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一日,在議事廳了,安王等人臉色凝重的坐在一起,不發一語。弄潮走進來的時候看見的就是這樣一幅情景。
“這是怎麼了?”弄潮不解的問。自己不過離開五天,又出什麼事了?
“接到密保,說皇上點了十萬兵馬,正向我們這裏行來。”六指先生說道,安王他們的頭抬了起來,有低了下去。
“看來這次皇上是下了決心要除去我們了,大家有何打算?”
“有人主戰,有人主退。”
“退?敢問大夥,我們能退到哪裏去?”
“要不你說怎麼辦?我們就這三萬人馬,難道要和他們的十萬人馬一戰嗎?那無異於以卵擊石,我們好不容易才有了這麼點人馬,這一戰,不就沒了嗎?”
“不戰我們能退到哪裏去,這徐、盛、宏、望四州是我們的命脈根基所在,離了這裏,我們還能躲在哪裏?”
“我們可以分開走,一人隱藏一處,等風頭過了再重頭來過也不遲。”
“笑話,分開走,那軍心不就散了,到時候還聚的起來嗎?”
“那也總比人都沒有了強吧……”
“那還不如都戰死沙場呢……”
一邊說戰,一邊說退,兩邊吵的不可開交,氣的安王直拍桌子。
“安王息怒,還請安王早下決斷,平息紛爭。
“決斷,你讓本王如何決斷?戰也不是退也不是!”安王的眉頭緊鎖,似乎十分的苦惱。
“王爺,請聽在下一言。”弄潮說道,“安王起義,為的是天下的黎民百姓,經過這半年,百姓的生活剛有起色,使所有的耕者有其田,如果我們現在撤退,無異於將百姓推向了風口浪尖,這與我們當初起義的初衷相悖,實在是大大的不妥;其次,這普天之下,除了這徐、盛、宏、望四州為我們所有,其餘的莫非王土,退?我們能退往何處?最後,各位大人何必長他人誌氣滅自己的威風,我們雖隻有三萬人馬,但我們眾誌成城,後有百姓的支援,敗不過一死,何懼之有?而且史上以少勝多的例子足矣,焉知我們一定會敗?想當初,我們不也就憑五千人馬,拿下了這徐州城了嗎?
弄潮的一席話,說的主戰的熱血沸騰,主退的啞口無言,但仍然心有不甘。
“徐州一戰,便是六指先生謀劃,不如我們也聽聽他的意見,一起來商討,分析戰況,再做決定,如何?”弄潮退了一步說。
“大家請看,這是徐州及附近的地形圖,徐州三麵榜山,山勢險峻,難以攀登。隻留南麵一麵地形平坦,是進出徐州的惟一通道,但要入徐州,必須先過通天嶺,那通天嶺地勢險要,易守難攻,但又一缺點便是山體狹小,且有一麵是懸崖,若敵人人多勢眾,攻上山去,那通天嶺上的人怕是再難活命了。因此可以在士兵中挑選出二十名死士,以滾石、浮木、熱油及火蒺藜來殲敵。入了通天嶺,他們能選的安營地點隻有城外五十裏處的這塊地上,隻有那裏地勢空曠,不易藏人,不擔心我們偷襲,而且流經那裏的河流源頭在城外,不擔心我們下毒,因此軍隊必定是安營在那裏。我們從現在開始就挖條直通那裏的地道,也因為那處地處空曠,不擔心夜襲,但也因此,夜間他們的防範也會放鬆,因此我們可以在夜間通過地道開始突襲,打他們一個措手不及。最重要的是燒掉他們的糧草,讓他們能不戰而敗。”
“那若他們的糧草補足了,有再來攻城,這該如何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