那麼不自然?無論如何“我”還是“我”,似乎感覺不到自己曾經進步、狂妄和自甘墮落地“活在”一個什麼樣的地方。這樣“活著”倒不如說是任由時間無理地剝削生命。
Δ 生命的理由
無論是誰,似乎都喜歡初生的嬰兒,因為那正是給我們一個模糊不清“活著”的理由。我們愛自己的孩子,那是為了將這個“模糊不清”的理由清晰、明顯,變成“活著”的真理。無疑,這樣我們正是剝奪了一個“無知”的生命!子子孫孫,沒有“生命”的生命,發展、演化、進步、鬥爭……真不知還能支持多久。
Δ 生命的源泉
我們都說地球是我們的家,可有沒有想過,一個莫名其妙的“生命組合”,它的生機何在,“根”又在哪裏?可能有人會認為,這些話離現實社會太遠,其實,這些離我們並不遙遠,甚至發生在每一天。也許這些會讓我們透不過氣來。沒有什麼可以讓我們死亡,隻有我們自己先去死。不要說我們對自己的一切都非常清楚——即使是稍微想一想,也會無比的輕鬆。
請不要“放任”自己,請“尊重”自己。生機無限,天空還很遼闊,空氣十分的清新,讓我們說:“我們快樂!我們幸福!”我們會走得更近,因為“我們”都有著同樣的問題。隻有我們才會創造未來,將會有更多的曆史出現。水是會幹的,話是會說盡的。我們應該有我們自己的生活,隻有生命之源不會枯竭——隻要我們不放棄,我們一定會有美好的未來。
Δ 請與我走近
雖然你我並不相識,但我想你一定也和我一樣有過美好的童年。盡管我的童年並不是很好,可在記憶裏,一樣很美很美。不是嗎?正是因為如此,我了解你。請將你的痛苦和快樂先放在一邊,讓我們走近。在這裏,你我將很自然地進行心與心的交流。你將會更清楚地認識你“自己”。請不要說你年輕或說您是一位長輩,在這裏,讓我們把自己還原成一個普普通通的“人”,我們有責任來麵對“自己”。請記住,你根本無法逃避——如果你逃避,那麼,你將會失去“我”這個朋友。現在你是不是感到一種從未有過的輕鬆呢?雖然還不明顯,但你想一想,你自己一生中無數次的快樂,又有哪一次像今天這樣不費絲毫代價而得到屬於你“自己”的快樂呢?
Δ 生命的答案
很多事情,不一定都有一個標準的答案。發現問題,了解問題,不知不覺深入問題,想一想您會從中得到什麼呢?說不定在什麼時候,您已開始真正地“生活”了。而這個問題將會成為曆史。不僅是未來,我們可以創造;對過去,我們也會充滿無限的感激。這樣,就更加能體會生命的寶貴,我們的生命不是十分有尊嚴了嗎?積極進取的人生一定會非常的幸福。而這一切全都本屬於我們——你又何必自棄呢?
Δ 生命大本營
請從荒唐和不負責任中走出,加入這個生命大本營。讓我們看好我們的未來,此生無論何時,我們都不會有悔憾。即使是麵對人生的終點,我們一樣會把它當做是一種生命的恩賜。我們不會束手無策,也不會過於恐慌,說不定還會有意外的驚喜呢!
Δ 生命的權力
當然這一切都是為“活人”準備的。活著就已為自己判了死刑的人,是永遠不會有這種“意外”的。未來不應隻是企盼,未來就在我們手中。沒有什麼“未來”早已在那裏等著我們,我們不應聽天由命,我們應該創造“未來”。幸福不會從天上掉下來,災難也不是上天的懲罰。自己的家園,應該由自己去規劃,不應付之於自然,也不能永遠等待——這一切,難道不是我們心靈深處所渴求的嗎?
