瑪格麗特與阿爾芒的愛情就是如此。作為讀者,不知道該以怎樣的心境去描述這樣的感受,因為他們的愛情充滿了自私與無私的矛盾,但卻驚豔著每一個愛過的人。瑪格麗特是巴黎的一名**的,生活糜亂,擁有很多**,當然這一切都緣於她那張俊美的臉龐,那傲人的身姿,同時也又一種不合身份的高貴。這裏講述的就是這樣一名女性擁有的這段動人心弦的愛情故事。瑪格麗特與阿爾芒的交往初期,她要求阿爾芒完全答應她的要求,不去幹涉她現有的生活。也就是說,他隻能擁有她的一部分。然而真正相愛的人總是在不斷犧牲自己去嗬護另一半,去保護愛情。瑪格麗特和阿爾芒迪瓦爾也是如此,瑪格麗特為心愛的人放棄了她原來的生活方式,更加用心的去愛她,阿爾芒也是想法設法通過自己的犧牲去愛她。生活中或許這就是最美好的事情了吧,你愛的恰好愛你而且愛的同樣深沉,同樣熱烈。可是,生活是現實的,他們兩建立的童話世界並不是現實中的城堡,無法為他們遮擋現實中的狂風暴雨。阿爾芒的父親,這位正直誠實的老人因為種種原因卻讓他們彼此分離。對瑪格麗特而言,分離的愛情不是一種結束,而是一種更偉大的升華;對阿爾芒而言,分離的愛情是充滿痛苦的報複和懊悔遺憾的回憶,而這都源於瑪格麗特癡情的無私與阿爾芒癡情的自私。時間是一個旁觀者也是一個見證者,它靜靜地走著,不去解釋,也不嘲諷,直到走到了瑪格麗特生命歲月的盡頭,直到阿爾芒得知一切真相,直到讓讀者扼腕歎息。它依然靜靜地走著,不去安慰,不去歎息。它讓瑪格麗特與阿爾芒的愛情就那樣開始,就這樣結束。就這樣讓一個個美麗的愛情故事從開始發生到最後結束,填充著人類情感的空白而流傳下去。於是,時間成就了生活,愛情就這樣出現在生活中,一直一直。
活著餘華說:“活著的目的就是為了活著”。也許我們太重於生命本身存在的意義,總想著在有生之年做出一番轟轟烈烈的事情,但看完這本書之後才明白,活著本身就是一種成功,因為活著是需要勇氣的。全書以一個人物福貴一生的經曆為行文主線,講述了他坎坷悲慘而又及其幸運的一生。他年輕的時候是地主的兒子,整天不務正業,遊手好閑,吃喝嫖賭,最後將父親的家業輸的一無所有。從那之後他不在是以前那個光鮮的徐家少爺了,成了一個窮光蛋,父親也因為這件事最終抑鬱離世,老丈人因為他之前的那些混蛋行為要將自己的女兒接回娘家來,以免和他在那裏光受窮氣。麵對這一切的突變,他浪子回頭了,可是事情已經發生了,無法挽回。他能做的就是在接受命運安排的同時再重新改變命運。然而不幸的事情又發生了,他進城為生病的母親請大夫卻被抓了壯丁,他隨部隊一路向南,經曆了無數戰友的死亡,經曆了嚴寒的煎熬,經曆了刻骨的饑餓……,但是他是多麼的幸運,還是活了下來。最後他一路向著回家的方向奔去,回家之後,又趕上了農村搞土地改革,要割掉地主的命,他不得不為自己感到幸運,因為他已經不是地主了,那個曾在賭桌上贏了他全部家當的人上了斷頭台。當初,因為年輕氣盛將家業輸的一無所有,如今,卻救了他的命。當然他的生活一如既往的貧困艱難,甚至動了賣女兒的想法,最終還是不忍,把孩子要了回來。後來吃集體飯,他們的生活稍微好了一點。可是悲劇卻也還在不斷上演,兒子有慶因為校長產後大出血為校長獻血而被抽血過度而亡,女兒鳳霞因為難產離世,接著是對他一生不離不棄的老伴也走了,女婿人很好,待他也很好,在一次勞動中不幸喪生,和他相依為命的小苦根,也就是他的小外甥也離世了。對於一個人來說,這些打擊是多麼的沉重,他親手將一個個親人送走,他失去了所有,唯一剩下的就是一頭和他差不多的老牛,也叫福貴,兩個福貴相依為命活了很久,村裏的人管他們叫兩個老不死的。他們就那樣活著,不為別的,就隻為活著。我不禁為福貴遭遇感到同情,他經曆了太多,人的一生到底經曆多少才算豐富?福貴經曆中的悲與喜,痛與淚又有多少人能真正懂得?那些磨難是對人性的考驗,就像傑克倫敦在《熱愛生命》裏描寫的淘金者一樣,對求生的執著。由此看來,人性的偉大,不光在於承受的起輝煌與成就,它也承受的起痛苦與磨難。這讓我想到了三毛的《不死鳥》,福貴就是三毛筆下的“不死鳥”,他承受了太多,他活著不再是為了尋找生命的意義,而僅僅是為了活著本身,那是對生命的敬畏。
起點中文網www.qidian.com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起點原創!手機用戶請到m.qidian.com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