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如片羽,漫天落下,除了那天是藍的,那山,那地,那鬆,那岩。任你巍峨萬丈,又或傲立霜天,亦或廣袤無垠。都在著飄飄撒撒,綿綿不絕的銀片飛舞中,隻剩了一個顏色“白”。
這通體蒼白的雪峰,隻有最高的淩天峰,可能是因為此峰離天太近,故而呈現出淡淡的天藍色。
當地的土人稱此山為“聖山”,隻有外域的商隊,在盛夏風消雪薄之時才會穿山而過。但也僅僅是沿山腰以下行走。一是山腰以上積雪難消,二則是因這聖山上的護山靈衛。
聖山靈衛並非是人,而且五隻已然具備通天靈性的動物,今日在這聖山神峰下的雪洞竟然五聚其三。
一個身穿厚厚貂皮大氅的中年大漢,銅鈴般的眼睛滿是血絲,重重的喘著氣,雙手不住顫抖。
大漢三丈外,一個小山丘一般的生物,一雙黑洞洞的眼睛,透過濃密的毛發,緊緊盯著中年大漢。這生物如人一般雙足站立,雙臂很長,垂在身側,雙手幾乎著地。幾乎沒有脖子,而整個腦袋在長長毛發覆蓋下隻露出一雙不大的眼睛。
聖山靈衛之夜帝,似人似獸,五大靈衛中力量最大。
中年大漢與夜帝身後,堵在洞口的雲豹已經遊鬥了一盞茶的時間。那雲豹頭尾身長足有兩丈,較尋常猛虎還要大一些,也是聖山靈衛之一。
這雲豹動作敏捷異常,一撲一閃間淩厲沉穩兼而有之,便是尋常武林高手也難是其敵。中年大漢一身修為已達神俠一品巔峰境界,煉炁化神也已小成,距神劍境界隻一步之遙。但以此修為與那雲豹卻隻鬥個旗鼓相當。
中年大漢姓淩,單名巍,字山石。無門無派,憑著家傳的一部《烽火神武訣》,闖蕩江湖,遊曆天下。
十四歲那年,淩山石碰到同樣以遊曆名山大川感悟武學的,柳淒淒。
二人結伴同遊,時日一久,便暗生情愫。
春花秋落,轉眼三載,二人東至滄海,北及苦寒,南入荒州,西達異域。
每每行止之處,柳淒淒都安排的穩妥得當,而所到之地,當世六大仙門中除九虛雲霞殿與大羅金仙閣其餘四處一一拜會。
而淩山石當時並不知柳淒淒真實身份,隻是從四大仙門接待柳淒淒時的態度,隱隱猜到此女身份特殊。更可能是九虛雲霞殿或大羅金仙閣中的弟子門人。
柳淒淒帶著淩山石一路前往昆侖山,途中淩山石心中已猜到柳淒淒是九虛雲霞殿弟子。
且不是尋常弟子,至少是內九門中的翹楚,又或是九虛神使。
可淩山石萬萬沒有想到,出來迎接柳淒淒的竟是九虛雲霞殿長老會的九霄九叟,內外九門門長、九虛神使、以及門下全部弟子、雜役、侍女。
柳淒淒的身份,赫然竟是當代聖女,日後的九虛雲霞殿聖主,統禦六大仙門之一,萬人敬仰,舉手便可讓武林浮血漂櫓、生靈塗炭,一念間風雲為之變色、天地附和其聲。
不用他人開口,淩山石已默默轉身,柳淒淒妙目含淚,貝齒緊咬朱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