Δ 心靈的呐喊
在深夜,麵對著自己煩躁不安的內心,當孤獨,黑暗,恐慌充滿內心時,我們每一個人的心靈都在拚命地呐喊、求救。有沒有人回應呢?每呐喊一次,我們的內心就越加的“黑暗”。仇恨、爭鬥彌漫整個身心——愚蠢、無知和自欺欺人。我們渴望心靈停泊的港灣,急於想把自己“嫁”出去。我們在愛時,付出了全部,但卻總會出現一些彼此的惡作劇。那是因為在我們的心靈深處,總潛伏著一些不光彩的事。愛得越深,痛得越深,這並不能怪誰,但總要有一個理由吧?我們不是都在尋找著這個理由嗎?可是我們真的找到了嗎?難道要等到我們再也無力爭辯時,才肯罷休嗎?在一個又一個言不由衷的理由中,我們的大好年華就這樣不知不覺地消逝了。留下的隻有悔恨和追憶。
Δ 小小警鍾
“死亡”可以說是一個終點,可它卻給很多言不由衷的人提供了逃避的理由,使他們的生命更加的晦暗和沉沒,連唯一的希望也剝奪了。這一生中,將再也不會有“意外”發生了——他死了,他徹徹底底地“死”了!內心將隻有冰冷和孤涼,溫暖和幸福將和他隔絕——唯一的生機就是絕望,讓我趕快死去吧!讓我早點離開這個地方吧!願意實行“安樂死”的人越來越多,不正說明這一點嗎?上了年紀的人,有的會有癡呆症,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他們的生命已到了終點。這並不是科學進步所能改變的。
Δ 我們的未來
我們麵臨的問題越來越多,“未來”也越來越模糊不清,這使我們變得手忙腳亂,無疑隻會越搞越糟,來不及向曆史告別,就極不情願地步入下一個世紀了,難道我們的未來真的是一片茫然?不,絕不!未來就在我們的手中,一切都可以“心想事成”、“隨心所欲”。這樣,我們的未來不是一下子充滿光明了嗎?我們其實什麼也不缺,我們自身擁有創造未來的一切!不論任何時候,我們的答卷都應該是優秀!讓世界稱羨我們,讓世界矚目我們。我們應該有太多太多的“意外”,讓我們活在一個永遠嶄新的家園裏,讓我們為我們的每一天而由衷地驕傲。微笑和感激永遠會伴隨我們,我們的一切迷茫都將會打破,我們會對自己說:沒有什麼是做不到的。愛將會充滿我們身心內外,我們將會找到人類有史以來最寶貴的東西。我們擁有的隻有付出和給予,我們之間的關係將和諧得無法想象。這並不隻是一個童話,它離我們很近。要知道,珍貴的東西往往很容易得到,因為我們需要;往往不需要付出任何代價,因為那是我們的需要。
Δ 擁有的無奈
我們一直很累,難道不是因為我們把事情想得太複雜了嗎?甚至連想都不敢去想。但當你麵對“它”時,你會覺得無限的擁有和輕鬆。我們常常會感到,現在擁有的,隨時都會消失。死亡從我們誕生的那一天起,就伴隨著我們,使我們長期伴著擔憂和謹慎度過每一天。因為內心深處,我們了解這一切並不屬於我們,我們拚命想抓住更多更多,可最後我們隻有無奈和一無所有,把唯一可以“生存”的本錢也給賭光了。
Δ 迷信的命題——一次人生
我們擁有了“知識”,可我們卻迷失了自己。很多的“迷信”斷送了我們可貴的生命。就像我們通常所認為的那樣,生命隻有一次,為什麼更多的卻是痛苦和無奈呢?難道我們根本沒有資格談未來嗎?我們的人生真的如此黑暗嗎?請不要過早地下結論。如果是隻有“一次”的人生,我們沒有理由放棄。當我們正視人生和麵對生命時,我們會發現原來生命之中有那麼那麼多的“意外”,多得令我們目不暇接。和“生命”的真實意義比較,一切都變得不重要。
Δ 為生命舉杯
我們懂得取舍,而任何時候我們都不寂寞也不孤單,我們有足夠足夠的精力,去麵對一切將要發生的事情和已經發生的事情,隻有這樣才是屬於我們自己的“生命”。如果尋找到了“自己”的生命——那麼很自然的,一切不屬於自己的東西的失去,本不應叫做“失去”。而原本屬於自己的東西的得到,也無所謂“得到”。原來我們的生命是如此的精彩,讓我們共同舉杯,為我們喝彩吧!
Δ 生命與歸屬
“生命”在我們手中,不需要委之於父母或寄托於自然。我們打破一切“迷信”,走進我們自己的家園——讓我們在其中找到已忘失很久的回憶吧!讓我們找回屬於自己的感情吧。很明顯這並不是掙紮中的自由,而是“麵對”自己的表情。我們會發覺,我們的路還很長很長,我們應該做的事還很多很多。我們很少會有輕鬆的時候,可是我們卻從不覺得累,可能這就是“自己”的事吧,其實這並不是一個理想的境界,這就是我們不得不生活在其中的“環境”。
Δ 封鎖的人生
一直以來,我們都被一種“迷信”所封鎖,局限了“自己”和自己生活的環境。一代又一代人的死亡,我們迷信這是自然;一代又一代人的出生,我們迷信毫不知情的父母。我們一直活在迷信之中,自甘賤棄自己和他人。我們經曆了太多莫名其妙的曆史,我們提出一個又一個荒誕的問題。我們甚至迷信自己,任由自己踐踏自己,任由自己毀滅自己。我們甚至迷信自己,也一樣迷信他人。我們毀滅了多少無辜的生命,而我們卻依然如此地“活著”。這未免太過於諷刺了!
