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緒三十年,上海商業會議公所改稱上海商務總會。上海多數商行都加入了進去,像劉忠河劉浩良他們也都在其中。嚴信厚續任總理,後曾鑄、李雲書、周金箴、陳潤夫先後都任過總理。
而它的發起人卻不是這幾人中的任何一人,而是當時已經加封了太子太保、時任工部侍郎的盛宣懷!
想到他,劉邦國就有些無奈了,似乎在上海不管幹什麼都有著盛宣懷的身影!這也讓劉邦國從側麵更加明白,此人對中國商業上的影響力到底有多大!
“根深蒂固啊!看來這些事情想要繞過盛家,是沒有可能了。”想明白了的劉邦國有些無奈的說道。
“是啊少爺!此人不可不防,他所具有的能量太大了,將來必會成為我們的絆腳石!”劉忠點了點頭說道。
劉忠所說並不是沒有道理,盛宣懷在當時的中國商界絕對是一個巨無霸的存在,後世計算他的財產甚至一度達到了一千五百萬銀元!更為重要的卻不僅僅是他的資產,而是他控製的行業!
1910年前,紡織、電報、航運、銀行、海關、礦業和鐵路這些國家經濟命脈幾乎都掌控在他一人的手裏!
‘東南互保簽訂’的時候,盛當時主張與列強議和,李鴻章入京進行和談時請他同行,慈禧太後也宣他入京,但他覺得北京的政治太不可靠,因此推脫不肯奉詔入京。
盛宣懷所管理的許多事業如電報、礦業、海關、鐵路等是北京清廷的主要收入,因此清政府對他奈何不得,反而褒獎他保護了長江流域的和平,加他為太子太保。由此便已能夠想象,盛宣懷在清政府之中的影響力到底有多大了!
想及此處,劉邦國對劉忠說道:“先不要跟他起衝突,近期以合作為主。是時候去跟他談談了,過幾天替我安排一下,我要見他一麵!”
“是的少爺!前些日子他正在上海和呂海寰一起與德國、意大利等國進行商約談判,後來正趕上這次安徽、江蘇兩地受災,至今仍在上海主持募捐。我跟劉浩良又都是上海商務總會的理事,見他一麵並不難。
“好,過兩天就給我安排吧!不,你不能出麵,就以劉浩良之子的身份吧!還有,用捐款的名義遞貼!”聽到這個,劉邦國突然發現這幾件事情似乎全都擠一塊去了,正好可以一起解決掉!
“是,少爺您還有什麼事情麼?如果沒有了,我就先下去了。”劉忠看了下時間,趕緊對已經疲憊不堪的劉邦國說道。
“好,你先去吧!注意收購銀號的事情務必保密!”看已經十一點多了,劉邦國也不再堅持,點頭同意道。
“好的少爺,我先出去了!”劉忠也不再多說,起身走了出去。
等劉忠出去,劉邦國端起茶桌上的茶水一口喝幹,喃喃自語道:“盛宣懷,你可不要讓我失望啊!誰讓你手中攥著漢治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