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木蕻良

鄰翁走相報,隔窗呼我起。數日不見山,今朝翠如洗。

——劉夢吉《村居雜詩》

城市裏的居民是不能常常看見山的,但是,住在首都的人便會有這種幸福,倘你路過西郊,猛然向西一望,你便會經曆一種奇異的喜悅,好像地平線上突地湧現了一帶藍煙,浮在上麵的綠樹,也幾乎是曆曆可數。當這個時候,你就會記起元代愛國詩人劉夢吉的村居雜詩來:“鄰翁走相報,隔窗呼我起。數日不見山,今朝翠如洗。”你就會恍然地更明白這詩裏所包含的感情,就會更愛上這首詩了,多麼簡單啊,偏偏能道出你心中要說的話來。劉夢吉很愛陶淵明,他有許多詩自己標出是擬陶淵明的。他急著要看山,就是這急得好。原來中國人看山,也並不都是那麼“悠然”的呢!當那西郊的居民或者是一個幸福的過客,縱目望著西山的時候,眼睛就會止不住的看在山腰一片鬆林上,這一片密密的鬆林就是馳名的森玉笏,從森玉笏爬上去便是鬼見愁,遊過西山的人常常會以爬到鬼見愁上麵引為驕傲的呢!原來香山的最高峰一個是鬼見愁,一個是翠駝子,鬼見愁和翠駝子之間有個山拗,山拗裏有個八義溝,八義溝下麵有片大鬆林,鬆林下麵便是碧雲寺,這一帶都是風景最美的地方。

最早的香山寺,有記載可尋的,是建在1188年,這見於孫星衍的《京畿金石誌》,那上麵記著,香山寺碑,李晏撰,大定二十六年立,見《天下金石誌》。元碧雲寺碑至順二年立於香山寺中。又有元碧雲寺碑,元統三年立在香山寺中。並且還記有碧雲寺賣地幢,末雲:賣與中丞阿裏吉。還有元耶律氏詞刻,在香山七真洞壁上。現在碧雲寺裏有乾隆時的禦製重修碧雲寺碑文和兩個刻著梵文的經幢。碑文上說元耶律楚材的後人名叫阿利吉的舍宅開山,修建廟宇,那也是根據賣地幢來說的。耶律楚材(1190-1244)曾隨成吉思汗西征,到過西方很多地方。他的墓現在頤和園裏,他的後人開山造寺,想是為先人祈福的。可見西山在當時已大事開發。《馬可波羅遊記》裏麵曾提到北海、瓊島,我們今天首都的西苑一帶、北海和南苑一帶在元代都是禦用的池沼園圍。

北京在唐代是幽州範陽郡,宋代改作燕山府。元人本來自稱為大朝,所以把京城叫作大都。元楊擁著的《山居新話》說萬歲山太液池都是金代開發的。待到1292年元代大科學家郭守敬又引了昌平縣的水源,擴大了今天的頤和園裏的昆明湖。那時北京的河流池沼多是相通的。在清代由頤和園後宮門出來上船,坐船還可過青龍橋直溯玉泉山。現在青龍橋那兒還有過去泊船碼頭的遺跡。香山麓下從前也可能聚有河水,因為還有古河道可尋,舊河道旁邊還有一口井,井邊龍王廟上還有一塊碑,叫作“盤河帝碑”,所以這裏從前可能叫作盤河。有一次我和幾個朋友從碧雲寺走到頤和園,走在路上的時候,我就想,誰知道踏在我們腳下的圓石子,不就是當年郭守敬在察看河道時候所踏過的呢?而郭守敬也會想到今天北京的人民能創造出像官廳水庫那樣的水源嗎?

今天的碧雲寺主要的建築物多是明代的遺物。從現存的嘉靖九年造的鍾,天啟四年造的磐,還有崇禎二年造的鍾,都可以看出明代曆朝對碧雲寺都有擴建。正殿的釋迎牟尼文殊普賢大勢至阿難駝塑像都是明朝塑的,表情生動,線條靈透,人物顯出是中國人的臉型,最能表現當時雕塑的風格。正門兩廂塑的二金剛力上像和二殿的彌勒佛都是正德時代造的,已經有四百多年了。

這裏還有明代的木製的香爐、簽筒、燭台,一色紅地金漆,都描著夔紋、回紋、串枝連等花紋,形製古樸,一看就是明製。明代監修碧雲寺的都是最有權勢的內監,魏忠賢也是其中的一個。當時最優秀的工藝工人都是掌握在這批人們的手裏。因此,這些製作也必然是當時最優秀工人的最好的作品。這些作品在當時也是不可多得的,何況是幾百年後的今天了。所以這些東西最好都用玻璃罩子罩起來,應該嚴加保護才是。

從正殿出來,西邊便是清代(1748年)建造的羅漢堂,裏麵有508尊羅漢像,一律都是木胎貼金的,各個姿態不同,是很好的藝術品,但是最具有情趣的,而且創造性地突出了十八世紀中國建築的特色的,我以為是羅漢堂的建築。真算得上別具風格。這是元明時代的十字樓形的一個發展,朱元璋派人去拆掉的元代宮殿,當時禁城的角樓就是十字形的。後來明朝建的角樓也是十字形的,因為它無論從哪個角度來看都是美的,中國的建築最講求從各個方麵來看都是一樣好看,而羅漢堂不但是繼承了這個傳統,而且還加以發揮。這個建築物,不但不管從東南西北哪方麵來看都是一樣好看(它沒有背麵),而它利用容積又是最合理的,照理你應該記得,這並不算大的建築物裏麵是容納了508尊羅漢呢,這真是科學和美結合的好榜樣,它把空間和形式利用得這麼妥當,可算得我國建築史上一個好標本。但是更妙的,是使走進這個建築物的人,並不容易察覺出它是一個十字形的。假如你也真的愛上了這個建築物,那你就會發現屋頂上裝飾著的五座小白塔,這也是特異的,中央高聳的屋頂上麵有一座,四個屋角上麵各安一座,它是很像北海白塔的模型。這五座精致的小塔和中國的起脊鬥拱的建築物結合在一起,可能還是第一次吧,但是,它竟會表現得那麼成熟,那麼應該如此,仿佛隻有這樣才好。天方藝術的影響就是這樣被我們前輩的巨匠接受下來,這正和我們在瓷器方麵也創造過一種奇異的青色一樣,一般人都管它叫做回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