Δ 生命的輪回
生生死死,無休止的“輪回”,未免都慘死在這個龐大的巨輪之下。無疑這是一個再現實不過的問題了。如果我們不麵對、不正視這個問題,我們自己就是諷刺的最好對象。如果僅僅隻是諷刺,似乎跟我們自己的關係並不是很大。最糟糕的是竟然找不到“我們”的存在!想一想還有什麼比“不存在”更可怕的事呢?
Δ 騙局中的回憶
我們感覺到我們的“存在”了嗎?是“我思故我在”嗎?還是“感覺”什麼的嗎?我們一直在非常朦朧的意識狀態下活著,我們甚至感不到我們自身存在的危機。我們被自己的假象欺騙,騙得好慘好慘。不論是聰明的人,還是愚蠢的人,都痛苦地活在自己的騙局中。我們根本無法得到真正的快樂和幸福,因為那個“騙子”就是我們自己。我們也從不會為此感到痛苦,又有誰會去懷疑自己呢?
Δ 無望的重複
想一想,“地心說”可以懷疑,“上帝的存在”可以懷疑,有什麼理由可以不需要懷疑自己呢?比方說,本來我們的“生命”有“一百年”,可是由於我們的迷信,連一秒鍾也不屬於我們“自己”了!年複一年,日複一日,我們重複著同樣的生活,直到失去最後的希望為止。
Δ 迷失的人與墳墓
我們似乎在非常精心地為自己營造“墳墓”。我們像一群喝醉了酒的“迷人”,非常開心地把自己送進自己一手經營的墳墓——到那時,就連唯一“醒來”的可能也沒有了。如果有人醉得還不夠深,偶爾模糊地意識到自己所做的傻事,努力“回憶”和勸阻他人時,隻會被已經大醉的人譏笑而狼狽不堪,再一次陷入迷茫之中——可憐的他也走上了不歸路。
Δ 寓言和現實
我是不是把大家帶進了一個極富寓言性的空間之中?而我們麵對這樣的寓言又會采取什麼態度呢?是不是我們每一個人的“自己”都暴露在了燦爛的陽光下呢?一下子,覺得我們和“自己”好遠好遠,竟然從來也不認識它,而它卻在永遠地等待著我們。當我們注視它、凝視它時,我們的內心是不是無比的自責呢?
Δ 直接與生命對話
我們內心中總是模糊不清的活著的理由,現在一下子肯定出現了。我們開始親近它,了解它,唯恐再失去它。尊嚴、智慧,還有勇氣,一下子全都清晰了,我們才真正開始認識“自己”!我們發現了問題,我們找到了問題,我們開始有了處理問題的權力——我們一下子富有起來了!這原本就屬於每一個“活著”的人,我們絕沒有理由放棄。而這一切確實不需要你付出任何代價——這樣,未來就隻能在我們手中。不屬於我們的,把我們打扮得更美;原本屬於我們的,讓我們更加燦爛。沒有什麼比現在更讓人開心的了!活在“自己”的家園裏是多麼幸福啊!再也不用絞盡腦汁去想一些無聊的問題。我們連最不敢麵對的問題都麵對了,衝破了人生最神秘的一道防線——我們將直接與“生命”對話!我們可以隨時改變未來,我們將迎接最意外的事,這意外的驚喜會讓我們流淚。我們的頭腦將更加冷靜,看清楚了自己,更看清楚了我們生活的環境。一切原本愚蠢的事,在我們麵前,全都變成了智慧的源泉。我們會更加打扮自己,可是我們卻決不會失去“自己”。漸漸地,我們將學會怎麼去熱愛我們生活的環境,我們的內心將會充滿感激和溫柔。我們將能理直氣壯地說:沒有誰會比我們更了解我們自己。我們因為熱愛自己而熱愛他人;他人也會因為熱愛自己而熱愛我們。大家彼此自然真誠地給予,根本不需要回報。回報也將變成給予。我們生活在如此溫暖的環境之中,我們的心靈充滿智慧,我們會有更多更多的發現,我們的內心將會出現更多的“意外”。“意外”的我會有一個“意外”的未來。真的是非常“意外”哦!
