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幸我也是一個人,我們不都是嗎?我們是一個個活生生的人,不是嗎?真的是一個活生生的人嗎?你確認,你“活著”嗎?沒有被“現實”毀滅,也沒有被自我毀滅嗎?你真的還“活”著嗎?跟“活”人講話,有理可講。如果跟“死”人,我想,那我簡直就是瘋子了!
Δ 瘋子與死人
“瘋子與死人”,這真是一個十分有意思的話題。瘋子活著,也可以毫無顧忌地跟死人講話。正是這種語無倫次的對話,古墓裏也奏響了“世界名曲”,跳起了“華爾茲”。瘋子、死人就這樣伴著斜陽,來到了那個伏爾加河畔,傾聽著,傾聽著“恒河的歌唱”。天亮了,死人回去休息,瘋子繼續喝起酒來,跳呀!唱呀!一幕一幕,回憶著昨天傍晚……夜幕又降臨了,“神話”又開始了……
此時你又在哪裏呢?是瘋子,還是死人,或者你是一個完完全全的“正常人”。希望你還活著,明天黎明,一起去看天上的明星、太陽的升起。溫暖是屬於我們的。第二天的未來,所有的一切也都是為了我們。而這一切對死人來說,那就是毫無意義的了。墳墓裏麵的“生活”,隻可能是黑暗的,而且不可能再死第二次。“一了百了”——在他生時,都已經“了”得幹幹淨淨了,雖“生”猶“死”。而我們的真實生命就是這樣被無情地剝奪了!這樣“活著”的並不是我們,鬼才知道它是誰!生命被我們定義得亂七八糟,人們都在用盡全力去經營自己的“生活”。誰都不知道自己苦心經營的竟是一個被否定的生命。沒有比這更諷刺的了!
Δ 走我們的路,直到找到自己的家
我想不通,怎麼會有這樣的說法?而我自己也曾一度被這種說法深深折磨了十幾年的光陰,如在夢中一般,如癡如醉地為自己建造“墳墓”。可我的心,卻始終不甘!我不甘心,我為什麼要無條件、無理由地接受這一切?這未免太輕率了吧!我開始試著擺脫,試著尋找自己的路,看著頭發一天天變質,一切一切都變得那麼快,越來越覺得這不是“我”。尋找、尋找……直到走上這條“真實之路”!
讓我們的生命找到“真實”,生命是屬於我們“自己”的!自己不珍惜,又有誰會去真正珍惜呢?隻要自己不絕望,那就一定會找到自己的路!一切都可以變得更美,無須為“迷信”的一切留戀,去尋找回那個真實的“自己”。試著這樣去做,會讓你的生活更廣闊,更清新。世界也會充滿希望。你有一條光明的路,那就是肯定自己,肯定“自己”的一切,才不會是荒唐的。而你也可以冷靜地麵對死亡,甚至不用等到“死”的時候,每天都是最好的時刻。至少,任何時候,你都不會絕望。何必絕望呢?還有更多更好的未來等待著你,試著去和“它”握手。其實很簡單,看清了死亡的真相,也自然就看清了“生”的真相。你的生命可以很輕鬆地從這種“迷信”中擺脫出來。而“生與死”也將從此變成博物館中的陳列物,更不要說向我們發號施令了。
我們讓它“升級”了,從另一個意義上來說,其實是將它淘汰了,因為它早已過時了。當所有的人都在用“WIN95”時,而你還在學習“DOS”,那不是一件很可笑的事嗎?這個時代是“活人”的時代,一切為“死人”準備的陪葬品,還有石碑什麼的,除了變成古跡,它還有什麼“存在”的意義呢?不是嗎?我們是走向未來,而不是活在秦俑、故宮之中,那顯然讓人覺得不可理喻。我們是在走向“生命”,而不是走向“墳墓”。我們要走我們的路,直到找到自己的家。安心地喝咖啡、吃麵包,還可以聽上一段輕鬆的音樂!告別一切舊日的“戀情”,洗刷所有“旅途”上的“塵土”,重溫一下“家”的感覺!不是有一首歌叫做《我想有個家》嗎?這是我們所有人類的渴望。從一開始來到這個世界上,幾乎什麼也不屬於我們。我們拚命地抓,拚命地想擁有,費盡了全心全力。可我們這個家卻依然無法避免風雨的襲擊。難道,你希望的家是在墳墓裏嗎?那又何必叫它做“家”呢?
