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毛拉再丁的故事(1 / 3)

毛拉再丁 維吾爾族 生於1815年,1880年去世。

“毛拉”原為阿拉伯語,是“先生”、“學者”的意思。在我國新疆成為穆斯林對伊斯蘭教學者的尊稱。因此“毛拉再丁”也就是“再丁學者”。

毛拉再丁天資聰穎,勤奮好學,從青年時代起就酷愛文學,並多才多藝。他編了大量的歌謠和幽默故事,並通過講故事對封建統治者的倒行逆施予以揭露,受到當地人民的喜愛,他的故事在群眾中廣泛流傳。

身上開花

毛拉再丁幼年時,在經文學校上學。一天,同學們正在校園歡蹦亂跳地玩耍逗趣,經文教師走過來,攆他們去做禮拜。可學生們誰也不聽他的話,依然玩耍逗趣。氣急敗壞的經文教師立即拿來戒杖追著孩子們亂打起來,把孩子們追了個七零八散。毛拉再丁和好幾位同學,還被揍了幾戒杖,有的同學被打得哭起來。

掌學聽見哭聲,從屋裏走出來,擺出一副說教的架勢,寬慰道:“莫哭啦,孩子們!戒杖打過的地方,以後會長出花朵來的。”

毛拉再丁疼得把身子蜷縮成一疙瘩,說:“要是挨過打的地方真能長出花朵來的話,我們把經文教師也揍幾戒杖,免得以後,他的身上開不出鮮花來。”說著,給周圍的小同學們使了個眼色。

同學們隨即蜂擁過去,把經文教師團團包圍住,奪過他手中的戒杖,憤憤地在他身上揍了起來。

六條腿走路

毛拉再丁從吐魯番返回魯克沁(今鄯善縣境內)時,穿行戈壁,毛驢累得疲憊不堪,他便下來牽上毛驢走。路上被幾個不三不四的人看見了,奚落道:“嘿嘿,毛拉再丁,你真是個大笨蛋!毛驢是不潔淨的玩意兒,你還如此愛惜它呀?騎也舍不得騎它!”

“你們才是糊塗蟲咧,”毛拉再丁說,“六條腿走路總比四條腿走路要快得多,難道你們連這個也不曉得。”

把井倒個過兒

有人問毛拉再丁:“吐魯番蘇公塔(也稱額敏塔,建於清乾隆年間,高44米)是怎麼修造的?”

“你咋連這個也不曉得!”毛拉再丁說,“把井倒個過兒,不就成了座高塔嗎?”

由財主老爺背過去

鄉裏的伊瑪目向民眾解釋過古爾邦節(意為“獻牲”。伊斯蘭教主要節日之一)為什麼要獻牲,講著講著,最後得意洋洋地說道:

“民眾們!你們注意聽著:獻牲是為了行善積德,凡獻了牲的人,死後就可以騎在自己獻的綿羊背上,平安地從斯拉特橋(伊斯蘭教傳說,稱架在火獄之上直通天堂的橋,其窄細如發絲,鋒利如劍刃。生前行善者可安全通過,行為不端或作惡者經過此橋時將掉入火獄)上走過去,進入天堂。”

很多窮人聽了這話,滿麵愁容地問道:

“伊瑪目阿訇,那麼我們獻不起牲,隻能炸點油餅過節的窮人,怎麼辦呀?”

沒等伊瑪目開口,毛拉再丁回答說:“民眾們,你們別惆悵!像咱們這樣無牲可獻,隻炸點油餅過節日的窮人,開油坊的財主老爺會把咱們從斯拉特橋上背過去的。”

天使的性別

毛拉再丁到了庫車,民眾中很快就傳開了:“有位能言善辯的預言家來到了咱們縣上了!”

毛拉們聽了,心裏很嫉妒,想挖苦毛拉再丁一頓,使他在民眾麵前丟人現眼。他們在背後叨咕叨咕,便說有疑難問題要請教毛拉再丁,把很多群眾召集在一起。

一位毛拉幹咳幾聲,站起來神情詭秘地問道:“請問毛拉再丁閣下,天使到底是公的,還是母的?”

毛拉再丁回答說:“你死後到了那世,天使就會來提審你。你在回答問題前,先在他的胸脯上摸一摸。如果手碰到圓溜溜的像蘋果一樣的東西,天使就是母的;否則,便是公的。”

收賦稅

額敏王派毛拉再丁率領差役下鄉催稅收糧。兩天後他們空手回來,毛拉再丁稟報額敏王說:“王啊,現在青黃不接,百姓怨聲載道,他們吃了上頓愁下頓。究竟咋辦,我們前來請示閣下。”額敏王勃然大怒:“這是什麼話?你們一個個是酒囊飯袋,任何事都辦不成!若是沒有糧食,看見什麼,收什麼帶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