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東部、天下之首(1 / 2)

神州四部,各有所屬,南部在南,超過半數以上的地域被森林覆蓋,南部森林向西蔓延渺渺茫茫不知盡頭。邕州在東,地處東部位繁華之所,東土乃人族旺盛之所,四部在內九成九的人口住於此處。在這裏,道門鼎盛遍地開花,道法盛行包羅萬象。

禦劍飛行沿著地界向東北方向,禦劍數十日終是踏進了東部的地界。然而隨著接近,一片道法盛行的景象,上至而立之年的愚夫,下至始齔之年的小兒,貴至身穿錦緞綾羅左呼右喚的貴人,貧至販夫走卒,人人腰間別劍,劍頭掛紅穗,或是臨手掐幾個道訣,修道之心根深蒂固。

邕州城,百尺高牆堅不可摧,雖年代久遠卻固若金湯,它如一隻蟄伏在時間中的‘巨獸’滄桑久遠。

顧肇慶指著邕州城的城牆說道“師傅,邕州城,城裏城外都可以禦劍,唯獨過城門必須排隊從城門進入,所有人無一例外,不過進了城之後倒也不在礙事,若發現有人擅自禦劍橫跨邕州上空,城中軍內各門各派的道家高手便會立刻禦劍攔截”孫長山沒說話,順著顧肇慶的收向前看去,圓拱形城門框,朱紅色大門,城門三道左右各一道偏門,偏門供行人來往出入,中間正門,高有三丈寬超五丈,進出邕州城的馬車軍隊都是由此正門。

進了邕州城,車水馬龍、人山人海,饒是顧肇慶來過一次見識過這番景象,一年之後第二次看了依舊是忍不住兩頰飛紅心頭直跳。師徒二人,身穿道袍,腰間別劍,行人仿佛沒看見一般自顧自的向前行走。也難怪,邕州城中大大小小的道門足有數以百家,來往行人,凡是已經過足歲的男女,皆是腰間別劍,身穿道袍,足歲一詞指的是年滿十歲的。道家一脈門派之分多從袖口、領口、前襟處區分,這些人的袖、領、前襟處要麼繡著花草樹木,要麼繡著飛鳥魚蟲。

孫長山付之一笑,道門標示是獨一無二的,馬虎不得,需進過天下正道首領認證後告誡天下。而道門之中亦有嚴苛規定,除無家可歸、資質絕頂、門中嫡係血親之外,十歲以下的孩童一律不得收入門中,看看這行來人往的街道上,六七歲的黃口小兒都已然穿道袍、佩腰牌,一副正兒八經的模樣。

來到了這邕州城,顧肇慶的心情莫名的好了起來,扭頭看了一眼孫長山,見他平靜臉色之下泛著冷漠,順著他的目光看去,瞬間便了然,微笑道“師傅,這邕州城興盛道法,人人學道、人人想學道,但不是人人都能學道,這裏麵的另有隱情”孫長山微微皺眉“有隱情?什麼隱情?”

顧肇慶與孫長山邊走邊道“師傅你有所不知,邕州城這麼大,光門派就有數百家,眾人都知道邕州城真正的當家人是禦劍齋,但禦劍齋除了掌控漕運、稅收、店鋪租金之外基本上什麼都不管,而底下的那些小門小派也要吃喝,於是他們想出了這麼一個辦法”孫長山似乎聽懂了一點,隻聽顧肇慶繼續道“正所謂你有政策我有對策,假借名義逐出門中弟子,讓他們另立門閥。大門派有大門派的規矩,不滿十歲不能拜師,而邕州城修道成風,怎麼辦呢?”孫長山道“那些人動了歪腦筋,讓被假借名義逐出門牆的弟子,開道門手徒弟,隻要有錢不論資質不論年紀。收入門中傳授三五粗淺道法,與道劍、道袍、木牌一起捆綁出售。這樣一來又不影響門閥形象又把錢賺了,所以就成就了這副,下至黃口小兒,上至耄耋老人人人得道的景象?真是一舉兩得、一石二鳥的好主意……”

顧肇慶看的孫長山眼中冷光漸濃,頓了頓說道“所以說這邕州城中真真正正的道袍隻有兩三家,剩下的那些都是這個名堂”孫長山道“禦劍齋的人就不管管?道門形象都被丟光了”顧肇慶訕訕賠笑,不敢搭話。

看著大街上人來人往人人‘得而學道’的模樣,孫長山就一肚子的火,根本就是豬鼻子插蔥裝模作樣,搖頭晃腦掐劍成訣,有幾個是有真才實學在身的?都是一幫中飽私囊的道門敗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