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0章:追尋叫板者(1 / 1)

星期天早上,我匆匆從縣城來到所裏值班。

“早上五時,三間鎮友源村吳根財報案稱,放在他女兒吳和燕床底下紅塑料盆裏的八萬八千八百八十八元結婚聘金和酒水錢,今早發現少了三萬一千四百元。”交班時,趙強說了這一情況:“我們去勘查現場時,從那塑料盆裏找到兩根筷子一樣粗、長分別為七厘米和二十二厘米的竹竿,確定是盜賊所留;盜賊也非從門而入,整個現場無痕跡可取。”

我驚奇地問:“怪事。你們排到嫌疑對象沒有?”

趙強把兩根竹竿遞給我,嚴慎吐字:“按照友源村一帶的習俗,男方送到女方的結婚聘金和酒水錢,必須放到女子床下的紅塑料盆裏過一夜,而且不能少掉一分一毫,否則就表明女的婚後幸福會打折扣。兩根竹竿長短懸殊,表示一種不公平,說明吳和燕曾經的戀人感到極不公平,趁這個時候來攪混一下。另外,三間鎮的扒手稱扒竊為‘契糧’。兩根竹竿長七、二二,諧音為‘契糧’,說明這錢可能被扒手所盜。”

“那麼,你們是否圈定了具體的幾個對象?”我追問:“吳和燕是否與其他男人談過戀愛?”

李子茂搖搖頭:“在這個時候問這可能不妥。至於嫌疑對象,還沒圈定。”

“大多數扒手貪得無厭,他們遇到近九萬元錢,能留下一半多?”我比劃著竹竿說:“其實,盜賊是一名數學高材生,他在拿數學知識叫板我們呀。二十二減七等於十五,十五減七等於八。七上八下,證明盜賊是爬窗進入房間的。另外,二十二除以七的商與圓周率π相似,這是很經典的數學知識點。盜賊以此叫板我們,特地盜竊了含有“三一四”數字的錢以暗示,說明了他的數學知識深奧。可是,他因‘好心’出了紕漏:告訴我們他是吳和燕這樁婚姻介紹人的兒子。”

趙強迫不及待的追問:“你怎麼能下這個結論?”

“咱們的轄區是山區,許多男、女的結合,源於媒妁之言。起初,吳和燕與男友相識,如圓周和圓心的相關一樣,回繞著媒人轉。”我笑著說:“盜賊對吳根財家的熟悉和放錢地點的明知程度也印證了這。”

李子茂、趙強急著前往吳根財家。果真,吳根財告訴他們,吳和燕的兩個媒人中,有一個媒人的兒子叫餘浙生,當年高考,數學得了滿分,現是縣青少年宮的數學競賽輔導老師。

李子茂、趙強十分興奮地趕往縣青少年宮。

餘浙生見兩位民警來找他,癱軟在椅子上說:“我低估了你們的數學才能,我的叫板失敗了。錢分文未動,全在抽屜裏,麻煩你們轉交給吳根財家吧。”

李子茂斥道:“你認為這樣就完事了?”

“不,我該坐班房。”餘浙生十分懊悔地說:“都是我過於逞強闖的禍。”

李子茂追問:“你為何要叫板我們?”

餘浙生哭喪著臉說:“平時,我在單位裏經常拿數學題叫板這個人、叫板那個人。於是,有人激將我:‘如果你能去叫板警察,警察也敗於你的擂台之前,那我們算服你了’。”

“所以,你躍躍欲試,對嗎?”李子茂喝道。

“是的。”餘浙生耷拉著腦袋:“聽我媽說,吳和燕成親聘金和酒水錢已經送達,我就趁著吳根財一家陪客人吃晚飯之際,從他家屋後的一棵樹爬上去,鑽進二樓的一窗戶,然後到一樓的吳和燕床前,跟你們叫起板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