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桃花山下(1 / 2)

行刑車隊回市區的路上,那個叫武琦的老法警心裏一直心神不寧,他隱隱感覺今天要發生什麼事。該不是那些寶貝被偷了吧?

他在桃花山飛虎嶺腳下的聽風軒藏了不少寶貝,都是祖上傳下來的,要是丟了,老祖宗都可能從棺材裏爬起來罵他敗家子。一回到法院,武琦就火急火燎的去了車庫取車,然後風馳電擎的往桃花山趕。

桃花山屬武陵山脈餘脈,距東臨市區15公裏左右,緊靠鶴德公路,江圳高速公路貫穿而過。其雄峙長江南岸,橫跨江南省和江北省兩省,橫亙連綿數百平方公裏,有大小山峰500餘座,冬暖夏涼,氣候宜人。域內竹修林茂,古樹參天,峰峰相連,處處成蔭。飛禽走獸出沒林間,芳草清流綴懸山穀,是華夏中南部令人神往陶醉的怡情養性所在。最高峰飛虎嶺海拔2500米,被譽為“江南屋脊”,飛虎嶺經過大自然千百萬年的造化,形成了一係列天然岩屋群,其中以桃花洞、蝙蝠洞和蜈蚣洞最負盛名。

桃花洞為一天然岩屋,位於桃花山最高峰飛虎嶺,距峰頂五百米左右,東臨市攀岩協會的幾個小夥子曾進過桃花洞,據說桃花洞分上下兩層,上層為一大廳,下層有三個小洞,洞洞有門相連,三洞外麵有一平台,洞的下方是懸崖峭壁,天氣晴朗時,站在洞口俯視,東臨市區隱約可見。

高明和高覽兄弟倆本是商朝紂王手下,高明能眼觀千裏,人稱“千裏眼”,高覽能耳聽八方,人稱“順風耳”。在商周交戰時,兩人各憑本事窺探周軍軍情,為紂王立下了不少功勞,是薑子牙營中百將的心腹大患。後來周營想出以戰鼓擾亂“順風耳”的聽力、以旗幟遮住“千裏眼”的視線的辦法,設計誘高明、高覺領兵來劫周營。高明高覽兄弟倆立功心切,果然中計,被周軍團團圍住。二人法力盡失,神通難施,被薑子牙用打神鞭打得頭破血流而死。薑子牙受封丞相後,命柏鑒在岐山建造封神台,上張掛封神榜,立命封神,冊封商周大戰中陣亡的將士,順帶封了“千裏眼”與“順風耳”為門神,“千裏眼”為神荼,“順風耳”為鬱壘。“千裏眼”與順風對之前的助紂為虐心懷愧疚,沒有受封,回桃花山誠心悔過,潛心修煉。

據傳說,桃花洞就是大名鼎鼎的““千裏眼”高明和“順風耳”高覽修行的地方,經過幾千年苦修,高明和高覽的修為已深不可測。

平常一個半小時的車程,武琦今天隻花了四十分鍾便到了桃花山山腳下,若是平常武琦肯定會棄車徒步登山,但由於心中牽掛著聽風軒裏的寶貝,武琦繼續開車上山。一條寬闊水泥路從山腳盤曲向上繞著蔥綠的山梁直通山腰。公路兩旁,參天大樹遮天蔽日,偶爾還竄出一兩株山花,在這深秋時節顯得格外豔麗迷人。登上半山腰,一片幾百畝的野桃林映入眼簾,一片平坦開闊之地中央,佇立著一幢大樓,樓頂上立著大型“桃花山休閑山莊”霓虹燈招牌,張揚,大氣。大樓周圍錯落有致的建有一些亭台樓宇和風格各異的房舍。“人間芳菲三月盡,山間桃花始盛開”,但這幾百畝野桃林的花期卻比其它地方要提前半個月左右,當山下還是一片初春的清冷、寂寥,桃樹剛露新芽,這裏的桃樹便一個個小花苞競相開放,爭奇鬥豔。由於漫山遍野的野桃花,每年都要吸引大量的遠近遊客,東臨市旅遊局十年前在這裏投資興建了桃花山休閑山莊。

武琦在休閑山莊停車場停好車,急匆匆的就往聽風軒趕,翻了幾道山,越了幾道嶺,穿過一片人跡罕至的原始叢林後,聽風軒終於在望。

聽風軒位於飛虎嶺下唐家竹園的一小岩坎上。岩坎下竹海碧波,波瀾壯闊,數不盡的清泉小溪,聽不厭的鳥語蟲鳴。屋後怪石嶙峋,山勢嵯峨。由於這裏地處大山深處,到處是峽穀深壑,猛獸毒蟲不計其數,所以人跡罕至。

這莽莽大山,茫茫竹海,山泉叮咚,竹濤聲聲,確實是個修身養性的好地方。

武琦剛到茅屋前,一隻古靈精怪的獼猴吱吱叫著從竹林蹦到他麵前,著急的對他作著各種手勢,等那獼猴停下來時,武琦差點癱倒在地,發生大事了!那獼猴告訴他:桃花洞的“順風耳”高覽今天光臨了聽風軒,不僅拿走了玉扳指,還拿走了吳家好幾件珍貴的祖傳寶貝,有乾隆用過的羊脂玉如意,清朝道光年間的瑪瑙鼻煙壺,一麵魏晉時期的銅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