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樊龍在樊虎領兵離開新都時就清醒了。他喝了好多羊奶,又叫軍士取來酒肉,飽飽地吃了一頓,卻還是困乏,就倒在樊虎的床鋪上大睡,也不知過了多久才醒來,卻又聽到四下到處是喊殺聲。原來秦良玉受了朱燮元的計策,借故要樊虎跟她到遠離新都的地方廝殺,楊愈懋卻領了兩萬人,在樊虎離開後強攻新都。樊龍見四門八方都是官兵,知道無力回天了,就搶過一匹馬,殺出城尋到了樊虎。兩人合力衝撞出來,往重慶的方向一路狂奔。
再說奢崇明被羅乾象出賣,差點做了朱燮元的俘虜,隻身逃進岷江,找了一隻小船,一路向南漂流。第二天早晨到了樂山地界,後麵幾艏大帆船卻隨後趕來。奢崇明以為是官兵追趕,想改有岸上逃命,卻聽得大船上有彝語的呼喊聲:“前麵小船裏的人是不是主子?”
是張彤。奢崇明喜出望外,等來船近了時,被人攙扶著上了大船。君臣抱頭痛哭,雙方訴說了各自遭遇。
原來張彤領了五千人到新都據住了譚大孝的一萬人馬十數日。譚大孝受了朱燮元的計策,並不十分賣力攻打,隻是隔三差五前來罵陣。目的是盡可能地分散成都的壓力,將敵人分成數路,再各個擊破。
兩人戰了幾次,每次都是平手。
昨日奢崇明成都敗北,張彤卻渾然不知。一大早就有一隊軍馬到了,卻是羅乾象手下何旺發領了三千人押著糧草到來。軍中糧草剛好耗盡,張彤大喜,把何旺發的三千人讓進城來。
大軍吃了早飯,聽得城外鼓角齊鳴,譚大孝又來叫陣了。張彤新添了三千兵馬,糧草又充足,自然士氣大振,吩咐何旺發小心守城,自己帶了所部五千人,出城列陣,要與譚大孝一爭高下。
譚大孝與張彤戰了三四十合,卻不知怎麼就漸漸不支,隻得敗逃。張彤領兵從後掩殺,官兵丟盔棄甲往牛頭山奔走。看看趕上,譚大孝卻領兵沿路進了牛頭山山穀。張彤緊緊跟在後麵,不想譚大孝卻在那邊的穀口列陣以待,又揮刀接住張彤朔來的槍廝殺。張彤暗暗吃驚:這譚大孝仿佛換了一個人,槍法和力氣都一家子好了許多。
突然身後彝家的隊伍一片嘩然,有人飛馬來報:安綿兵馬使劉芬謙領兵占領了穀口,我們已經陷入了敵人的包圍之中。
張彤大驚,揮槍直刺譚大孝麵門。譚大孝急忙揮刀隔住,對方卻是虛晃一槍。張彤急急地勒馬往後麵的山穀衝撞。正好遇著劉芬謙攔住了去路。交馬隻一合,張彤一槍把劉芬謙刺下了馬,領幾百殘兵順著穀口逃出。
到了新津城,新津城門緊閉,城上疾矢如雨紛紛射向了永寧彝軍。城樓山何旺發身邊有一人哈哈大笑:“認得秦奎老先生的關門弟子常汝坤嗎?”
張彤明白羅乾象原來就是內奸,同時知道整個戰役都已經失敗,於是領了幾百士兵,往南就逃。陸路官兵追趕得緊,就在夜裏搶了幾隻帆船,順眠江而下。
奢崇明見了張彤,問及樊龍、樊虎境況,卻無人知曉。當即下令:要順流而下,奔瀘州;再由瀘州轉合江。到了合江後又逆赤水河而上,然後棄船翻過大婁山脈往遵義會合奢寅。
大約五七日後這班人馬到了遵義,奢崇明見了自己的兒子,竟然老淚縱橫,泣不成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