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僧頃刻間氣息全無,這一個號稱最畏死的陰陽神猿,對生死再知曉不過,他談笑之間便取了自己性命,雖有牽掛,卻毫不猶豫。
他轉世十餘次,大多在浮屠塔頂層度過,被三千諸佛用詭異的功法一點點消磨了造化之精。
除此之外,隻有三世不在塔中。第一世,天地初開時,乃是七神猿最逍遙的快樂時光,而剿殺七神猿戰事一起,從此不得安寧,陰陽神猿自此之後便被如來掌控;前一世,便是金蟬子的那一世,雖也在如來控製範圍,但金蟬子並不知自己的本來麵目,這一生也算清淨自在;第三世,轉生為東土玄奘,自幼入了寺廟,一心向佛,卻不知早已入了如來的手掌心。幸得此世靈明神猿揭開內幕,才使他終知自己真身。
自己立下宏願所追尋的終極理想,卻是自己幾世的仇敵設下的圈套;當自己終於醒來時,知道了真實身份,與兄弟相伴山間遊樂,不過幾日間,九環錫杖變作造化連心杖,禁錮著、捆綁著陰陽神猿仍向西行,他的美好時光頃刻崩塌!天底下還有比這更悲哀的事情嗎?
造化連心杖入體,唐僧知道,七神猿自此相連,同甘共苦,自己多痛,其他神猿就有多痛,就連盤古和鯤鵬亦受了影響,這實非他心中所願。
悟空要救他脫厄,但於唐僧而言,此世之身,已沒有存在的必要了,存在,便是累贅。身為陰陽神猿,他有無數種方法斷去生機。誰人不畏死?但真正的勇者,敢於權衡生死,作出抉擇。
唐僧的屍身被悟空靜靜地橫抱在懷中,心中已升起滔天怒意,這一切,都是如來所為!隻是此時悟空隻想這樣與唐僧再多相處一刻,多一刻,便是一刻的慰藉。無論來世陰陽神猿轉世成何種模樣,在悟空心中,或許隻有此刻的陰陽,才是永恒。
通風默然立在旁邊,心中的悲戚莫可名狀,神猿之難,他總心存內疚,陰陽神猿這一世與他相處不過數日,但彼此毫無隔閡,今日一朝逝去,對他直如一場沉重的災難。
地藏與諦聽也明前後因果,造化一脈,深知造化命運多舛,他們兩個雖不善言辭,但心中對靈山的恨意又多了幾分。大禹和後羿見悟空如癡了一般,也不知如何安慰是好,隻在旁靜靜候著。不知何時,無支祁、王禺、聰明神猿也趕了過來,靜靜地站在悟空身旁,麒麟緊跟在他們三個身後,自然是放心不下。
便在此刻,西方一道黑影如閃電襲來,正是金翅大鵬,他見悟空懷抱唐僧屍身,先是一怔,又急道:“靈山諸佛風馳電掣般向東急襲,來勢洶洶,不知為何。”
悟空目中一陣怒焰閃過,大鵬立在他身前,不由被震懾得退了兩步。悟空知道,靈山諸佛怕是來奪唐僧屍身的,或者如來另有他法,用唐僧此身能引出盤古造化之精也未可知。
悟空嘴角露出一絲邪異的笑容,點頭道:“來得好!”
他轉過頭去向西而望,隻見西方祥雲滾滾而來。悟空目力大有長進,相隔幾千裏,亦能清晰地看見西方諸佛麵容。
雖看得清楚,悟空卻不認識幾個,隻見其中有阿儺和迦葉兩位尊者和八大金剛。其餘佛祖金剛有七八十人,身後更有黑壓壓無數藥叉,隔著老遠便見殺氣騰騰。
地藏王認得清楚,一個個念出名字來:“藥師佛,藥師佛駕前六佛、接引歸真佛、妙音聲佛、寶幢王佛、觀世燈佛……這個是……毗盧屍佛?”
悟空聽他數念完畢,內中並無彌勒尊者,於是殺意陡起,他將唐僧的屍身交給通風,道:“你們無須出手!”
西天眾佛到了身前,阿儺如同沒看見麵前眾人,隻對悟空道:“佛祖有令,玄奘法師乃是金蟬子轉世,雖為佛法半路身亡,但其心可嘉,命我等將唐僧寶身接引至靈山十方世界之中,叫萬人供奉!”
悟空早已壓不住火氣,使一個身法到了阿儺近前,運起法力大喝一聲:“滾!”這一聲有如洪雷一般,將阿儺震得身子一顫,亦將獅駝洞中牛魔王與九靈元聖、金火木三神驚了出來。
牛魔王見不過半晌時光,靈山大軍已黑壓壓聚了滿山,哪裏按捺得住滿腔戰意,九靈元聖和祝融三人亦摩拳擦掌,心知肚明,今日必將是一場惡戰。
阿儺被悟空嚇了一跳,仍硬撐著道:“但有攔阻,小心我佛法無邊!”阿儺這話剛說完,忽地身子一輕,自己咽喉處瞬間多了一隻巨手,而提起自己的,竟是孫悟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