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寶琛、梁敦彥、辜鴻銘、陳衍等人得知張之洞咯血軍機處的消息後,也相繼來到張府。在禦醫的精心調理下,三四天後,張之洞的病情已略有好轉。
中秋節那天,為讓父親高興,張仁權將在京的所有父親的朋友都請到家來,大家賞月飲茶,有說有笑。張之洞也在天井裏坐了一會兒,與客人們一起欣賞夜空中的那一輪明月。
張之洞對眾人說:“我此刻最思念著一位朋友,很想見見他,但不知他眼下在何處。你們誰猜得出,他是誰嗎?”
大家都猜不出此刻最讓張之洞思念的這個人是誰,隻有桑治平心中有數:“是不是吳秋衣?”
“正是。”張之洞欣慰地說,“還是仲子知我心。秋衣飄蕩一生,也灑脫一生,他可以想怎麼活法就怎麼活法,比起我來,要強過百倍!”
桑治平說:“讓我們一起將蘇東坡的兩句詞送給他吧!”
仿佛心有靈犀,兩人不約而同地念道:“但願人長久,千裏共嬋娟。”
眾人都說:“還是東坡居士說得好,今夜有多少人都是明月共賞而人不能見麵,隻有互致祝福了。”
人們都為張之洞渡過了這一難關而高興,不料數日後他的病情陡轉,終於不可挽回。
宣統元年八月二十一日上午,張之洞忽覺精神很好,他叫大根拿幾張報紙給他看看。大根找出幾張送了過來,張之洞戴上老花眼鏡慢慢翻閱。突然,一則消息引起了他的注意。消息說,漢冶萍公司召開第一次股東大會,並組成理事會,董事會共推盛宣懷為總理。又說,漢冶萍公司自光緒三十三年冬天新建一號、二號平爐開爐以來,生產蒸蒸日上。所煉鋼鐵品質純淨,含磷量隻有百分之零點一二。每日出鋼六千噸,產品遠銷日本、美國。國內各鐵路公司紛紛向該公司訂購鋼軌,該公司目前已集商股一千萬元。張之洞正為漢冶萍公司的興旺發達而歡喜的時候,不料文章變了調。接下來說,漢冶萍之所以有今天,全是因為盛宣懷經營有方。盛宣懷以能去磷的馬丁平爐替代不能去磷的貝塞麥轉爐,提高鋼的質量,又以萍鄉煤取代開平煤,降低成本。除開這兩項眾所周知的重大措施外,更為關鍵的是原經辦人死抓官辦不放手,將漢陽鐵廠、大冶鐵礦辦成了衙門,違背辦洋務的根本原則,致使內部混亂,腐敗成風,全賴盛宣懷將西方企業管理方法引進公司,以商代官,才使鐵廠、鐵礦起死回生,從而創造出今天舉世矚目的成就。
張之洞看到這裏,心裏虛恐起來。文章雖沒點他的名字,但明眼人都知道,批評的正是他張之洞。是他張之洞不懂科學,武斷專橫,拒絕化驗鐵礦石,致使煉鐵爐和礦石不能配套,造成鋼鐵質量差。也是他張之洞眼裏隻有官府而沒有商人,拿官場的一套來辦洋務局廠。
張之洞不得不承認文章寫得有道理,也不得不承認盛宣懷比他有本事。但作為漢陽鐵廠、大冶鐵礦的創辦人,張之洞有一種極大的委屈感,這種委屈感令他痛苦,也使他心灰。
張之洞擦了擦昏花的雙眼,定定神後又不自覺地翻開了報紙。突然間,他驚呆了。原來他的眼前赫然現出這樣的題目:《海外革命黨要給張之洞頒發大勳章》。他急切地看著正文:
近日,同盟會在東京集會,該會協理黃興在會上笑道,他要給他的老師前兩湖書院名譽山長湖督張之洞,鑄造一枚百噸黃金的大勳章,以獎勵其為革命所做出的重大貢獻:第一,張用官費資送三千名湖廣留日生,此中半數成為革命黨骨幹;第二,張建造的漢陽槍炮廠為革命黨準備了充足的武器,革命黨將接過他的漢陽造驅逐韃虜,恢複中華。
張之洞看到這裏,兩眼頓時一黑,哇地又吐出一口血來。張府上下一片慌亂,大夫握著他的手,半天找不到脈息,遂悄悄地將大公子拉到一旁說:“老相國怕是不行了,快去請攝政王來一下。”
掌燈時分,載灃終於來了。張府內外已是一片肅靜,悲痛沉重地壓在每個人的心頭。大家無聲地給攝政王讓路。
載灃一臉戚然,來到張之洞的病榻前,坐下,望著麵如死灰、雙目無神的大學士,輕輕地說:“老相國公忠體國有名望,好好保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