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拉練(上)(2 / 2)

“家裏的事將軍不用擔心,惠兒......惠兒會好好侍奉母親的。”

正要再說話,一陣整齊的腳步聲傳來。

他和惠兒同時抬頭向著門外看去,卻見一支長長的隊伍快步走過來,正是北營裏的士兵。他們已經列隊完畢,隨時準備出發。

所有士卒肩上都扛著一把火槍,身上穿著簇新的鴛鴦戰襖,頭上的白色軟簷氈帽上,紅纓肆無忌憚地在風中照耀。遠遠看去,如同一條蔓延而來的火龍。他們腰上都係著一條藍布帶子,上麵掛著一把牛皮為鞘的刺刀。身上還背著一口桐油帆布包,鼓鼓囊囊地塞滿了彈藥。這書包,和後世八、九十年代的軍挎包倒有三分仿佛。一千兩百人人的大軍不斷穿過庭院,卻寂靜無聲,有雷霆萬鈞,卻有一種攝人心魄的雄性之美。

一隊接一隊的士兵從兩人身邊經過,突然,婉兒高高地舉起燈籠,驚喜地叫道:“蕩大哥,蕩大哥!”而後麵李母也跟著趕來。

隊伍中,有個士兵碰了碰旁邊的一個夥伴:“這李將軍女人緣可真好,大軍出行還有兩個小美人送行?”

後麵,唐鎮聽到,立馬喝道:“行軍途中不得喧嘩,難道你們不懂麼?”

兩人被一陣斥責後,立馬嚴謹起來不敢在議論。

李母和李婉上前也是一番囑托,最後也是不舍的目送著李蕩離去,不知為何三人對李蕩此行頗為擔心。

當日夜裏,北營士兵一路急行軍六十多裏路,趕到懷遠縣,在距離城外五裏的小樹林裏駐紮下來。李蕩計劃部隊拉鏈訓練時間為期十天,這次行軍還得走很遠,李蕩手下因為不知道他的計劃,都有些疑惑,但是卻也不敢上前詢問。

李蕩吩咐部隊安營紮寨後,士兵們也紛紛在百戶的指揮下有序的進行搭建營地。因為隻是臨時的駐紮,營地的搭建倒也是頗為簡單,不過該有的警戒和哨塔確實一個不少,四周也有臨時搭建的為難將營地圍住。

經過大半夜的長途夜間行軍,士兵們都累得不行,紛紛席地而睡。而李蕩卻營帳內點著燈,仔細看著地圖研究著行軍路線,計劃著下部的訓練計劃。

農民軍一直以來有在重大節日發動進攻的的習慣,按照真實的曆史記載上次在鳳陽就是在正月十五前進攻的中都鳳陽。明軍沒想到農民軍會突然急行軍轉向鳳陽,發動如此規模的攻勢,措手不及加上輕敵,鳳陽才被裏應外合的賊軍拿下。

可說來也怪,如此戰略要地,竟然沒有大軍駐防。

李蕩後來想了想,其實道理也很簡單。以前農民軍流竄作戰,大多是在陝西、山西、河南,從來沒有殺到過東南。在鳳陽陷落之前,戰爭仿佛同東南的軍民官吏沒有任何關係。所以,南直隸的人都疏忽了,這才給了農民軍可趁之機。

也因為這樣,闖王高迎祥和張獻忠等七家又聯合在一起,總數達十萬之巨大,再加上裹脅的百姓,更是膨脹到三十萬之多,滾滾而來,一路急奔,非常順利的拿下鳳陽這個敏感的城市。

而如今李蕩的突然出現,為了保護自己和家人,他必須要改變這一切。李蕩想的就是依靠現代人的先知先覺的優勢先發製人,打退農民軍的銳氣。

李蕩已經想得明白,北營新立,而且隻一千多人,和農民軍三十萬人馬比起來簡直就是螞蟻與大象。如果帶兵死守鳳陽,不但發揮不出任何用處,反倒要和守軍一起死在那座危城之中。

與其如此,不如半路伏擊敵人前鋒部隊,斷其一指。農民軍的前鋒受到重大打擊之後,必然軍心大恐,雖不至於引

兵退切,卻也能遲滯他們的行軍速度。時間一久,沒了糧食,農民軍必定放棄鳳陽選擇更加容易攻打的城池。

而且朝廷不會坐視中都鳳陽被農民軍攻下,隻要堅守幾日朝廷大軍必定趕來支援。到時候聯合朝廷援軍說必定能夠前後夾擊,打敗明軍也說不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