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匆匆,轉眼便已三年。
三年間趙政與趙姬從未掩飾過自己的身份,堂而皇之的待在天情樓,光明正大的與趙國權貴交往。
越危險的地方越安全。如此的泰然自若,反倒不引人懷疑。待趙王等人覺察時,天情樓早已掌握趙國命脈。
縱然先下手為強,但結局卻不一定能掌握在其手中。計劃永遠趕不上變化,越是周密越經不起動亂越容易一擊而潰。棋差一步,便是滿盤皆輸。
一場遊戲,一局棋,結局是否注定,在於力挽狂瀾之人是否適時出現。是,便縱你勝券在握,也難禦衰敗之勢;否,便大吉大利,一帆風順。
任他趙王如何通曉“盤算”二字,也絕算不到吟月的到來。
本是意外,何來盤算。
所有的人都是遊戲中的角色,結局從來由天不由人。
一切,早已注定。
孩童的學習天賦是不可小覷的。短短三年,趙政的實力已與吟月不分伯仲,難辨高下。
昭襄王五十六年。
當公告帝王駕崩的喪鍾在秦都鹹陽響起,吟月笑著對趙政道:“該你們回家了!”
殊不知,那一笑讓趙政感覺如沐春風。暖風拂過心田,染綠了滿地春草,催生了嬌嫩的花骨朵。
當趙國的軍隊公然闖進天情樓,吟月便知,分別的時候到了。
趙政之父子楚,承襲安國君的王位,在鹹陽登基稱帝。竭五世之力,秦國的實力在一步步增強。而常年安逸,習慣了聲色犬馬的趙國,此時的國力根本無法同秦國相比。
以卵擊石,即使是昏君,也不會傻到如此地步,趙王更加不可能。
這批軍隊是趙王派來護送秦太子政歸國的。
匆忙之間,趙政敏銳的發覺眾人皆倉促,唯吟月一人猶如閑雲野鶴,悠然自得,絲毫沒有打包一起走人的意願。
目光一瀾,當下並無異樣,趙政繼續著手中的動作。
縱然冷漠,但畢竟趙政時候吟月一手□□出來的孩子。臨別之際,留念不舍,也是人之常情。
吟月不曾覺察,三年間她已改變太多,多到動搖了一個殺手的根本,多到影響了自己的將來。
在這毫無休閑可言的古代,時間一下子變得充裕許多。吟月心底那份被珍藏的與子楚在一起的圖甜蜜記憶時常浮出腦海,似在眼前。
許是多了這分柔情,許是多了一個完全信賴自己的趙政。吟月在不知不覺中變得柔情,變得嫵媚,變得更像一個有血有肉的性情女子。隻是當局者迷罷了。
而旁觀者清。趙政將吟月的一切細微變化盡收眼底。盡管她對旁人還是那麼的鐵血無情,但與之朝夕相處的趙政還是感覺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