最後竟然什麼也不屬於我們,連生命的真相也不了解,連自己是誰也搞不清,又到哪裏去找這個“家”呢?無疑,家的感覺是安全、依靠、溫暖、擁有親情……並不是擁有一座大樓,或是一棟別墅,或是一套居室,就可以稱為家了。多少人沒有家,為什麼臉上總是漠無表情。即使在那些快樂的臉上,為什麼也總有一絲愚昧。那不但不是快樂,甚至有一種“辜負”和“揮霍”的感覺。你充滿“快樂”的人生究竟要往哪裏去呢?你知道你的方向和歸宿嗎?甚至連天上的太陽也都有它的歸宿,那就是西方。月亮、星星,還有很多東西,幾乎都有它們的歸宿。作為萬物之靈的人,歸宿卻在什麼地方呢?
Δ 把生命還給自己
知道嗎?你是會累的,你一定會疲倦的。你完全可以去以舊換新,可你的歸宿最終是在什麼地方呢?你是不是在“揮霍”生命呢?我不相信你不想停下來,你也試著這樣做了。可一個又一個的歸宿都那麼的不可靠,甚至讓你傷心。因為那些根本就不是你的歸宿,或是情感的歸宿,或是身體的歸宿。而這些本來就不屬於你。你為它找歸宿,無疑是要把千金小姐嫁給平民百姓——一個也看不上,最終還是無法將它安置。你對它的溺愛,已使它為所欲為了,甚至背叛了你。這就是溺愛的後果。當你意識到的時候,你發現,你已不再年輕,這是最讓你手忙腳亂的一個“逆子”。你慌了,慌得不知該怎麼樣才好。隨隨便便把“它”嫁了出去。一時的錯誤決定,讓你一生也不得安寧,你說“它”怎麼會放過你呢?“質問”、“嘲諷”,還有“拳打腳踢”,讓你恨不得用“死”來贖罪。
你如願以償了,你的確用“死”來贖罪。可沒有比“它”更了解你的人了。“它”知道,這並不是最好的“酷刑”,“它”要榨幹你,直到把所有的“生命”全部榨幹,讓你墜入最最痛苦的“地獄”。“它”並沒有就此罷休,可“它”也不需要再做什麼了,因為“它”已完全占有了你。這就是“迷信”在慌亂之中作出的錯誤決定,這樣的回報,真是比什麼酷刑都可怕,還有什麼比“占有”更可怕呢?而這個“地獄”就是“它”的老家。“它”會非常滿意地生活在它的“家”裏。這裏有它的父母,有它的朋友,有它熟悉的一切。它完全可以無憂無慮。難道你也要在這樣的地方待下去嗎?你是絕不會有真正的安心的,也絕不會有真正的滿足。你會失去你所有的一切……
這並不是你的歸宿。你難道真的沒有歸宿嗎?沒有家嗎?沒有歸宿,無疑是對生命的一個否定,是對你整個人生無奈的最後結語。正是這一個個的不負責任,前後矛盾,使你的人生充滿了危機,充滿了“難辭其咎”。那你想一想,你的人生會是什麼樣的呢?如此你的一切“痛苦”,也就不難找到原因了。找到原因,可以使自己的心從另一個角度獲得“輕鬆”,更進一步地正視人生,會使生命找回智慧,找回尊嚴。這樣可真算得上“瀟灑走一回”了。把生命還給自己,找回屬於自己的家。這是我們內心深處的祈求和呐喊,你似乎已被你現在擁有的一切給埋葬了。甚至感不到內心到底真正需要的是什麼,把自己糟蹋得不成人形。你的內心是不是已經扭曲了呢?可惜的是,你根本不知道“自己”原來的樣子。就這樣,你的“生命”埋藏得很深很深,你甚至不知道你還有“生命”,一個屬於自己的生命。沒有了自己的生命,活著的一切,都是為了別人,用盡了你自己的感情,卻偏了“它”的方向,直到你累得一步也走不動,哪兒也去不了,陪著“它”一起慢慢地變老。這不正成了你生命中最“浪漫”的事嗎?“最浪漫的事”卻如此的痛苦。你知道嗎,你現在的一切“驕傲”隻會讓你更痛苦更痛苦,甚至失去生命!
