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熱的天氣讓很多人的胃口不好,常常是“無病三分虛”,消化功能降低,易出現乏力倦怠、胃部不舒適等症狀,更易發生胃腸道的疾患,導致精神萎靡不振。
多吃新鮮蔬果多喝水
夏季溫度高,人體消化能力較弱,可選擇清淡或略帶苦味的食物。如:黃瓜、苦瓜、百合、冬瓜、西紅柿等。在烹調上,盡量采用炒、白灼、清燉、涼拌等方法,少用紅燒、不用油炸。若愛吃辣味,調味時可用微辣開胃。
多吃新鮮蔬果可以補充水分,是消暑和補充身體養分的首選,如西紅柿、青椒、冬瓜、西瓜、楊梅、甜瓜、桃、李等;它們除了提供水分,還可提供豐富的維生素和礦物質,有利於自身免疫力的提高,而且這些清熱利濕的食物,有較好的消暑作用。
夏季肉吃得少了,但蛋和牛奶每天都得吃一份,況且酸奶、燉雞蛋的口感都很清淡,是適合夏季吃的清爽食品。另外,要多喝水,但是不宜用飲料代替水,因為汽水、果汁、可樂等飲料中含有較多的糖分及電解質,這些物質會對胃產生不良刺激,影響消化和食欲。
喝點荷葉粥和綠豆粥
多進稀食是夏季飲食養生的重要方法。如早、晚進餐時喝粥,午餐時喝湯,這樣既能生津止渴、清涼解暑,又能補養身體。在煮粥時加些荷葉,味道清香,粥中略有苦味,可醒脾開胃,有消解暑熱、養胃清腸、生津止渴的作用。
煮粥時也可加些綠豆或單用綠豆煮湯,有消暑止渴、清熱解毒、生津利尿等作用。不過應注意,綠豆屬於涼性藥食之品,身體虛寒或脾胃虛寒者過量飲用,會出現腹痛腹瀉,陰虛者也不宜大量飲用。
孩子老人飲食更講究
夏季主張清淡飲食,但如果孩子隻吃些清淡食物並不好。孩子正處於生長發育期,對營養的需求量較大,過於清淡的飲食,會導致孩子出現營養障礙。
夏季幼兒的飲食,仍應多樣化,新鮮的魚、肉、雞蛋、豬肝等,都是應該吃的,可做成粥,這樣既便於消化,又有營養。少吃冷飲,注意飲食衛生,防止出現嘔吐、腹瀉等急性胃腸炎症狀。
老年人飲食仍以清淡為主,健胃、消暑、化濕。多食清淡易消化的食品,如粳米、大麥、雞蛋、百合、甲魚、海蜇、蜂蜜等,選擇一些富有營養,且能消暑益氣的蔬菜,如豆芽、豆腐、蘑菇、木耳、海帶及各種綠葉蔬菜。忌辛辣食物,少吃甜、油膩食品,謹慎選擇藥膳。
夏季開胃消暑飲食
夏季人們普遍容易出汗,體內水分流失較多。流汗不隻是水分流失,同時也流失了很多營養物質,因為汗液裏麵有一些鈉、鉀、鎂、鈣等礦物質成分,還有各種氨基酸等。這些成分隨汗液的大量分泌流失,人體對這些物質的需求就增加了。日常飲食中做到粗細搭配則可以補充這些必要營養素。
豆類,特別是各類雜豆富含人體所需的各種氨基酸及一些礦物質。夏天可以在米飯中放入一些雜豆,除了營養美味之外,口感好,顏色也漂亮。日常蒸米飯的時候可以放入不同的豆類,比如今天放一些紅豆,隔天就可以放一些綠豆、黑豆或者扁豆等。這樣既能調節口味,又能保證營養均衡。
食欲不振,醋和大蒜幫您忙
夏天人們的胃口差是個大問題,如何調節胃口,刺激食欲是我們需要考慮的。夏天多吃一些涼拌菜,特別是用醋、大蒜作為作料的拌菜。
用醋調味是簡單的方法之一,可以用醋涼拌青菜、海鮮或者一些肉類熟食,或是用醋醃漬小黃瓜、蓮藕、苦瓜,作為夏日餐前的開胃小菜。除了開胃之外,醋還能起到軟化血管、防止血管內雜質沉積、預防高血壓的作用。
大蒜具有辛辣味,能夠刺激食欲、幫助消化。夏季可以把大蒜切成末,撒到涼菜上,像大家經常吃的蒜泥茄子就是一道很好的消暑菜品,而且簡單易做。
大蒜具有很好的抗菌作用,夏天是細菌和微生物致病的高發季節,多吃點蒜可以有效地防止急性痢疾和腸炎的發生,但消化功能不佳的人最好少吃。
炸醬麵,消暑主食好選擇。
夏天飲食既要消暑,又要營養全麵,炸醬麵是消暑主食的很好選擇。炸醬麵是很多人喜歡的麵食,不但美味爽口,而且簡單方便,一次做好的炸醬,可以吃好幾次。
傳統的北京炸醬麵通常用黃醬為主料,黃醬由大豆和麵粉混合製成,其蛋白質含量較高,維生素B含量相當豐富,可在一定程度上彌補維生素的流失。製作炸醬時,可以加入一些香菇、豆幹等,既能保證營養攝入,又美味可口。
另外,麵條經過煮製,大量的可溶性營養素會溶入湯中,如鉀、維生素B1、維生素B2、尼克酸、葉酸等。
夏天為了讓熱麵條盡快冷卻,人們往往還要把麵條放到冷水中再衝兩次,這樣容易加重了營養素的損失。而這些維生素正是人體容易缺乏的品種。這個遺憾很容易彌補,隻要喝一碗麵湯就能解決,把溶出去的營養素一起納入腹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