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米爾克的實驗室(1 / 3)

在它的印象裏,它似乎一開始就住在那個長滿雜草的廢墟裏了。

廢墟裏一片狼藉,漆黑的木頭東倒西歪的灑落在那裏,上麵甚至還長出了不少蘑菇。一些仍然立著的木杆上麵爬滿青苔,就是這樣的木杆,互相之間支撐起一根中間幹幹淨淨的橫梁。除了木頭,廢墟裏還有五顏六色的金屬,倒不是說金屬們有多稀奇,而是因為那些金屬都爬滿了各種顏色的鏽,再加上地上散落的碎玻璃,讓整個廢墟顯得非常邋遢。萬花叢中一點綠,廢墟裏有塊比較幹淨的地方,那裏有個地下室,被掩在略有綠苔的木板後。打開掩門,順著呈現出來的樓梯盤旋而下,就能看到一間碩大的環形圖書館兼實驗室。直徑上百米的大房間裏,一排排的書櫃像線圈纏繞在轉子上一樣,其放射狀的中心,則是一個實驗台。不知是多少年前的事了,輝煌的年代已經不複存在,如今留在這裏的,隻有半空的書櫃,以及布滿灰塵的淩亂實驗台,還有一個經常來這兒拿書看的它。

書櫃雖然半空,也還是有不少書的,並且這些都是它的功勞。如果之前它不將書從灰燼中篩選出來,恐怕幸存的書們如今已經化為鮮花與青草的肥料了。它經常會去重新整理後的圖書館裏拿上幾本書,然後坐在仍未倒塌的廢墟橫梁上靜靜的看,那塊幹幹淨淨的橫梁就是它的休閑椅。遺憾的是,過去好多年裏它都不識字,因此那時它所謂的看書其實隻是看看書上所畫的各種圈圈和符號而已。如今的它,每天都在重修曾經看過的書籍,與之前不同的是,這回它看的是密密麻麻的文字。書的內容不會自己變化,依舊是曾經的古老書本,即便如此,它還是看的鐃有興趣。

一天的時間是漫長的,即使是已經渡過不知多少年的它,也會覺得將整整一天用來看書會很無聊,因此它必須要找些好玩的事情渡過不知還要過多久的日子。廢墟雖然在樹林裏,但是周圍好幾十米還是沒有樹木。的確,如果有大樹一直長到別人家裏來,那可真是糟糕透了。有樹的地方固然構不成路,誰會爬樹走呢?不過在廢墟這兒,沒樹的地方也未必就能成為路,因為整個廢墟都被包圍在絢麗的花叢中,僅留出一條小路通向林子裏。每天早上,它都會和它的鮮花朋友們打招呼,於是五彩紛飛的花兒們紛紛以自己最美的一麵向它回禮。有枯萎的,凋謝的花兒,它甚至隻是輕輕歎口氣,逝去的朋友們就會打起精神再次為它綻放。為它所盛開的花園裏,沒有不知所謂而擅自生長的雜草。在它所經過之地,擋路的樹枝撤開枝葉,生怕自己樹葉上的塵土弄髒它。在看了一晚上書後,它會披上鬥篷,前往附近的城鎮,就像城主視察一樣悄悄打量那裏的人類生活。

在城裏,它見到了從來沒見過的許多新鮮玩意兒,例如哨兵們騎著的四蹄動物,人們管它們叫馬;再例如小醜們表演的雜耍,看的它會忍不住模仿起來,然後引來周圍一片唏噓。街道兩邊出現的各式酒館或者便食店經常會往外飄出食物們不懷好意的誘惑,可惜它對此免疫——因為它根本不知道那些美妙味道所表達的意思。相比之下,它相當喜歡看街上偶爾出現的玩具商人,看他們為了推銷而親自表演那些古怪卻又像地心引力一樣吸引人的道具。它沒有錢,所以隻能遠遠的看著;它即使有錢,也不會上去買,因為它之所以會看,也是想要回去自己做而已。

城裏發生的各種事情都跑不過它的眼睛,因為即使它沒有親眼見到的,也能通過路邊的大樹,高高房子窗台上的盆栽,牆壁上的爬山虎,甚至居民家裏養的動物重新再現。正因為對城鎮的全知,它經常幫助一些失物主找回他們的東西,幫助別人避開將要降臨的天災。這樣一來,時間長了它想不出名都難,很多人都知道了有那麼一個人,無論問他什麼都知道的樣子。然後大家將它的特征傳出去:身材不高,披著髒兮兮灰色破鬥篷,上麵還掛著幾片巨大樹葉的人。於是它隻要進城,幾乎必定會有人找它問問題,而它也客氣的將自己知道的事情告訴別人。多少年來,誰也沒有見過它的真麵目,誰都以為它是個啞巴,因為它總是用樹枝將預言寫在地上。這一切,都已經是十幾年前的事了,自從發生了某件事後,它便沒有再去過城裏。

很多年前,它所居住的森林外並沒有城鎮,那時候隻是幾個小村落。第一次進人類的村莊,村民們對它似乎極為好奇,大人小孩誰見了它都會偷偷打量半天,甚至有人躲在房子裏,拐角處等地方偷偷盯著它。隻是,除了打量,隻遇到過幾個敢和它說話的人,可惜後來還是被其他村民趕跑了,然後那些村民對它嘰哩咕嚕地說了些什麼,可惜它那時候完全不懂人類的語言是什麼意思,於是把人晾在一邊掉頭就走了。後來它從廢墟裏翻出一條被燒壞了一半的鬥篷,撿起來試了試,長的部分被火燒了,正好合身。於是它向附近的丹弗尼樹借了幾片比亞麻布還結實的樹葉,將鬥篷上的窟窿補上後便披到了自己身上。它並不覺得如此破爛的鬥篷披到自己華麗的衣服上有多不協調,事實上,它根本就不知道自己的衣服有多華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