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愛丁堡皇家學會回來,麥克斯韋變成了一個電學迷。法拉第的發明喚起了他對電磁學的強烈興趣,他發誓要親自解釋電磁現象。為了這個偉大的目標,他獻出了自己畢生的精力。他把法拉第當作自己心中的偶像,讓父親找來有關電磁方麵的書籍資料,開始鑽研有關知識,而且進步很快。不久,便掌握了基本電學和磁學的理論,為以後繼續發展打下基礎。那時候,他才11歲。

時間過得飛快,轉眼間麥克斯韋在愛丁堡中學已經度過了兩年時光。兩年時間裏,他已經習慣於獨來獨往地生活。同學們對他也已經了解,不再像當初那樣故意地嘲弄他或集體孤立他,隻是由於他孤僻的性格,始終沒有同學與他主動交往,隻有低年級兩個同樣孤僻的“小可憐蟲”願意跟他玩。他好像不在意與人的交往,在數學與物理等領域的探索,帶給他無窮的樂趣。

與同學交往過少,鍛煉語言的機會也就很少。他一直沒改掉鄉下口音,班上每次輪到他背課文,同學們都要嘲笑他,這弄得他更緊張,他以前的口吃毛病更嚴重了。就這樣,麥克斯韋在冷眼中度過了中學頭兩年的時光,他是人們眼中的醜小鴨,誰也沒有感到日後就是這位醜小鴨,竟會變成美麗的白天鵝。

1844年秋天,麥克斯韋升入了中年級,這時候他13歲,已經長成一位體格健壯的英俊少年。但他孤僻、內向的性格仍未改變,同學們似乎已經忘了他的存在。

這時候,中年級的班主任換成了校長威廉。威廉先生是一位寬厚溫和而風趣的老教育家。全校師生都很尊敬他。他對學生一視同仁,尤其對那些孤僻內向的孩子,更是關懷備至。到這時候,麥克斯韋才真正感覺到了師生間的友誼和溫暖。他的學習與自我鑽研的勁頭更大了,成績提高得很快。

學校為了鼓勵學生在自己喜愛的學業上做出成績,每年都要定期舉辦各科比賽,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數學比賽和詩歌比賽。因為,數學體現出一個人嚴密的抽象思維能力,詩歌則反映出一個人豐富的想象力水平。哪位學生如果能獲得其中一個最高獎,無疑是獲得了一份莫大的榮譽。威廉校長親自主持兩項比賽,鼓勵所有的同學積極參加。

同往年一樣,這一回的數學和詩歌比賽同樣牽動著全校師生的注意力。那些平時成績很好的學生更是焦急地等著最後評比結果公布。

終於等到公布結果的那一天了。當校長威廉宣布數學比賽的最高獎授給麥克斯韋時,全校師生一下子愣住了:麥克斯韋?那個沉默寡言的鄉下孩子?怎麼可能呢?也許,數學需要沉默,可能那個鄉下孩子真是學數學的天才。大家楞了一會兒,開始向麥克斯韋投去讚許的目光。麥克斯韋呢?他還是那麼沉著地望著前方,臉上微微現出笑意,似乎在南人們說:最高獎理應歸我,有什麼大驚小怪的?會場漸漸平靜下來,宣布完數學比賽的其他獎項之後,該公布詩歌比賽的最高獎獲得者的名字了。隻見威廉校長慢慢拿起名單,站起身來,一字一頓地宣布廣

“本次詩歌比賽最高獎,授予一一麥克斯韋!”

會場一下子像炸開了鍋,好家夥!麥克斯韋,這位一向被大家瞧不起的鄉下孩子,竟然一下子拿了兩項最高獎!兩項最難拿的數學獎和詩歌獎!真是不可思議。師生們議論紛紛。更多的人圍到麥克斯韋身邊,要仔細看一看這位神童。小同學們開始向他投來欽佩的目光。老師們則認為,麥克斯韋能一人獨得兩項大獎其實並不奇怪,一般來說,真正的天才加上長期的勤奮努力,必定會在每一個領域都取得驕人的成績。

麥克斯韋對於連獲兩項大獎自己也感到意外,他髙興地奔向主席台,從校長威廉手中接過獲獎證書和一枚學校的榮譽勳章,他要把這個好消息盡快告訴父親和姑媽以及吉米瑪表姐。他知道,沒有父親長期悉々的教導,沒有姑媽和吉米瑪的關懷照顧,他就不會取得這些榮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