Δ 天堂地獄都存在於你痛苦的心底
正是這一個永遠無法清醒的夢,使我們飽受痛苦的折磨,也使我們迷失了很多很多。而我們現在所擁有的一切不過隻是一場夢,真正屬於你的什麼也沒有。一個人孤孤單單地在生命之旅上徘徊、躊躇,你卻始終也沒有走上這條光明大道。付出了一切,竟然失去了“自己”,真是一件可悲的事!你並沒有得到你應有的回報,所以痛苦就成為你人生路上唯一的伴侶。你必須和它相依相守相愛,如果你不熱愛痛苦,那你就沒有可愛的“東西”了,痛苦也會變成快樂。那是因為你付出了你所有的愛。愛也會變成痛苦,它們本身就是“生命共同體”。怪隻怪你認不清楚,才會讓這種“愛恨交織”變得“忍無可忍”。你除了“感情”就什麼也沒有了。你的一切理智,不過是感情的點綴品,為了感情服務。而感情本身就是深深的痛苦。一切都是因為你的無可奈何,去愛你的仇人,去愛你的冤家,去愛一切原本和你無關的東西,你又怎麼會有真正的快樂呢?
生活在這種無奈之中,無奈的內心,早已感覺不到“它”的存在。其實無奈已經變成了你所有人生的展現,它已經融進了你的血肉之中,感覺不到它,甚至不把它當一回事。把自己的一切感情用在無情的現實中。而這最明顯的地方就表現在感情上,不是嗎?喜怒哀樂,充分地展現自己的人格魅力,甚至被自己這些莫名其妙的感情迷昏了頭,盡情地發泄,發泄!或者是內在的,或者是外在的,無論如何都逃不出“用情專一”。對自己的過於“專一”,導致了世間的愛和恨,限定了它們之間的界限,用盡心思來裝飾它和武裝它。或者捧得很高很高,或者貶得很低很低。用自己迷亂的心,來改變自己周圍的環境。“我是一隻小小鳥,想要飛,卻怎麼樣也飛不高”,一切的“天堂”和“地獄”都是你“構想”出來的。把自己一會兒變成“上帝”,一會兒變成“美麗的天使”;時而是最可怖的“魔鬼”,主宰自己生命的“閻王”。這是一個多麼可怕的構想啊!用自己的繩子,捆住自己的身體,還在不停地喊“救命”。而好心救你的人得到的卻是一頓拳打腳踢。“為什麼要救我”、“你這個瘋子”——無情的謾罵和汙辱。想一想,無論是快樂的“天堂”,還是恐怖的“地獄”,都存在於你痛苦的心底,製造出了一係列麻醉自己的毒藥,不停地吸食。
Δ 你不認識你“自己”
而這一切都隻有一個理由:你不認識你“自己”,或者你害怕麵對“它”。從一開始,你就在欺騙你自己,毀滅你自己,讓自己失去一切應有的尊嚴。別人看不見你可悲的地方,難道你也沒有絲毫的覺察嗎?而這樣的生活卻延續了這麼久,一次一次地走向“墳墓”中去。是我們自己毀滅了人性的尊嚴,毀滅了人性。貪婪的目光,瞄準了這世上所有的一切。用各種各樣的方式,腐蝕這個空間。這是一個多麼可怕的“物種”啊!而我們就是這個“物種”的“代表”。看一看,我們在擔當著一個什麼樣的角色啊!我們似乎又不完全像“奴隸”、像“演員”,我們似乎還存在著自己的某種思想和意誌。所以這台戲,我們演得並不好。就像“沒頭腦”和“不高興”一樣,一出“武鬆打虎”,老虎竟然占了上風。換一個角度,“不高興”如果演武鬆,那他絕不會讓老虎站起來。假如老虎也由“不高興”來演呢?結果會怎麼樣?誰也無法編劇。而這樣的事實,卻正是我們正在上演的,鬧出了一個又一個“笑話”,也鬧出了一個又一個“悲劇”。很難界定,這到底是一出悲劇還是一出鬧劇。如果這兩者之間讓我們作出選擇,我想肯定大多數人都會出錯。正是這樣的難以清楚,讓我們一個又一個地墜入“泥沼”。
