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宋牼將之楚,孟子遇於石丘,曰:“先生將何之?”
曰:“吾聞秦楚構兵,我將見楚王說而罷之。楚王不悅,我將見秦王說而罷之。二王我將有所遇焉。”
曰:“軻也請無問其詳,願聞其指。說之將何如?”
曰:“我將言其不利也。”
曰:“先生之誌則大矣,先生之號則不可。先生以利說秦楚之王,秦楚之王悅於利,以罷三軍之師,是三軍之士樂罷而悅於利也。為人臣者懷利以事其君,為人子者懷利以事其父,為人弟者懷利以事其兄,是君臣、父子、兄弟終去仁義,懷利以相接,然而不亡者,未之有也。先生以仁義說秦楚之王,秦楚之王悅於仁義,而罷三軍之師,是三軍之士樂罷而悅於仁義也。為人臣者懷仁義以事其君,為人子者懷仁義以事其父,為人弟者懷仁義以事其兄,是君臣、父子、兄弟去利,懷仁義以相接也,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何必曰利?”
【譯文】宋牼準備到楚國去,孟子在石丘這個地方遇見他,就問:“先生要到哪裏去?”
宋牼說:“我聽說秦、楚兩國要交兵,我準備去見楚王勸說他罷兵休戰;如果楚王不高興,我就準備去見秦王勸說他罷兵休戰。這兩個君王中我將會遇見意見相合的。”
孟子說:“我不想問你詳細的情況,我隻想請問你的宗旨,你勸說後會怎麼樣?”
宋牼說:“我將勸說戰爭的危害。”
孟子說:“先生的誌向很大,但先生這樣號召的辦法則不可以。先生以利害關係勸說秦楚兩王,秦楚兩王高興於利害關係,從而停止三軍的軍事行動,這就使三軍官兵願意罷兵而高興於利害關係。當臣子的心懷利害關係以侍奉國君,作為兒女心懷利害關係以侍奉父母,作為弟弟心懷利害關係以侍奉兄長,是君臣、父子、兄弟之間最終會舍棄相互親愛的關係和最佳行為方式,心懷利害關係的目的來交往,這樣的交往最後不消亡,是沒有的事。先生如果以建立相互親愛的關係和選擇最佳行為方式來勸說秦楚兩王,秦楚兩王就會高興於建立相互親愛的關係和選擇最佳行為方式,而停止三軍的軍事行動,就會使三軍官兵們樂於停止而高興於建立相互親愛的關係和選擇最佳行為方式。作為臣子者心懷相互親愛的關係和選擇最佳行為方式以侍奉國君,作為兒女者心懷相互親愛的關係和選擇最佳行為方式以侍奉父母,作為弟弟者心懷相互親愛的關係和選擇最佳行為方式以侍奉兄長,就會使君臣、父子、兄弟之間拋棄利害關係,心懷相互親愛的關係和選擇最佳行為方式以相交往,如此還不興旺,是沒有的事。何必講利害關係呢?”
【說明】利害關係問題曆來是孟子所反對談的,《梁惠王》第一章是孟子去見梁惠王的一次談話。作為七雄之一的魏國國君,梁惠王關心的是如何有利於他的國家,然而孟子卻不是這樣認為,既然有建立人與人之間相互親愛的關係和尋求最佳的行事方式,那為什麼不去尋求最佳的行為方式與其他人、其它國家建立起相互親愛的關係呢?如果尋求到最佳行為方式,如果能與其他人、其它國家建立起相互親愛的關係,利益不也是就在其中了嗎?!所以孟子說,有“仁義”也就夠了。利害關係是每一個人都要麵對的一種行事方式,也就是說,人們麵對每一個新的選擇時,都要考慮的一種選擇,看是否與自己有利害關係。這種利害關係也可以稱為現代的價值觀。也就是《裏仁》篇裏子遊所說的“事君數”的問題。現代人動不動就拿自己的言行來與社會商品比較,看自己的言行有沒有價值。也就是說在利己或是利他的情況下,用社會商品的價值來判斷自己的言談舉止,以確定劃得來劃不來,以確定自己是否繼續或停止行動。依照孔子的意見,人與人之間是存在有利害關係的,但孔子所提倡的“仁義禮智信”中的“義”,即是要在人與人之間相互關係中尋求最佳的行為方式。這個最佳的行為方式就是尋求一種既利己也利他人的方式。孔子既然講了“義”,當然也就很少去說明這種利害關係了。也就是說,在尋求與人相互親愛的過程中找到一種最佳的行為方式,也就沒有利害關係了。
因此,孟子認為,依照社會行為規範來選擇最佳行為方式就是一種最佳行為方式。這就是社會行為規範和最佳行為方式之間的關係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