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中旬駕進香,吟詩一首起飛殃。
隻知把筆施才學,不曉今番社稷亡。
按下女媧娘娘吩咐三妖,不題。
且言紂王隻因進香之後,看見女媧美貌,朝暮思想,寒暑盡忘,寢食俱廢,每見六院三宮,真如塵飯土羹,不堪諦視;終朝將此事不放心懷,鬱鬱不樂。一日駕升顯慶殿,時有常隨在側。紂王忽然猛省,著奉禦宣中諫大夫費仲。――乃紂王之幸臣;近因聞太師仲,奉敕平北海,大兵遠征,戍外立功,因此上就寵費仲、尤渾二人。此二人朝朝蠹惑聖聰,讒言獻媚,紂王無有不從。大抵天下將危,佞臣當道。――不一時,費仲朝見。王曰:“朕因女媧宮進香,偶見其顏豔麗,絕世無雙,三宮六院,無當朕意,將如之何?卿有何策,以慰朕懷?”費仲奏曰:“陛下乃萬乘之尊,富有四海,德配堯、舜,天下之所有,皆陛下之所有,何思不得,這有何難。陛下明日傳一旨,頒行四路諸侯:每一鎮選美女百名以充王庭。何憂天下絕色不入王選乎。”紂王大悅,“卿所奏甚合朕意。明日早朝發旨。卿且暫回。”隨即命駕還宮。
話說紂王聽奏大喜,即時還宮。話說紂王剛剛回宮,即召申屠來見駕。你道申屠何人也。原本紂王年少之時,卻也統兵掛帥,征戰四方。申屠卻是當年追隨之侍衛,與紂王名為君臣,實為兄弟也。申屠道:“參見大王。”紂王道:“申弟,今日隻有你我二人,何必拘禮?”申屠道:“大王說的是,隻是臣近日聞得西方似有罡星,恐將來西方將有戰事(亂世公主全文閱讀)。”紂王道:“賢弟可為朕分憂乎?”申屠道:“萬死不辭。”紂王大喜,乃送與之一物,道:“此乃天子神玉,但凡有造反者,見此物必有反應,賢弟可拿此物去西方,若能殺得此人,功勞不小。”申屠領命而去。
原來,當年西伯侯姬昌次子姬發。每日與眾孩童遊樂,這日,卻見一山洞,眾人那裏敢入,唯有姬發單獨入的洞中。卻見這洞中深處卻與外部不同,再往前走居然有了亮光。不敢相信自己眼睛的姬發向著亮光狂奔而去,亮光的源頭是一個兩人高的半月形洞口。隻見這邊另有洞天,惟有一劍。姬發上前視之,上寫“天劍。”姬發歡喜,乃道:“我為天子,當持此劍。”此言一出,不想卻震天動地。卻被上天上玉帝聽到,玉帝若有所思。時帝乙尚在,也恐西方有事,故將紂王托故與眾臣,而私謂紂王曰:“西方不除,成湯難興。”顧紂王也對這邊心存忌憚。
再說次日早朝,聚兩班文武朝賀畢。紂王便問當駕官:“即傳朕旨意,頒行四鎮諸侯,與朕每一鎮地方揀選良家美女百名,不論富貴貧賤,隻以容貌端莊,情性和婉,禮度閑淑,舉止大方,以充後宮役使。”天子傳旨未畢,隻見左班中一人應聲出奏,俯伏言曰:“老臣商容啟奏陛下:君有道則萬民樂業,不令而從。況陛下後宮美女,不啻千人,嬪禦而上,又有妃後。今劈空欲選美女,恐失民望。臣聞‘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此時水旱頻仍,乃事女色,實為陛下不取也。故堯、舜與民偕樂,以仁德化天下,不事幹戈,不行殺伐,景星耀天,甘露下降,鳳凰止於庭,芝草生於野;民豐物阜,行人讓路,犬無吠聲,夜雨晝晴,稻生雙穗;此乃有道興隆之象也。今陛下若取近時之樂,則目眩多色,耳聽**,沉湎酒色,遊於苑圃,獵於山林,此乃無道敗亡之象也。老臣待罪首相,位列朝綱,侍君三世,不得不啟陛下。臣願陛下:進賢,退不肖,修行仁義,通達道德,則和氣貫於天下,自然民富財豐,天下太平,四海雍熙,與百姓共享無窮之福。況今北海幹戈未息,正宜修其德,愛其民,惜其財費,重其使令,雖堯、舜不過如是;又何必區區選侍,然後為樂哉?臣愚不識忌諱,望祈容納。”紂王沉思良久,“卿言甚善,朕即免行。”言罷,群臣退朝,聖駕還宮。不知後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