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說五洲十國,哪個國度最繁榮昌盛,上至各國帝皇臣子,下至尋常百姓,無人不知,無人不曉。那就是大室。
八年時間,大室從一個小城規模的郡,發展至如今這個約有大惠六分之一地界的獨立小國,不可謂不風光。
不言而喻,大室,以大室山為中心,繞山一圈,依次是繁洛、合園、新市、西樓。
繁洛是大室的國都,是政治文化中心。
所有的政策調令均從繁洛最中心的國都府裏製定出來。所有的節假日慶典活動也在繁洛最大的護城廣場舉行。
這裏還有大室最大的義務製學堂,最大的綜合性醫館……
合園是大室的基地,但凡大型產業,均從合園計劃生成,隨即散布至大室各地,或是進駐他國。
從繁洛至合園的兩條四車道寬的官道兩側,聚集著大室幾乎所有的重要產業,名揚五洲十國的合園醬香坊、絲織坊、熏香坊、木雕竹雕行、家具行、鐵器行……至於深入各種領域的小產業,更是不甚枚舉。
新市和西樓是六年前拓展建設而成的。這裏本是荒郊野嶺,屬於大惠最不看好的南蠻荒地,不知何故,被並入了大室的國界。開墾兩年,建造四年,今年剛剛以嶄新的姿態迎接世人的矚目。
新市,是民宅與商戶交織的小城,與繁洛的前身很相似,因為新市以南建了一條貫通東西兩國的國道,沿著國道,是一排排鱗次櫛比的客棧、酒樓、澡堂、雜貨鋪……兩側的商戶後背,則是一座座大小劃一、綠化美麗的精巧小院,是給繁洛的部分待重建居民或是外來投資客商準備的。
重建居民隻需出基本的工建材料費就可換置。至於繁洛裏的老宅子,收歸國有後,推倒重建。或是居民宅院,或是其他需要的公共服務場所。
西樓則是一座極其新穎的小城。裏頭除了靠近大室山開發的大區域農莊屬於私人獨有,其餘兩層樓高的花園式大院落住宅都是可以交易買賣的。位於住宅區中心的商業街,大氣的店鋪門麵則是歸屬國有。譬如連成一片的酒樓客棧一體化旅館,譬如各種商品均有的自選式綜合商行。
很多路過此地的外來客商都喜歡在這裏采買禮品,或是找主管大量批發。帶回他們的國家拋售。誰都知道大室的竹製品、木雕、熏香、絲織品是特色產品,價廉物美。
由於國道以南再幾百裏,就是茫茫的海域,故而,靠近海域的西樓地界,如今被圍城一片連綿的工坊,大室的王,準備在接下來的五年,大力投資建造可以出海的航船。
每年一到端午,大室就異常熱鬧。許是因為農忙的開始,預示著收獲的到來。
家家戶戶對於端午這個節日,非常看中。
國都廣場還準備了一連三日的大戲。吃粽子、碰雞蛋、賽龍舟,但凡能挑動居民熱鬧的活動,轟轟烈烈地開展。
合園的繁花別院。
大廚房依舊是人滿為患,裹米粽,聊家常。交換著各處的小道消息。
“方大娘,小少爺可有找過你?”信芝擠過攘攘人群,來到灶台前,焦慮地問道。
“小少爺?沒有啊。我今日一整天都在裹粽子,煮粽子,幾乎沒出過廚房。”方大娘邊利落地將裹好的米粽投入大鍋,邊答道。
“這下糟了,小少爺不知去哪兒了,夫人在找他。”
“會不會去翠禦齋了?”方大娘沉吟了片刻,猜測性地問道,“前陣子不是聽他說要去找翠禦齋的大廚拉來做他的師傅嗎?”
“哎呀,有可能。謝謝方大娘。”信芝一聽,茅塞頓開,立即提著裙擺,往林宅跑去。若真拜區區大廚做學徒,老太爺知道了不知會氣成何樣。
不管了,先把小少爺找回來再說。
“信芝姐?跑這麼急做什麼?馨蘭姐來了,找我們去說說話呢。半年不見,我有好多話想與她說呢。”采蓮興衝衝地往荷塘處走,見到信芝,忙停下拉住她。
“你先去,我得先找小少爺。”信芝隨口應道。
“小少爺?他不是去翠禦齋了嗎?今個兒一大早就搭馬車去繁洛了。”采蓮疑惑地說道。
“真去了?”信芝無力地扶扶額。這下子,可怎麼向夫人與老太爺交代哦。
“千真萬確。這件事夫人應允的。咦?信芝姐,你怎麼了?”
“夫人……應允的?”夫人剛剛還找他呢。想必又打著夫人的由頭四處撒謊了。
“是啊,小少爺就是這麼說的。”采蓮慎重地點點頭。
果然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