Δ 人生的真麵目
把所有的“迷信”打破,讓我們一起來正視我們的“人生”。我們的時間不多,隻有正視自己的人,才會懂得珍惜時間——因為他將會意識到:甚至一秒鍾的時間,原本也不屬於他。他必須找回屬於自己的東西。你想他拿什麼去揮霍時間呢?當他找到“自己”時,所有的“時間”就全部屬於他了。而且“時間”也將失去它原本相對性的意義。
當人們回首往事時,總覺得時間一晃而過,轉眼已是百年,留下的隻有空虛和恐懼。我們到底怕失去什麼?可想一想,又有什麼是真正屬於我們的呢?麵對“自己”,正視“自己”,我們會發現,我們實際上“貧窮”得一無所有。有一句話是這樣說的:來時赤條條地來,去時赤條條地去。可我們麵對“自己”時卻發現,連“赤條條”也不是屬於我們“自己”的。這會逼得我們走投無路。甚至你很難看到,有你“來”了,有你“去”了。你會發現你一無所有。甚至想躲避也不可能,因為根本就不存在“赤條條”的你!是不是很可怕呢?可這才是我們人生真正的“麵目”呀!
Δ 自我的實現
雖然如此,難道你沒有感到現在輕鬆得多了嗎?有一種全新的感覺嗎?這並不隻是一種感覺,而是真正的“自己”。因為這個“自己”太真實了,所以沒有“朦朧、似乎”存在的可能。“自然”、“時間”、“生死”,好像完全沒有存在的意義了,除了快樂和輕鬆以及真實之外,那就隻應是驚喜和感激。可能還會伴隨一些懺悔。這時,我們才深深地了解到:恐懼和黑暗全都是因為“迷信”。我們不敢麵對“自己”,那是因為我們“迷信”得太深太深!這把我們自己局限在痛苦的深淵裏,不敢為自己設想未來和快樂,直到我們任由自然的安排——死去。以後的事跟我們隔絕,獨獨把我們晾在這個蒼涼的“荒漠”之中。想喝一點水,竟會遭到“旁觀者”的譏笑。連唯一可以衝出“沙漠”的可能也沒有了。自己欺騙自己說:沙漠是我們的家,大山就是我們的父母。甘願一個又一個地變成白骨。白骨會說話嗎?不!從此這個謊話變成了事實。白骨堆積成了一座又一座的高山。除了高山隻剩下呼呼的西北風。也可能隻有西北風才清楚這段悲慘的往事。你聽:呼呼的聲音,不正是在敘述那段很久很久以前的神話嗎?我們也甘願變成白骨嗎?隻有“執迷不悟”的人才願意!不然,我們就隻有靜靜地聽,去正視自己。“西北風”會帶我們走出這片“白骨堆”。清水、綠草,還有藍藍的天,令人耳目一新。不論我們怎麼“希奇”,這才是我們自己的家。
Δ 迷信與文明
打破“迷信”,會有意想不到的事情,連你自己也會咋舌。想一想我們的愚昧,比起猿人來又有什麼差別呢?再進一步和“動物”相比,又有什麼大的差別呢?同樣都是“迷信”自己的感官。如果有差別,那不過是“組織”上的差別而已。回顧人類的文明,這不僅僅是一個名詞嗎?說是文明,不如稱它為“物化”反而更實際。“迷信”自我,“迷信”知識,“迷信”傳統。最可怕的是“迷信”的強化——欺騙。用無底的沙漠,把自己活活地埋葬,還生怕別人發現,在上麵費盡心機地經營了一個“金字塔”。然後自己也躺進去,放心地安睡。用一具又一具的白骨換來了世界、奇跡。我們活著的時間不多了,不知這樣的荒誕劇還會怎樣演下去。我唯一能說的就是:抱歉,對於曆史,我們已無話可說;可對於自己,我們沒有理由“迷信”,更沒有資格說抱歉。“物化”是一個事實,我們沒有必要把一生陶醉在這個欺騙裏,如醉如癡地誇耀和嘲諷。而我們幾乎被這一切逼瘋了。看一看吧!我們像什麼?把一切束縛我們的東西都拋掉,讓我們輕鬆地呼吸一下新鮮空氣,重新審視一下“自己”和我們生活的環境吧!我們會從中得到多少沉痛的教訓呢?當長輩麵對我們,他的內心又會是如何的一種境況呢?我們已經沉沒太久了,我們沒有時間了。我們需要為一個共同目標而拚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