人生真是一出演不好又必須演的戲。它的複雜性,可真是很難有人說得清楚!正是“感情”給了它一個又一個的界定。“有情”,總是苦,可也隻有“有情”,才會給生命一個真正的歸宿呀!“有情”總是迷茫,正是因為迷茫,而“清醒”就變成了它的未來。“有情”總是無奈,“安心”變成了它唯一的歸宿。“有情”啊“有情”,真是讓我歡喜讓我憂。有一句話叫做:“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人們都注重真情,而“落實”卻是真情的真正含義。其實我們都想給自己找一個“家”,一個能避風雨,並不需要多大的地方。“承諾”、“誓言”,這一切一切,都是我們內心渴求“家”的心聲。可是就有人沒有家。“我想有個家,受傷後可以回家”。看來我們的心是多麼的脆弱,多麼的無助。
我們找尋了很久,找到了感覺,那種相期相許的感覺。用盡全心全力,就好像擲鉛球一樣,全力推了出去,以為找到了家。感覺上是,可惜的是那並不是你的家。因為你一直忘掉了“自己”。推出去的,也不是你“自己”,而是一時的感覺。就好像仰起頭來,向天空吐唾沫,你用的力越大,狼狽的情形就越不堪。我們的“力”,我們的全心全力,沒有找到目標,我們已經忘記了空間的不安感和種種的錯覺。何況“感覺”與“生命”的距離,根本就沒有人測量過。像這樣的儀器也很少見啊!專賣店裏是不是從來不賣這種東西呢?那是因為感情很難標價。從來隻有賣“東西”出去,卻很少見到有收回來的人。除非那個東西根本就不值錢。
Δ 感情錯誤
感情的閑置,變成了我們唯一可以依靠的東西。感情是雙方麵的,或者是人,或者是物。而這一切卻是常常在變的。感情本身也變得千奇百怪,無論它再怎麼新奇,可它畢竟不是你自己的“家”啊!隻有你付出,才會或多或少地得到回報。“神出鬼沒”,沒有軌跡可尋,而這對於本來就迷茫的我們,無疑是南轅北轍。愛上了它的新奇,愛上了它的美麗,而這種愛更多的是一種迷信,更多的是一種痛苦。就是這一個個痛苦,使生命本身也失去了意義。感情否定我們,我們也以同樣的方式回報生命。我們一切都搞錯了。俗話說:冤有頭,債有主。我們的回報無疑變成了“毫無理由”。而這種天平也早已傾斜了它的方向。你時常在人為地撥弄它,一頭重,一頭輕。你總是有一種負重感,進而變成了墜落感。而這一切歸根結底都是你一手造成的。痛苦也不過是負重感的擬人化罷了。人的感情就是這麼的神奇,可以把原本書本上的東西,或者原本無情的東西,變成一個又一個的“有情”。甚至和這種擬人化的“有情”一起糾纏,糾纏到天亮!直到變成你“自己”的一部分。不知是你做了它的奴隸,還是它變成了你的奴隸。不知你變成了“有情”,還是無情變成了你。而你“自己”究竟是什麼,這就從此變成了一個永遠解不開的謎。是複雜的“生命共同體”,還是“有情”的擴展性。這一切都是一個謎。世間、空間、時間,花草樹木……這一切一切到底都是什麼東西,是怎麼演化的?這一切一切都是一個謎!一個個的謎變成了這個多元化的“生命體係”。
