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377 困境(3 / 3)

“好辦法!”呂劍大喜過望,“就昭你說的辦,葉飛,你一定要做好準備,與艦隊保持聯係,一旦通道打通,立即撤離基地!狗日的外骨雜種,看這回老子不給你們點顏色看看!”

心頭的死結驟然開解,呂大司令一點也不顧及形象,大吼著發布新的命令。

小行星最小直徑也有二百多公裏,收縮後的外星艦隊龜縮在一起,能占據幾十公裏的地盤就算外骨人的祖宗燒過高香了,哪還顧得上看護小行星背麵?

得到消息的長江號立即請戰,不過被呂劍直接否決。

長江號上的突擊隊員全陷在基地裏了,哪抽得出施工的人手?再說了,突擊艦上隻有一艘鑽探井,但是工程艦為了采集小行星上的礦藏,類似的工程飛船有的是,長了不敢說,幾百公裏的通道根本一點挑戰性都沒有。

隱藏在小行星帶裏的柳州號工程艦立即接到出擊命令,從當兵開始就幹後勤的劉宏業上校怎麼也沒想到自己帶著工程艦也有接到參戰命令的一天,兩隻眼睛差點沒變異成強光燈泡。

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兵,敢報名參加遠征軍的,哪個不想親手宰幾隻外骨人建功立業?這一回立下的可是戰功!

柳州號全速駛出小行星帶,隻花了半個小時,就繞到了小行星背麵。

小行星的數據全都在戰艦的電腦裏存著呢,幾個工程師湊一起鼓搗鼓搗,馬上找出了最適合打洞的位置。

長達十六公裏的戰艦飛到預定地點,在操縱人員小心翼翼地控製下,準確無誤緩緩落下。

小行星的表麵凹凸不平,戰艦根本無法降落,不過工程艦不愧是專業選手,懸浮在小行星上空數十米的距離時,戰艦下方探出數根伸縮式的起落架,落地後起落架的長度自動調整,直接將戰艦架在上百米高的空中。

隨後工程人員確定了開鑿的位置和角度,艦腹下登的鑽探工程艙登時打開,碩大的激光鑽頭從艙中落下,閃亮的激光像一把精確的手術刀,又穩又準地切入小行星……用的還是微創技術。

突擊艦配備的鑽探艇,鑽不了多長時間就得重新充電,柳州號根本用不著那麼麻煩,十四座聚變反應堆為激光鑽頭這隻強大的電老虎提供了充足的食物,鑽頭時刻不停地將地下的岩石汽化,炙熱的蒸汽噴飛上百米高,幾乎噴入工程艙。

鑽頭每秒鍾能夠鑽入一米左右,這個速度已經很快了,但是按這個速度,二十四小時隻能鑽透岩層八十多公裏,需要三天才能徹底鑽透小行星。

呂劍催得急,劉宏業更是暴跳如雷,一個勁地催著鑽探組加快速度,鑽探組不得已,隻能用增強功率的辦法加快速度,開鑿的速度馬上提高了三倍。

電力的消耗一下子翻了五倍,鑽頭的使用壽命至少縮短一多半兒,鑽探組組長甚至不敢保證鑽頭能不能堅持到鑽透小行星。

不過救人要緊,鑽頭而已,呂劍不在乎,劉宏業更不在意,鑽頭又不止一個,燒毀了直接換新的,再說工程艦上最不缺工程師,連個破鑽頭都修不好還不成了笑話?

現在要做的就是和外骨人的援兵搶時間!

為了麻痹外骨人,主力仍然對盤踞在基地上方的敵軍保持火力壓製,在小行星背麵陪著柳州號的隻有一直沒加入壓製戰鬥的長江號。

長江號另外還有一個任務,就是監視飛離的骨塚。

時間一點點地過去,一公裏,兩公裏,五公裏,十公裏……探洞不斷地增長,呂劍的擔憂也越來越強。

鑽探的前半部分好辦,小行星的重力再小也是有重力,完全可以依靠重力控製鑽頭的下降,但鑽頭越是接近小行星質心,作用在鑽頭上的重力就越小,理論上抵達質心的時候將完全處於失重狀態,鑽頭不可能再接著鑽向小行星另一側。

為了解決這個難題,柳州號上的工程人員臨時製造了一艘直徑稍小於探洞鑽地車,將備用激光鑽頭安置在鑽地車頭部,直接用鑽地車取代普通的鑽頭,繼續進行鑽探。

為了盡快造出成品鑽地車,工程人員省略了一切能夠省略的係統,直接造出個四壁長著粗壯伸縮齒輪的圓筒,圓筒裏有信號接收器,能夠識別的信號隻有前進後退和調整方向,簡單得不能再簡單。說得形象一點,就是在鑽頭後麵加了個能抓住探洞四壁的遙控無人車,鑽地車的尾巴連著從柳州號上扯一條又粗又長的電纜,看上去像個特大號的奇形紡錘。

幸好外骨人的援軍並未像預料中那樣出現,一天後,控洞順利地接近基地十六層,隨時能夠打穿最後的屏障。

得到這個消息的呂劍長出一口氣,立即與避難所建立聯係:“基地基地,總部呼叫!”

葉飛精神一振:“總部總部,我是葉飛,請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