敵人一波接一波,連續不斷地向山寨發起進攻。解放軍寸土必爭,不屈不撓。雙方從寨牆上打到寨牆下,從寨子外打到寨子裏,一間房,一堵牆,一棵樹,都要爭個你死我活。敵人的數量多,武器好,彈藥足,打了四個小時,到中午時,終於衝進寨內。接著,雙方打巷戰,拚刺刀。一個敵人端著刺刀;朝王連長胸口直刺過來,小炮班戰士楊獻寶一個箭步撲上去,攔腰把敵人抱住,同時抽出一隻手,拿手榴彈朝敵人腦袋狠狠砸下去,打得敵人晃了兩晃。王連長乘勢從敵人手中奪下一枝捷克式步槍,扣動扳機,一槍打死了這個敵人。指導員趙玉豐帶領兩個排,向北邊殺來的敵人實行反衝鋒,最後打光了子彈、手榴彈,被迫退下來,憑刺刀與敵人對峙,阻止敵人前進。副連長劉步雲被敵人包圍在四麵,不透風的小房子裏,身邊隻有一個通信員。敵人用機槍火力封鎖門口,以為可以抓活的,在門外大叫:“你們逃不了啦,快投降吧!”劉步雲的子彈打光了,端著刺刀,準備與進屋的敵人拚命。敵人見喊話無用,就向小房裏扔進兩顆手榴彈,早已下了死的決心的劉步雲,不慌不忙從地上拾起敵人投來的手榴彈,向門外的敵群擲去。怕死的敵人看見冒煙的手榴彈向他們飛來,一個個嚇得散開逃命。劉步雲和通信員乘手榴彈爆炸時的濃煙,衝出了小房子。
打到最困難的時候,寨子裏的大部地盤都被敵人占領,包括楊副營長,隻剩下了16個人,退守在西南角的五六間大房子裏。這16條好漢一條心,不怕危險不怕死,堅決要和敵人拚到底。他們重新編成一個排,劉步雲副連長當排長。大家殺得全身發熱,幹脆把棉衣脫光,光著膀子作戰,楊更戍副營長也光著膀子作動員,他響亮地說:
“同誌們!我們必需最後堅守住這幾間房子,這是我們後續部隊投入戰鬥的唯一道路,能不能反攻敵人,把敵人殲滅,就看我們這一著了!”
大家齊聲回答:“沒問題!”
正在緊急之際,後續部隊趕來了。二連的張成和排長把全排帶進來了,炮兵也上來了。楊副營長讓張成和帶領他的那排人,繞東南直取東邊的寨門,聽衝鋒號行動。解放軍的炮兵向四周的敵人猛轟,楊副營長命令吹響衝鋒號,後續的大部隊在外麵打,堅守最後房子的勇士們往外麵打。張成和的排聽得號響後向東門猛衝,斷敵退路。敵人慌了手腳,倉皇後撤潰逃,被打死打傷300多人。解放軍把敵人趕出陣地後,又乘勝追擊,在追擊中又殲敵1個多連。龍門這一仗,共計斃敵俘敵700多人。
胡璉、孫元良得不償失,仍然無功可報。
三、仁義之師再克洛陽
胡璉、孫元良率兵占領了破破爛爛的洛陽空城後,不知道該怎麼守。
邱行湘守洛陽,憑的是堅固的城牆和密密麻麻的地堡。如今,城門破爛,城牆到處是缺口,外壕塌倒,地堡不是在解放軍攻城時炸毀了,就是解放軍撤退時破壞了。如果解放軍休整好了養足了精力,集中力量再攻洛陽,拿什麼來守城?邱行湘的工事那麼堅固都擋不住解放軍的猛攻,何況沒有工事?
邱行湘守洛陽,靠的是糧食彈藥充足,有吃有喝,軍心不散。如今,青年軍庫存的糧食一顆不剩,不是被解放軍運出城外,就是被老百姓分了。援軍帶來的糧食所剩無幾,當地又征不來糧食。俗話說,三軍無糧一日散。這麼多軍隊沒飯吃,如何能長守洛陽?
國民黨軍隊進了洛陽城後,軍紀極壞,害苦了人民。他們借口搜查解放軍的傷病員,借口搜查被搶的青年軍的物資,三五成群地跑到老百姓家裏翻箱倒櫃,訛詐錢財,攪得洛陽混亂不堪,商店十家有九家關門歇業,市民到處躲躲藏藏。各種物價特別是糧食猛漲價,國民黨政府發的錢幣嚴重貶值。群眾都痛恨國民黨軍隊,巴不得他們早日滾蛋。
胡璉、孫元良在洛陽住了幾日,如坐針氈,把洛陽難守之情報告蔣介石。蔣介石此刻倒也不糊塗,知道洛陽空城難守便不再死守。他先把整編三十八師運往西安,為了加強鄭州及平漢路的守備,於3月朋日,又把主力撤出了洛陽。隻留下孫元良的一二四旅守備洛陽。過了幾天,到4月3日,一二四旅的主力也調往偃師,僅留下三七一團及一個地方保安團守備洛陽。
陳賡看準時機,決心乘敵兵力空虛再克洛陽。他製定了一個周密的作戰計劃,以十旅、十三旅、二十六旅、二十七旅,共4個旅的優勢兵力圍攻洛陽,派出十一旅進至偃師以西,鉗製敵一二四旅,不讓其援助洛陽守敵。陳賡為再奪洛陽發出政治訓令,號召全體指戰員真正做到秋毫無犯,雞犬不驚,規定了入城紀律。部隊接到再攻洛陽的命令,指戰員們無不興奮,興高采烈地從四麵奔向洛陽。洛陽守敵三七一團的團長冉蒼,整天提心吊膽,密切注視著解放軍的動向。他得知解放軍大軍向洛陽逼近,判斷大事不好了,於4月5日晨,慌慌張張率部棄城向東麵逃跑。同時發出電報,請求駐偃師的一二四旅派出部隊向西接應。
陳賡見敵人棄城東逃,立即改變部署,阻擊逃敵,決心把敵人消滅在逃跑的路上。
敵三七一團在團長冉蒼的帶領下,出了東門,沒命地向東逃跑,人喊馬叫。爭先恐後,亂糟糟的。解放軍追著逃敵打炮,一發發炮彈落在公路上,落在麥田地,落在敵人群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