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淮蕭瑟惟狐兔⑤。問當年、祖生去後⑥,有人來否?多少新亭揮淚客⑦,誰夢中原塊土?算事業須由人做。應笑書生心膽怯,向車中、閉置如新婦。空目送,塞鴻去。

【注解】

①平章:評論,策劃。

②公事:指衛國抗金、收複中原的大事。

③握蛇騎虎:握住蛇不敢放,騎著虎不敢下,喻危險。

④豪傑:指抗金義軍。

⑤狐兔:借喻女真侵略者。

⑥祖生:祖逖,此處代指宗澤、嶽飛等抗金名將。

⑦新亭:又名勞勞亭,三國時吳國所建,舊址在今南京市南。

【賞析】

這首詞的上闋譴責朝廷對中原義軍的錯誤態度,勉勵陳子華聯合義軍,平定山東,為北伐收複失地的大業奠基礎。下闋感慨近百年來竟無人繼宗澤、嶽飛之後塵,對當權者惟知沽名釣譽,實際上懦怯無能、毫無作為予以強烈的諷刺。語意憤激,表達了一腔愛國之心。

玉樓春

戲呈林節推鄉兄①

年年躍馬長安市②,客舍似家家似寄。青錢換酒日無何,紅燭呼盧宵不寐。

易挑錦婦機中字,難得玉人心下事。男兒西北有神州,莫滴水西橋畔淚③!

【注解】

①林節推鄉兄:林,有說為林宗煥,作者的朋友;節推,官職名;鄉兄,同鄉。

②長安:借指南宋都城臨安(今杭州)。

③水西橋:是當時妓女聚居的一個地方。

【賞析】

這是一首規勸詞作。緣於自己憂國憂民的情懷,作者極為反感放蕩不羈的行為,上闋寫朋友放蕩的生活,下闋寫對朋友苦口婆心的勸說。詞作委婉、平和地勸導,寄予無限希望。

清平樂

五月十五夜玩月

風高浪快,萬裏騎蟾背。曾識姮娥真體態,素麵原無粉黛。

身遊銀闕珠宮,俯看積氣濛濛。醉裏偶搖桂樹,人間喚作涼風。

【賞析】

這首詞以浪漫主義的想象,描寫了作者遨遊月宮的情景。表現了此人高潔的品行和憂國憂民的情思。

吳文英

(生卒年不詳),字君特,號夢窗,晚號覺翁,四明(今浙江寧波)人。一生布衣,以清客身份往來於蘇州、杭州、紹興一帶,做過浙東安撫使吳潛的幕僚。作詞多為登臨酬唱和詠物之作,注重音律,含蓄柔婉,善用典故,也有因辭藻雕琢過甚而流於朦朧晦澀之病。是南宋風雅詞派的主要代表。有《夢窗詞》。

風入鬆

聽風聽雨過清明,愁草瘞花銘①。樓前綠暗分攜路,一絲柳、一寸柔情。料峭春寒中酒②,交加曉夢啼鶯。

西園日日掃林亭,依舊賞新晴。黃蜂頻撲秋千索,有當時、纖手香凝。惆悵雙鴛不到③,幽階一夜苔生④。

【注解】

①瘞花銘:庾信所作。瘞:葬。

②中酒:因酒醉而身體不爽。

③雙鴛:本指女人鞋,此謂蹤跡。

④幽階:冷落的台階。

【賞析】

這首詞是作者為懷念昔日情人所作。詞作描寫景象,以言傷春而言悲別,極其深沉地表露出濃烈的懷戀情感。

點絳唇

越山見梅

春未來時,酒攜不到千岩路。瘦還如許,晚色天寒處。

無限新愁,難對風前語。行人去,暗消春素①,橫笛空山暮。

【注解】

①春素:指潔白的梅花,亦喻女子素潔的身體。

【賞析】

這是一首詠梅詞。詞人寄情於物,表露眷戀情人的真情。清淡自然,蘊意綿長。

望江南

三月暮,花落更情濃。人去秋千閑掛月,馬停楊柳倦嘶風。堤畔畫船空。

懨懨醉,盡日小簾櫳。宿燕夜歸銀燭外,流鶯聲在綠蔭中。無處覓殘紅。

【賞析】

這首詞傷春懷人,抒寫了詞人與戀人往昔的情歡意濃,和別後的無窮惆悵。詞情曲折委婉,情感真摯,格調高雅。

唐多令

何處合成愁?離人心上秋。縱芭蕉不雨也颼颼。都道晚涼天氣好,有明月,怕登樓。

年事夢中休,花空煙水流。燕辭歸、客尚淹留。垂柳不縈裙帶住,漫長是,係行舟。

【賞析】

這是一首客居秋思而懷人的詞作。上闋寫秋天的離愁,下闋寫與女友的惜別。筆調輕淡綿密,情餘言外。

思佳客

賦半麵女髑髏

釵燕攏雲睡起時,隔牆折得杏花枝。青春半麵妝如畫,細雨三更花又飛。

輕愛別,舊相知,斷腸青塚幾斜暉①,斷紅一任風吹起②,結習空時不點衣③。

【注解】

①青塚:漢宮美人王昭君墓,後以青塚借指婦女的墳墓。

②斷紅:借指舊相知的亡靈。

③結習:佛經語,意即積習、習染世俗欲望。

【賞析】

這首詞生動地描繪了鬼魂的神秘和情趣。想象奇特,蘊含深婉,曲折、含蓄地表露出作者自身的愛情悲劇。

浣溪沙

門隔花深夢舊遊,夕陽無語燕歸愁,玉纖香動小簾鉤。

落絮無聲春墮淚,行雲有影月含羞,東風臨夜冷於秋。

【賞析】

這是一首感夢懷人之詞。上闋記夢,以含蓄淒婉的詞語勾勒夢中尋訪伊人卻成分別的情景,若虛若實,亦真亦幻。下闋抒發感慨,表達了作者無法與伊人在一起的無限惆悵。“落絮無聲春墮淚,行雲有影月含羞”為曆來傳誦的名句。

祝英台近

除夜立春

剪紅情,裁綠意,花信上釵股。殘日東風,不放歲華去。有人添燭西窗,不眠侵曉,笑聲轉、新年鶯語。

舊尊俎,玉纖曾擘黃柑,柔香係幽素。歸夢湖邊,還迷鏡中路①。可憐千點吳霜②,寒消不盡,又相對、落梅如雨。

【注解】

①鏡中路:言湖水如鏡。

②吳霜:白發。

【賞析】

這是一首節日感懷詞。詞作上闋著力渲染節日的歡樂氣氛,下闋抒發了作者孤獨寂寞之情。其實,上闋所寫他人除夜之樂,適足以反襯自己當時的孤寂相思之苦。“可憐”以上,更以歲華不居,人已老大,惟與落梅對收束全篇,尤覺淒婉。

點絳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