Δ 還不掉的、永恒不變的才是真正的你自己
生、死、人、物,有情、無情,這一切都是生命迷茫的展現。夢中的時候,這一切仿佛都是真的,都是充滿意義與價值的,讓你歡喜讓你憂。可等醒過來的時候,這一切又都是不真實的,一切的“意義與價值”都變得那麼可笑,讓你“歡喜”讓你“憂”。把生命委之於感情,生命隻會越來越脆弱,一切感情的“雲霧”都會變成生命的定義。正是由於這一個個如雲如霧的定義,“生命”變成了不可捉摸的東西,看得見,摸不著。“感情”所有的一切,都是“生命”的顯現。而“生命”卻變成了水中的月亮,可見而不可捉摸,越搞越迷茫,費盡了一切思量,最終全都沉入了“感情”的水中,活活地淹死了。這個可怕的悲劇,我們不是也聽過嗎?水中撈月固然可笑,“感情”中想找到生命的歸宿,不是一件更可笑的事嗎?我們“經曆”了太多荒唐而又可笑的事,可直到今天我們仍不明了,我們還繼續走著,我們似乎已看到了那個陳滿死屍的“萬人坑”。沒有人逼我們,可我們卻不停地向那裏走去,充滿了血腥,充滿了汙穢,可我們似乎並沒有覺察。我真不知,我們的“未來”會是什麼樣的。像這樣的“生命”,簡直就是在重複一個錯誤。我們怎麼會是如此錯誤的呢?我們一直以來的自以為是,都是在做什麼呢?我們的內心難道真的一點也不痛苦嗎?真的可以這樣糊塗地活著嗎?大街上還有沒有“人”呢?我們整天充滿笑容的臉上,又是喜悅著什麼呢?
我們無法看到,所有的朋友死去的情景,也看不到自己死去的情景。不知最後,我們到底還留下誰是真正的朋友呢?是不是一個一個都要被“曆史”淹沒?現在我們又真的“擁有”什麼呢?沉沒了“生命”的我們,“生命”已經變成了最可怕的話題。大街上、小巷裏,都很少有人提到。我們麵對麵,似乎都已經淡忘了我們是“人”。作為一個人的“權力”,被“感情”淹沒,被“迷信”埋葬。我們應該充分體現人性的尊嚴。隻有尊嚴才可以定義我們是“人”。沒有了尊嚴,我們一切的感情都失去了它的價值,別人也會踐踏它。因為你根本找不到你的位置,像大海裏的浪花,波濤起伏,無法安心。而你卻忘記了大海的擁抱,充分在體現自己的起伏魅力。但你又能做些什麼呢?除了毫無條件地“失去”自己,縱使再壯觀又有什麼用呢?人生的壯觀應該是有它的“尊嚴”的,不然那隻會是自暴自棄,可憐得無人理睬。不要失去自己,找到自己生命的歸宿,隻有那樣你才會真的滿足,並不是一時的解脫。
窮追“生命”的來源,一定要給它一個答案,一定要讓它落實。什麼都可以失去,唯有“生命”不可以。如果失去了生命,你連快樂的理由也沒有了。而這個“生命”一定是屬於自己的。記住是屬於“自己”的。如果可以歸還的,那就不是你的生命。“生”還給了父母,“死”還給了自然,“感情”還給了絕望,“時間”還給了曆史,“空間”還給了環境。這些都絕不是你“自己”;因為這些都是要離你而去的。如果屬於你,是怎麼“還”也還不掉的,還不掉的、永恒不變的才是真正的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