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物極必反(3 / 3)

所以張三爺讓他們三人結做伴當,相互間取長補短,務必不要單獨行事,隨後將“旋風鏟、黑驢蹄子、金鋼傘”等一應器物傳下,讓三個徒弟謹記六個字“合則生、分則死”。

把這些事都交代完畢,金算盤等三人便算是名副其實的“摸金校尉”了,今後三人就要結夥出去倒鬥,轉天早上金算盤起了個大早,沒帶另外兩個師兄弟,獨自一人來給師傅請安。

原來金算盤一直非常好奇,為什麼師傅把《十六字陰陽秘術》毀去一半,隻把殘書傳給了陰陽眼孫國輔,想要在出山之前問個清楚,因為這事肯定不是象張三爺當時說的那麼簡單。

張三爺正在喝茶,聽金算盤問及此節,沒有立刻回答,反而問金算盤是如何看的?

金算盤半開玩笑地說,師傅您這脾氣,弟子太了解了,從來喜歡的都是俊爽的名流、草莽的豪傑,最不喜歡的就是那些假文酸醋的道學先生,想必是陰陽眼這假道學不招師傅待見,所以隻給了他半本殘書,讓他回家整天守著殘書發愁,想破了腦袋他也想不出另外半部書中的奧妙。

張三爺生性豁達,與金算盤的關係又非比尋常,對他沒什麼可隱瞞的,就直言說:“其實為師我也是一派道學心腸,隻不過從不肯講道學。但說實話,你這師弟陰陽眼孫國輔,確實不適合做摸金校尉,《十六字陰陽秘術》是我畢生心血所在,當天毀去一半,隻留半卷殘書給他,那也是不希望咱們摸金的手藝就此絕了。”

原來其中的道理,張三爺先前已經說過了,如今又詳加說明,摸金秘術的根源在於《易》,生生變化之道為《易》,所以《易》中隻言生,而不言克,那又如何能“生”?

所謂“生”,一是指存活,二是指興旺,張三爺曾在西周古墓中,窺得周天古卦,發現機數奧妙無窮,加上他一生屢逢奇遇,學了許多本事在身,於是寫了這部《十六字陰陽風水秘術》,把世上的“陰陽分曉、風水形勢”之理都給闡述盡了,也即是說,發源於後漢的摸金之術,傳到張三爺這代,就達到了一個空前的巔峰。

但天地間的事物發展規律,是有起有落,有興必有衰,張三爺通曉古卦,自然明白這層道理,這就好比是日到中天,光照萬物,但過了正午,日光就會越來越暗淡,逐漸落入西山;到了陰曆十五,滿月當空,但接下來就會由盈轉虧。

天道中的造化變移之理,簡單點說就是“物極必反”,事物發展到一定的階段,就會走向另一個極端,那如何才能控製衰退?唯有“抱殘守缺”而已,這就是張三爺毀去半卷《十六字陰陽風水秘術》的原因。

摸金秘術雖是起於後漢,實則是在周代即有雛形,幾千年來又由曆代摸金校尉逐步完善,在最早的古風水術中,漸漸融合了“天星風水、禪宗風水、八宅明鏡、江西形勢宗風水……”,產生了集諸家風水大成於一體的“尋龍訣”和“分金定穴”。

等到了《十六字陰陽風水秘術》出世,其中包羅更廣,連風水秘術發祥的根源——周天古卦都有了,窮究天地萬物,實可稱為鬼神難測之術,再也沒有任何進化的餘地了,應了物極必反之兆,從此之後,摸金秘術隻能逐漸勢微末落。

說個最淺顯的利子,“摸金校尉”是專門盜墓的,如果世上沒有了古墓,那摸金校尉自然也就不存在了,這一代人把古墓都挖絕盜空了,今後豈不是隻有就次斷絕香火,再無摸金一脈的傳承了?

所以張三爺毀了其中陰陽術半部,隻給後人留下殘缺不全的半本《十六字陰陽風水秘術》,以便讓今後的摸金校尉,還能有振興前行的餘地,以免由生轉克,受造化所妒,斷絕了“摸金”的字號。

張三鏈子知道盜墓是件玩命的勾當,把《十六字陰陽風水秘術》的殘書傳給金算盤等人不妥,於是就特意留給了陰陽眼孫國輔,讓他將摸金校尉的風水秘術流傳後世,或許將來還能有中興之期。

金算盤聽罷心服口服,暗讚張三爺看透了世情物理,當天他就同鐵磨頭、了塵三人,辭別師門出山,做起了摸金倒鬥的營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