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ūn去秋來,距華妃誕下太子耿科已有六個年頭。這六年來不論是吳國,還是皇宮著實都發生了不少大事。
華妃誕下太子第二年,琪妃竟然有了身孕,這讓已經六十出頭耿仁傑龍顏大悅,大為寵幸琪妃。更為奇妙的是來年chūn天,琪妃居然同樣為皇帝誕下了一位皇子,取名耿棘舟。這事頓時讓宮裏,宮外傳得沸沸揚揚,有很多閑言碎語說:“琪妃紅杏出牆。”
琪妃聽到這些話隻是淡淡的沒有任何表示,皇帝對此卻龍顏大怒,嚴令禁止這些謠言,還抓了幾個愛碎嘴的宮女太監斬首,才讓這場風波漸漸消停下來。
第四個年頭,吳國與鄰國晉國發生了一些小摩擦。按理說鄰國之間的小摩擦是常有的事,並不會爆發什麼大型戰爭。可這次卻有些不一樣,晉國接二連三的以這些小摩擦為借口挑起事端,大有與吳國真正開戰的架勢。
吳國位於南離大陸的北部,是北部的三大國之一,周圍有許許多多小國,與其相鄰的還有另外兩個北部的大國——晉國和蒙國。三個大國在北部呈現三足鼎立之勢,倒也一直和睦相處到現在。
可如今形勢貌似有些不同了,晉國似乎想要吞並吳國,蒙國卻一副袖手旁觀的樣子,根本就不打算插手這此事。讓人不禁聯想到這次的事情中會不會有什麼貓膩?難道是蒙國和晉國已經私下商議好了,決定連手滅掉吳國不成?而吳國對此也大感頭疼,對於晉國曾多次求和,更是派出許多軍中探子去打探其中到底有何不可告人的原因,可一直到最近都未取得任何進展。
不過隨著時間的推移,二者交戰的次數漸漸增多,吳國發現晉國似乎也沒有真的要拚命的意思,這更令人費解了。不過因為雙方都是抱著小打小鬧的心思,倒是一直到現在都沒有出現太大的傷亡。
吳國皇宮中,一座堆滿書架的宮殿內,一個身穿黃袍的六七歲少年正靠著書架半臥著。少年皮膚白皙,眼睛有些小,臉頰上有兩個淺淺的酒窩,說不上多麼好看,倒也算得上清秀。
少年正是已經六歲的吳國太子耿科。
耿科小小的眼睛正聚jīng會神的盯著手中那本已經有些發黴的書,一動不動,放佛睡著了一般,過了許久才伸了個懶腰,站起身來拍拍屁股,看著手中的書輕笑一聲,故作老成的說道:“這本【陸明誌】還真有些意思,居然描述了一些神仙妖怪的怪異言論,雖然jīng彩萬分,不過假的就是假的,我怎麼會浪費如此多的時間在這上麵。”話的內容與稚嫩的聲音明顯有些不協調。
“都這麼晚了,該回去找母後了,要不母後又該擔心。”耿科抬頭望著窗外已經有些泛黃的天sè,搖一搖頭,如此說道。隨後,耿科將手中的書隨意的放在書架上,轉身離開。
沒過多久,耿科便回到了錦華宮門口,還沒進門,就開始扯著嗓子大叫
“母後,兒臣回來了。”
“科兒回來了,來陪母後用膳,今天早點休息,明早你父皇召見你。”屋內傳來一個悅耳的女聲,充滿慈愛的說道。
“父皇明早要見兒臣,是又準備考考兒臣這段時間在老師和黎將軍那學得怎麼樣了吧?”耿科跑進屋內,坐在桌旁,眨巴眨巴眼睛,有些調皮的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