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 起源(全文完)(3 / 3)

金算盤想起幾年前的一件情,當時從一位客商口中得知,在離此不遠的龍嶺,有處大唐皇陵,藏在崎嶇盤跎的蛇盤坡裏,要是能從其中盜出一兩件皇家珍寶,就不用為籌措錢財發愁了,隻是他熟知陵譜,卻推算不出唐代有哪座皇陵是建在此地。

他在客棧裏撿了幾個“舌漏”,窺到一些端睨,問清了去龍嶺的路徑,便進山尋找古墓,果然見山中形勢不俗,雖然山體支離破碎,但掩蓋不住龍飛鳳舞的氣象,按理是個皇陵的所在,隻是附近零零星星有幾處村落,常有放羊放牛的在附近徘徊,想打個盜洞挖進古墓地宮容易,卻難掩人耳目。

金算盤想了個主意,又回到黃河岸邊,眼見大魚屍體仍然在停在河邊,便對當地百姓聲稱願意出錢建座龍王廟供奉魚骨,以求河神老爺保佑地方上風調雨順,並捏造了一些借口,讓眾人相信,魚骨廟的位置一定要建在山裏,否則還會發生水患。

通過“建廟、蓋房、種莊稼”來偽裝盜掘古墓的蹤跡,是摸金校尉常用的法子,鄉民們不知底細,自然信以為真,當即便由金算盤出錢,百姓們出力,把大魚的骨骸運進山裏,搭建了一座龍王廟。

金算盤趁著建廟的這段時間,著手準備倒鬥,依他的經驗判斷,龍嶺古墓規模不小,當地對那座古墓的傳說極盡神秘詭異,料來不是太平的去處,沒有了金鋼傘護身,心裏總覺得不太踏實,可另一柄金鋼傘留在了塵手中,一別多年,始終沒通音訊,也不知當年那位同伴的下落,隻好搭船到河北保定,尋找暗器名家“銷器李”再重新定做一柄。

那銷器李是蜂窩山裏的蜂頭,手藝出眾,能造各種器械,但他看了金算盤的圖譜、配方,卻覺十分為難,因為“金鋼傘”非比常物,有些材料不太容易湊齊,而且要求的工藝和火候格外複雜,少說也得一年才能打造出來。

金算盤急著去盜龍嶺古墓,根本等不得一年半載,加上隔的年頭多了,他對當年張三爺的囑咐也已記得淡了,心想自打鐵磨頭死後,自己獨個也盜了許多大墓,都不曾有半分閃失,隻要倒鬥時謹慎些個,憑著一身見識,縱然有些機關暗,料也足能應付,不會出什麼太大的差錯,哪這麼巧就真折在裏邊了?

但這時候他那副形影不離的純金算盤,好端端的突然就開裂破碎了,黃金算珠落了一地,這算盤乃是他傳家的寶物,無端毀了好不心疼。他心中隱約覺得,這多半不是什麼好兆頭,就預感到閻王爺要收自己這條命了。

金算盤聰明一世,遇事無不深思熟慮,但這次真可以算是“吊客臨門、黑星當頭”,就象鬼迷心竅了一般,即便觀音菩薩西顯靈,也勸不得他回頭了。索性把心一橫,琢磨著“是福不是禍,是禍躲不過”,真要該死,在家中閉門坐著也會無疾而終;要是命不該絕,縱然在刀山火海裏走個來回,全身上下也能完好無損。與其膽戰心驚地燒香求菩薩,還不如該幹什麼幹什麼,又想“倘若從龍嶺古墓裏盜出珍寶,賑災救民,積德必定不小,真要能把這件大善舉做成了,暗中就必有鬼神相佑,說不定還可再增壽延年一紀”。

他覺得那座唐墓規模雖大,卻能推算出內部的地形結構,有把握單槍匹馬盜取墓中寶貨,但也想到可能會在古墓中遭遇不測,萬一有些閃失,豈不是死得悄無聲息?在傳統觀念中,名聲往往要比性命重要,正所謂“雁過留聲、人過留名”,於是將他平生所曆,都寫在販貨的帳本上,連同毀壞的純金算盤,一同封在一個匣子裏,暫且寄存在“銷器李”的櫃上,約定等到拿“金鋼傘”的時候一並取回。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