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不韋乃是商人出身,雜家弟子,他為了振興雜家,聚各家所長,寫了一本書,名叫《呂氏春秋》,曾經出言,如果有人能夠改動書中一字,可得千金,但始終無人能夠改動一字,因此可見《呂氏春秋》是何等的了得。可惜,雜家畢竟是惹了太多的敵人,縱然有呂不韋曇花一現,到最後還是被各家合力所除,而那部《呂氏春秋》,也是下落不明,直到漢武帝時才重新麵世,卻又引起了一番爭鬥。
得到《呂氏春秋》的,乃是漢淮南王劉安,他不是雜家弟子,卻是真正的道家信徒,為了討好當時的太後,他以《呂氏春秋》為底,結合了當時的道家精義,編寫了一部《淮南子》,這部書,可以說是道家典籍,也可以說是雜家精華。最終,劉安因為這本書得罪了漢武帝和儒家,最後身死家滅。但劉安雖死,《淮南子》這部書卻是落到了雜家弟子的手中,因為這部書乃是以《呂氏春秋》為基,因此也被雜家弟子視為了雜家典籍,劉安也被視為了雜家傳人。
《淮南子》雖然被雜家弟子視為雜家典籍,但劉安編寫之時,畢竟是為了討好當時信奉道家的太後,因此《淮南子》之中,道家精義也是占了相當大的篇幅,其中煉氣一篇中,更有道家煉氣的至高精義,一氣化三清之法。《淮南子》落入了雜家弟子手中,道家又豈肯善罷甘休,這千年以來,道雜兩家為了此事,也不知道相鬥了多少次。不過,道家雖然勢大,但雜家卻也是打不死的小強,縱然一時落敗,卻也總是能夠卷土重來。因此說,德明誤認為劉飛雲為隱墨弟子,不願意與他衝突太過,但如果知道他是雜家傳人的話,隻怕拚了老命,今天也要與他鬥上一場的。
德明今天如果真的與劉飛雲鬥上一場的話,誰勝誰負還真未可知。劉飛雲此時不過是固精培源的境界,還沒有真正進入到煉氣士的行列中來。他所依仗的所謂墨家機關獸,不過是用合金製成蜂體,再用墨家秘法抽取了野蜂的陰魂注入其中,使得機關獸能夠短時間有用而已,時間一長,機關獸中的陰魂就要死去,機關獸自然也就失去了作用。事實上,如果德明先前晚走一刻的話,隻怕劉飛雲就要逃之夭夭了。當然,這並不是說墨家的機關獸不行,而是劉飛雲自身的實力實在是太差,如果他能夠有煉精化氣的境界的話,那這些機關獸的實力,可就不可同日而語了,德明就算是全盛之時,劉飛雲與他相鬥,也可以絲毫不落下風的。
德明認為三葉火龍草結果,劉飛雲勢必要在新青峰上逗留三日才行,但他哪裏想到,劉飛雲竟然會是雜家的傳人。雜家博各家之長,此言豈是虛言,劉飛雲自然有辦法來應對這種局麵。隻見他取出了一隻一寸見方的玉盒,又拿出了一張金黃色,上麵寫滿符籙的符紙,把這張符紙甩手一扔,這符紙頓時化為了一張金色的大網,把三葉火龍草整個罩在了其中,甚至連三葉火龍草底下的泥土也都在其中,這時候,如果鑽到地下去看的話,就可以看到,三葉火龍草的整個根部,都被這大網網在了其中。劉飛雲伸出右手食指在大拇指上一劃,一滴鮮血頓時流了出來,滴在了那金色的大網之上。一片光彩照目的金光騰起,光芒一閃即收,再看地上的三葉火龍草,已經被整個的收到了劉飛雲手中的玉盒中去了。
劉飛雲這一手,其中包括了道家,陰陽家,農家,藥家,甚至於墨家的法術在內,當然,做到這一點的,乃是劉飛雲的師父,而他付出的,隻是一滴鮮血而已,除了雜家傳人之外,當世之中,能夠做到這一點的,可以說是一隻手都數得過來了。也難怪劉飛雲有把握,兩天之後,他都已在家中了,德明三天之後,又到哪裏去找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