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馬略與蘇拉時代(公元前120—公元前78)(10)(1 / 3)

一來二去,很自然地就形成了芬布洛斯的士兵集體脫逃、加入蘇拉軍隊的現象。等芬布洛斯意識到這個問題時,已是一座空營。這時蘇拉的代表來拜會芬布洛斯,稱已經為他準備好了回羅馬的船。芬布洛斯是個性格剛烈的男人,他自知無顏麵返回羅馬,拒絕了蘇拉的“好意”,獨自走進帕加馬的宙斯神廟,自殺身亡。秦納為了遏製蘇拉而派出的羅馬“正規軍”,非但未能削弱蘇拉的勢力,反而被蘇拉的“非正規軍”悉數吸收,蘇拉的隊伍更為強大。

但蘇拉並未因此而率軍回師意大利,去推翻把自己汙為“國賊”的政府。蘇拉是個善於把握輕重緩急的政治家,他先要在被米特拉達梯侵害過的東方恢複羅馬的威嚴,把羅馬的霸權再度覆蓋至小亞細亞全部地區。由於米特拉達梯統治了5年之久,原有秩序早已蕩然無存,若要徹底恢複羅馬的霸權,就要重新構築羅馬對這一地區的統治模式。蘇拉在以下幾個方麵重新架構了對小亞細亞的統治模式:第一,容易成為小亞細亞紛爭根源的,是卡帕多西亞、本都、比提尼亞三個王權國家,蘇拉讓他們三國締結互不侵犯條約,並且三國各自同羅馬重新簽訂同盟條約。條約的主要內容是:這三國中無論哪一個侵略其他國家,不僅是違反了互不侵犯條約,而且被視為與羅馬為敵。此舉的目的是在與羅馬行省相鄰的同盟國增大羅馬的威懾力,以彌補不在行省派常駐軍隊的缺欠。

第二,結束被米特拉達梯占領期間的無政府狀態,恢複以原帕加馬領土為中心的小亞細亞西海岸地區的社會秩序。這一帶成為羅馬的行省已有半個世紀以上的曆史,當地居民有繳納行省稅的義務,但由於此地的居民以希臘人居多,米特拉達梯想把他們拉攏到自己這邊來,於是把各種租稅全部廢除。“英明”的米特拉達梯也知道,光靠一句“把希臘民族從羅馬的暴政下解放出來”的口號是籠絡不住希臘人的。

由於維持軍隊的開支很大,必須在當地籌措,蘇拉決定恢複征收行省稅,而且命令以前5年未繳納的稅款必須一並補足。催繳欠稅的做法也是“蘇拉式”的。

蘇拉不讓自己的士兵集中居住在統一的軍營內,而是分別住到居民家中,每個家庭要負擔一個士兵的食宿和服裝,如果攤上一個軍官級別的住在自己家中,還要負擔其兩套服裝,一套外出用,一套在家中穿。行省居民都盼著駐軍盡快撤走,隻好按規定趕快繳稅,2萬多塔蘭特的巨額稅款很快就收上來了。

蘇拉把原芬布洛斯屬下的2個軍團並入盧庫魯斯指揮的海軍,並決定把這支軍隊留在小亞細亞。時年54歲的蘇拉,最為賞識的是自己幕僚中的武將盧庫魯斯,曾極其信任地把組建海軍的任務交給了他,此番又把維護小亞細亞安定的重任托付給了年僅32歲的盧庫魯斯。

安排好這些事情後,蘇拉離開小亞細亞,渡過愛琴海從比雷埃夫斯登陸,進入希臘,不用說跟著他的還有那3.5萬名即使去地獄也願意追隨他的將士。但出乎大多數人意料的是,蘇拉並未從那裏馬上向意大利進軍,他在雅典待了將近一年,公開的理由是他要在雅典治療痛風病。就是在雅典居住的這段時期,蘇拉發現了被遺忘的亞裏士多德的全部著作。如果說蘇拉變成了學習雅典文化的學生,誰也不會相信,他滯留希臘自有其戰略上的考慮。

假如本都國王米特拉達梯有什麼不穩的動向,從雅典外港比雷埃夫斯去小亞細亞西海岸,隻有三天的海路。蘇拉留在雅典,對米特拉達梯是一種無形的震懾力。而從雅典走陸路向西到希臘西海岸,再走海路去意大利半島,兩天即可到達。隻要蘇拉持續駐紮在雅典,對於執羅馬政府牛耳的秦納,也構成一種“無言的壓力”,使秦納感到政權不穩。

秦納不僅感受到了“無言的壓力”,還受到了“有言的壓力”。羅馬元老院收到了來自蘇拉的書簡,其中有這樣的話:

考慮到我在希臘和小亞細亞的功績,公民大會把我認定為國家之敵並作出將我流放國外、沒收財產的處分決定是不能令人接受的。因同樣的借口將很多無辜的人殺害,也是極其無理的。我將與我忠實的部下一道,堅決鏟除這些不公現象!

事到如今,一切都明朗了。蘇拉根本無視羅馬關於出國打仗的將軍回國後就要解散軍隊的法律,他不但不解散軍隊,還要率這支軍隊推翻秦納領導下的正統政府。

把這封書簡送到羅馬元老院後,蘇拉召集將士,告訴他們自己要殺回意大利的決心。他還對將士們說,此行會麵臨10名以上的將軍和20萬以上的軍隊的迎擊。將士們一致表態,誓死跟隨蘇拉衝鋒陷陣。不僅如此,將士們還主動要求拿出自己的積蓄作為軍隊打仗的經費。將士們都知道,蘇拉盡管在籌措資金時措施強硬,但他從不往自己懷裏放一個第納爾(古羅馬貨幣單位,1個第納爾相當於4阿斯)。蘇拉感謝將士們的忠心,他說:“兄弟們的情我領了,但你們的錢來得不容易,我不能收。我是個幸運者,打仗方麵的經費湊合著還夠用。”將士們當然對自己統帥的話深信不疑,也就不再堅持。這個時候已經臨近公元前84年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