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07章 大建設時期(2 / 3)

有了這些有利條件後,第一爐的鐵水在高爐建成後不到一個半月就出爐了,經過檢測,生鐵的品質達到了二等品質,這個品質已經可以直接用於一步脫碳的煉鋼,生產出普通鋼材。這相對於馬尾煉鋼廠從煉焦開始繁複的鋼鐵流程,可以說是巨大的進步。

很快第一爐鋼水也出爐了,經過軋鋼製成鋼板後進行測定,品質相當不錯,錢青預計這些鋼料運去馬尾深度加工一下,出產的鋼甲肯定好於以往福建本地的鐵礦!不過兩座煉鋼爐進行24小時運轉,已經讓這批從馬尾來的100多名工人滿負荷運轉起來了。

就連德國技師看到中國工人的工作狀態,也向錢青建議要降低勞動強度,否則這煉鋼可不是個簡單的活,每一個步驟、流程都需要工人們全力協作,萬一引發操作失誤,輕則浪費材料,重則還將造成重大事故。

錢青顯然也是意識到這個問題的,和同來的高級工們商議了一下,隻能暫時降低出爐速度,減緩工人勞動強度,同時派人立刻向馬尾船政留守的徐國方拍發電報,要求增派工人,同時提出迅速采購新的冶煉設備,加快對這裏發現的幾座品位不錯的銅礦的開發。

而麵對這邊兩座富鐵礦和一座富煤礦的高速開采,投入其中的用工成本也大幅度上升。現在圍繞著煤鐵基地,周圍的四鄰八鄉的村民,除了在家務農的老弱外,年輕人基本都來到這邊礦上工作了。

互濟會可沒少宣傳,這是天朝來開辦的礦山,福利好待遇高,還有免費午餐供應,當然隻是管飽的那種,這越南啥最便宜,那就是一年三熟的大米,還有就是藏不起的水果!要知道這邊山區村子裏的勞力,一年也未必能賺到幾兩銀子,現在到了礦上,一個月至少900文工錢,這對於農村裏的人來說,自然是不可抵擋的誘惑。

阿泰是附近傣族村的一名鐵匠,以往也就靠著在各個村子裏打個農具、修修家什混口飯吃,整天在各個村子裏走動,風餐露宿的還隻能混個半飽,自從幾個月前聽說這裏開礦場了,強勞力一天30文,還包一頓飽飯,他想都沒想就到礦上幹活了。

兩個月前,他拉著礦上的馬車送礦石到附近的倉庫,看到很多人正在建造那種一種奇怪的巨大筒子樓,其實那是煉鋼的高爐,他自然不知道,隻是聽說這裏要練鐵,至於怎麼煉鐵他可就不懂了。

之後不久,他就看到廠子裏招學徒工,條件還挺難的,能吃苦耐勞那是最基本的,笨頭笨腦自然是不行,同村的王大虎雖然有一把子力氣,不過負責挑人的老師傅問了這廝幾個問題,就把他打發走了。

阿泰本來也差點被打發羅,因為老王師傅第一個就問他識字不!雖然這時代漢字還是越南唯一的正是官方用文字,但是他一個傣族漢子,那會識得中文,好在老王師傅又詢問了他的一些情況,發現他做過鐵匠,這倒是有些個做工人的基礎,才把他收下。

這一次的招工,徹底改變了阿泰的人生線路,由於他有做鐵匠的基礎,帶他的老師傅用起來倒也順手,所以學的也很快,不長的時間已經能代替初級工頂在崗位上了,這些優異的表現,讓他的薪酬非常順利的漲到了40文每天。

而工廠來各種機械也吸引了他的注意,這基地裏的中級工、高級工幾乎都是些多麵手,而且幾乎都是善於利用機床和刀具,這讓一直來隻會用鐵匠錘的阿泰十分感興趣,他反正也沒家,就泡在廠子裏,幾個老師傅對於好學的弟子倒也不吝嗇,一來二去,倒也讓他學會了不少手藝。

而他讓這些老師傅頗為看重的一點,就是喜歡動腦筋,在這時代粗線條的機械上,時常還能突發奇想,自己動手維修一番,還真幫著廠子裏解決了不少小問題……此外,工廠裏為了提高員工的水平,有固定的老師來教授工人們,上的是大課堂的識字,在老師傅的提醒下,他也非常勤奮的參加了文化課的補習,沒多久倒也學了不少字。

今天一早,他剛進廠子,就有老師傅過來告訴他,“阿泰,你去大門口看告示哦,有好事情……”

到了廠門口,果然見不少人擠在一向貼布告的牆壁前麵,另外還有擺了好多桌子,廠子的四五位高級工都坐在那裏,而他們的前麵更是排了一長溜工人。

“阿林,這是幹什麼呢?”阿泰扯住同村的一個工人。

“布告上說,欽差秦大人要開辦技術工人學校,凡是經過廠子考核的工人,都能到技術工人學校學習三個月,通過那邊的考試就能直接成為初級技術工人啦!初級工啊,每個月2兩銀子!”阿林說好也飛快的跑去排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