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苗戰(求推薦收藏)(1 / 2)

白少青自從來到了這個世界,四處探察關於這個世界的曆史,原來這個世界與原來世界的古代相比,相同之處甚多,像現今的苗疆便在雲貴諸地,關於苗族一說,白少青並不知道多少,在來到這個世界之前,隻知苗族曆史悠久,在中國古代典籍中早就有關於五千多年前苗族先民的記載,這就是從黃河流域直到長江中遊以南被稱為“南蠻”的氏族和部落。苗族沒有文字,苗語屬於漢藏語係苗瑤語族苗語支。苗族大多居住在高山地帶,山環水繞,大小田壩點綴其間,以農業為主,農作物有旱稻、包穀、蕎子、薯類和豆類。經濟作物是麻,一般都是自己紡織,這些基本的常識白少青便已在地理書中學到。

而苗族大多居住高山之中,王城便在苗嶺山脈中的波摩山上,“波摩”之意為祭祀通稱,苗疆族民對神靈極為敬重,而每屆白苗王又是王城祭祀們所挑選出的,無一不是對伏曦與女媧大神的忠實信徒,所以王城之名即用“波摩”之稱,即對祭祀們的恭敬。

苗嶺山脈險峻異常,山脈蜿蜒起伏,山勢雄偉,高聳入雲又連綿起伏,從下望去給人一種高不可攀的感覺。山林湖光水色,山高水低,秀麗多姿。

白少青一行人已離開部落三日有餘,按照時日,大概明日便可抵達王城,其實在苗嶺之中,毒蛇猛獸多不剩數,雲貴之地與威武國邊境相交,威武重兵曾多次侵犯,但都無功而反,隻因苗嶺毒蛇猛獸凶悍異常,又有險峻地勢,崎嶇山路,威武重兵來此侵犯,都知難而退卻,隻因苗民很少與外界接觸,又對苗嶺之地十分熟悉,往往威武國士兵費盡力氣找到一處部落卻發現部落內空無一人,苗民已安然退去,苗兵們又以針對威武士兵不熟悉地形的原因,故意露出蹤跡引威武士兵追擊,但當威武士兵找不到蹤跡時已被毒蛇毒瘴纏身,全軍覆沒。

根據白少青所知,最大一次戰役是,威武國因多次損失嚴重,而連對方的蹤影也未發現時,國君勃然大怒,遂派二十萬重兵齊赴苗嶺,下了死命令一定要攻下苗嶺,否則全部提頭來見。那時還沒白苗黑苗之分,整個苗族團結一致,同氣共出,二十萬士兵到達苗嶺後夜晚宿營時,蠱師們驅動蠱蟲襲擊,頓時成千萬之數的毒蟲毒蛇撲麵而來,頓時打的二十萬士兵措手不及,又是黑夜根本看不清楚敵蹤,被蛇蟲咬傷者全部毒發,雖然醫藥都有攜帶,但一下子幾萬人全部中毒,再多的藥物也不夠用,二十萬人就這樣生生死去五萬。

領軍元帥氣苦萬分,但又無處可發,隻因苗族部落雖然眾多,一個山頭一個山頭的搜尋也能找到,但往往找到後卻是無一人在,苗民們早已得了消息避難去了。領軍元帥心裏忽然生出一計,他知苗民們對鬼神之說敬若,更是對伏曦大神與女媧大神敬若無比,而兩位大神都是人身蛇軀,遂以對其中一種蛇類敬若如神,那便是巴蛇(見注①),據說伏曦與女媧大神便是巴蛇種類,巴蛇乃洪荒異種,曾一度泛濫成災,它們體積巨大至足以吞象,當時甚至毀滅了多個人類部落,因此人們請了高人大麵積屠殺,至今已幾乎滅絕。元帥也是偶然間從民間得知此事。

元帥得知威武國國師便飼養了一隻巴蛇,他想出一計,便用這巴蛇逼出苗民。元帥當機立斷請出了隨軍的高人道士們提高警惕,防止蠱師們再來偷襲,而自己則修書一封送於國師,並許諾戰後功勞必少不了國師一份,都城內國師欣然同意,便譴人護送巴蛇運到了大軍駐地,這巴蛇身軀龐大,巨口足以吞象,從此可想而知,運時國師已施法讓巴蛇毫無反抗能力。

元帥接到巴蛇遂故意泄露消息,要把巴蛇焚身祭天,苗民們知後大為震憤,當時便有幾個部落忍耐不住就要出兵,但苗王當機立斷令此事不得外傳。

幾日後,在焚燒巴蛇那日,元帥挑在了一處高峰處,意在讓全苗嶺苗民親眼看著巴蛇受到威脅,激其現身,不怕對方不來。元帥已把天羅地網布置完畢,就等獵物上鉤,但等了片刻還沒消息傳來,元帥心下疑惑,難道苗民們竟不是對巴蛇敬若神明,自己失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