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醫道(1 / 2)

早上,農楓早早的就醒了,他悄悄地爬起來,看了一眼鬼農,見師父睡得正熟,便輕手輕腳地打開門走了出去。

天才剛剛亮,露水正濃,四周靜得很,隻偶爾傳來幾聲鳥鳴。

農楓伸伸懶腰,活動了活動筋骨,出了院子徑直朝山上走去。

原來師父昨天告訴他自今日起就不再爬山了,農楓心裏卻有點不舍,便比平日起得更早了些,也沒背藥簍,隻空手上山。

農楓現在爬山的速度較剛開始時簡直不可同日而語,隻一柱香時分便爬到了半山腰,而且神色輕鬆,再無半點疲態。

農楓躺在一塊大青石上,隨手拔了一根狗尾巴草,叼在嘴裏,腦袋枕在胳膊上,仰頭望著天空,怔怔出神。

待到日頭升起,農楓一縱而起,“啊”一聲大叫,飛奔下山來。

回到自家院子,隔老遠就聞到一股濃鬱的香味,這香味之前從未聞到過,農楓暗暗驚奇,待走進屋子,看到師父正在做飯,香味正是從這裏傳來。

不一會兒,飯便最好了,待飯菜一端上桌,農楓迫不及待地嚐了一口,“哇,太好吃了!師父您怎麼做的?”農楓邊吃邊說道,“師父您有這麼好的手藝還讓我做飯,可憐我還在您麵前得意不已,唉,太難為情了。”

鬼農笑嗬嗬道:“有什麼好難為情的,師父年紀大了,懶得動,更別說做飯這樣的瑣事了,再說,師父行醫幾十年,對各種草藥早已熟悉,這菜裏師父加了好些草藥,這些草藥即能做藥又可做菜,味道還特別香,而且有大補功效,普通人哪裏省得。”

農楓聽師父這樣說,頓時興致來了,走到師父背後,雙手揉著師父的肩膀,耍寶道:“這麼好吃的菜,師父您教教我吧,徒弟我最喜歡做飯了。”

“放心,那本藥典上都有記載,你再仔細翻閱,定能如你所願。”鬼農笑嗬嗬道。

師徒倆樂嗬嗬地吃著飯,鬼農問道:“你今天起那麼早幹嘛去了?”

農楓撓撓頭,憨笑道:“師父說打今日起就不上山采藥了,我心裏怪舍不得的,就又去爬了一次。”

鬼農哈哈大笑道:“你小子!也算一個異類了!好了,吃過飯,師父就開始教你學習醫道。”

農楓點點頭,不再說話,隻是大口大口地吃飯。

吃過飯,鬼農叫農楓拿來那本新寫的醫書,對農楓說道:“傳統的醫道,講究望聞問切四診。望其色,聽其聲,問其症,切其脈。待診出病症,好對症下藥。然而這隻是對於普通人以及普通病症而言,對於那些修道高人和疑難雜症便不起作用了。”

農楓想了想,疑惑地問道:“師父,修道之人也會生病嗎?”

“廢話,”鬼農沒好氣道:“隻要是人就會生病,修道之人雖有神通,身體自是較常人要好得多。但在修真煉道的過程中,難免會走火入魔,邪力侵體,甚至失去神智,凶性大發,而且打鬥受傷,心脈受損之類更是頻繁。那個時侯,普通醫術就不起作用了,隻有用不同尋常的醫術才能治愈,而師父即是這方麵的集大成者。你初學醫道,自然要從最簡單醫術學起,即望聞問切四診。所謂望,就是觀察病人的身體外部狀況,像麵色,舌苔,神情;聞,是指聽病人說話的聲音,喘息,還要嗅出病人身上異常的味道;問,是問病人自己所感症狀,以及之前患過的病症;切是用手診脈,斷其脈相,或摁病人腹部有無痞塊。而每一診具體的病症為師都記錄在醫書的第一篇,你若用心去記,不出半年便有小成,到那時,即可作一名普通郎中了。”

農楓聽師父講得如此神奇,拿過醫書打開,恨不得此刻就把第一篇記下。

卻聽見鬼農繼續說道:“不過,望聞問切僅是醫道入門,在為師的醫道中,僅是皮毛。師父所創醫道,分三層,一為藥,二為針,三為氣,當然,還有最後一層,便是我之前跟你說的鬼道,不過師父直到如今也無法參透鬼道醫術,想來隻有靠徒兒你了。”

“師父放心,我定會完成師父的心願。”農楓信誓旦旦地說道。

鬼農哈哈一笑:“你這孩子,師父知道你的心意,不過這也不可強求,如天意難為,再過執著也隻是徒傷心神而已,你可要記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