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五五章(2 / 3)

童局長泡完一壺茶,嚐了嚐感覺味道不錯。見馮致高一概態度朝他走來,他摸了下口袋,今天的任務應該能完成了。

“我爹臨終前,留下了不少東西。”

對麵開門見山,童局長也不故意繞話。手伸出來,裏麵是兩張全新的身份證。

馮致高仔細端詳了一會,似乎終於確定是正品:“成交!”

剛想把東西接過去,童局長手往後一縮:“一手交證據,一手交貨。”

“童淩,你!”

“我怎麼了,你也不想想我是管哪一塊的。公安局,想辦新身份必須得先過我這一關。相應的過了我這一關,即使你想說自己是個女人,性別欄裏也不會給你寫成男。想讓朱家那邊幫你撈,等我退休他們也弄不出來!”

童局長再次忍不住夾槍帶棒刺激著他,馮家三人如今可不是不男不女?

馮致高沒管這些,無奈的扶額,出來還沒一星期,兵荒馬亂這下他的確忘了這回事。如今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

“跟我走一趟銀行,保險櫃隻有我能打開。”

**

林家四合院,若梅結束了一天的忙碌,伸了個懶腰。

爸爸的動作很快,昨天剛說了慈善基金會的事,今天他就著手準備起來。僅僅一天,就有了最終的意向。

“我跟竇老板說了,他表示非常支持。其他人也覺得,統一管理不錯。”

有了全部投資人的許可,若梅幹勁十足。一放學就跟在媽媽身後,兩人一同合計起來。

“你哥哥呢,這兩天都忙著做什麼?”

崔荷有些疑惑,兒子最近神龍見首不見尾的,她怎麼看怎麼古怪。

“石叔叔那邊電腦出了問題,萱萱姐叫他幫忙過去修了。”

還有一半若梅沒說出來,這機會還是她幫哥哥製造的。兄妹倆之間沒有秘密,哥哥對她說了自己的心思。

當時她整個人石化,很長時間才回過神來。雖然覺得哥哥有點配不上哪哪都完美的萱萱姐,但妹妹眼裏出西施,她還是予以最大程度的支持。

“哦,修電腦,不是修自行車?”

林建軍突然來了興趣,崔荷臉一紅。若梅疑惑,旋即想起了姥姥說過的事:似乎爸爸當年,就是借著修自行車的名義,對媽媽大獻殷勤。

“這不是我告密的。”

夫妻倆相視一笑,兒子也到年紀了,而且萱萱是個好孩子。

若梅見此鬆了一口氣,看來爸爸媽媽這一關輕鬆過了。隻是石叔叔和鍾阿姨那邊,轉了下眼珠,她默默為哥哥點蠟。

那,可真不容易啊。

“看你小大人似得,快過來幫媽媽看看。”

若梅乖乖坐過去,母女倆翻看著先前的記錄。

“媽,我覺得,咱們這個基金會,聯係下鄭世軒那邊比較好。”

崔荷疑惑,若梅解釋著:“那邊可以幫忙宣傳或者扶持。如果中央鼓勵民間自主成立組織,幫扶弱勢群體,我感覺收到的效果,絕對比我們單幹要好得多。

我們的錢主要是幫助農村貧困的學生,如果宣傳的好,會讓國家徹底重視起這一塊。”

崔荷有些擔心:“可咱們這麼點錢,鄭家可是做大事的人。”

“積少成多麼?媽媽你看現在的政策,其實對城裏人是非常優待的。咱們家從農村搬到城裏,也應該感覺到了明顯的不同。那些靠地吃飯的窮人,不僅不能得到國家的補貼,還要把辛苦一年的收成交公糧。

而北京城裏多數人,隻需要交很少一點的個人所得稅,甚至絕大多數人都沒達到起征點。其實過去的幾十年,就是把全國各地生產出的財富運到城市裏,築橋修路建樓。投入到農村的錢很少,這實在是一種不公平。”

說到這林建軍感觸很深:“孩子媽,還記得咱們剛結婚那幾年麼?”

“恩,遇到老天爺不賞臉,收入差的年份,還得去借錢交公糧。”

若梅鼻子有些酸:“雖然國家會漸漸改變這種狀況,但這種改變還是很慢。如果通過基金會的事,讓上麵注意到這一點,興許能夠早點重視起農村這一塊。

就像爸爸廠裏的大柱哥一樣,他們這些人不是不努力,欠缺的正是這麼個上進的機會。”

罕見的,林建軍皺起了眉頭。

“妞妞,你這法子很好,隻是太過理想了。國家的政策是先支持城市建設,現在的北京離著國際一流大都市還有差距,這個當口國家怕是不會拿出錢,去支援農村那邊。”

若梅有些灰敗,爸爸說得對,的確是她理想化了。

見到女兒失落,崔荷有些不忍:“咱們倒是可以多做一些。但是妞妞你得知道,一個人的力量終歸是有限的。”

是啊,她明白,隻是她還是想試一試。因為上輩子,她人生中最快樂的那段歲月是在農村度過的。雖然大學時父親的生意早已有了起色,但她還是沒有來的受到某些人擠兌。

雖然多數同學都很友善,素質很高。但還有幾個,或因為嫉妒或覺得自身城市戶口高人一等,就如劉柳一般當著麵喊她“鄉巴佬”、“土鱉”等等。

“我知道多數人是善良的,但我想給村裏的孩子更多的機會。”

這才是若梅的初衷,那種五毒俱全之人,她絕對不會管。但是那些肯上進的,的確是值得人用心去幫助。

林建軍摟過女兒,低聲保證道:“慢慢來,總有一天會好的。”

長歎一口氣,若梅甩甩腦袋:“是啊,總有一天會好的。”

“都在這,媽你課本預習完了沒,我給你看看?”

海峰的歸來適時調整了沉悶的氣氛。林建軍和崔荷一臉興味的瞅著兒子,直把他盯得紅了臉。

對視一眼,夫妻倆決定不難為兒子了。大家都年輕過,誰還沒有個小秘密。尤其少年思慕,那更是留在心底的一種美好記憶。

“快去換身衣服,回來咱們一塊商量下慈善基金會的事。”

很快海峰加入進來,喜滋滋的給妹妹當著人肉靠墊。得知若梅的心思後,他先行改了方向。

“現在國家很重視義務教育這一段,我們就著重做高中這一塊吧。”

一晚上,全家人整理出了大概的計策。他們根據實際情況,著重資助那些品學兼優,卻拿不起高中學費的貧寒學子。

現在的若梅沒想到,她的一個小小的想法,無形中為未來林氏儲存了一大批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