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遠,情勢為何如此?”
衛濤離開幽州直到往返也不過就是一月時間,但衛濤卻是想不到幽州形勢竟然就是變得大好。
一眾烏桓士兵就是在薊城外安營紮寨,雖然是被幽州軍監控,卻是絲毫不怨不亂。
顯然,烏桓人已經是接受了劉虞的招撫。
要知道本來曆史上烏桓在相助張舉、張純之時,寇略青、幽、徐、冀四州,讓剛剛是從黃巾之亂中勉強解脫出來的漢家百姓又是受到戰亂顛簸之苦。
一直到烏桓發現漢人百姓受到重創,但烏桓士兵在漢軍的攻殺下同樣受創不小之後才是順勢接受了劉虞的招撫,相助剿滅張舉、張純叛亂而後退回烏桓自己的領地。
雖然自己斬滅了烏桓南下的先鋒,但也並不至於有如此大的改變。
沒有吃到足夠的苦頭,烏桓不會輕易放棄才是。
所以衛濤才是有著想要突襲烏桓,讓烏桓人不得不放棄侵犯大漢的想法。
“大人有所不知,就在大人離開之後不久,北平太守公孫大人領人趁著夜色派遣出白馬義從悄然偷襲烏桓大營,一戰斬敵數千。而後又使劉備兄弟與烏桓正麵對陣三場,三場共斬烏桓將領十數名,其餘敗者更眾,烏桓首領丘力居為之喪膽,不敢不受劉大人招撫。”
衛濤聽得隻是一愣。
衛濤自然不知道,公孫瓚會是在這個時候悍然發動攻勢多多少少是與他有關。
衛濤先是剿滅烏桓先鋒,而後又是準備突襲烏桓老巢,若真是按著衛濤所為,那麼烏桓也是不得不退,到時候公孫瓚再想謀功自是不易。
數次與烏桓開戰,甚至阻止劉虞招撫烏桓所為何?
一來公孫瓚惱恨烏桓,恨不得將之滅族,二來則是因為公孫瓚身為北平太守,禦衛北疆,想要立功,那麼唯有與烏桓開戰。
不過這個時候衛濤卻是顧不得許多,而是注意到張遼提起了劉備等人,當即就是問道。
“那劉備三人不是一直是在盧中郎帳下聽用?雖然如今盧中郎已經辭官,但這三人如何會是到了公孫太守帳下?”
“據說是在追擊張角不果之後,劉備主動向盧植請辭以往邊域,而後不知道為何就是被公孫太守所接納,就任別部司馬一職,不過不久之前公孫太守已經是向朝廷備述其功,得任北平校尉。”
衛濤實在不知道該要說些什麼才好。
隻能夠說這劉備果然是能力卓絕。
那盧植在張角走脫之後不久,就是因為沒有賄賂宦官而被解除了軍職,不過念在其功,朝廷還是給了虛位,並未是如何為難。
隻是經此一事盧植心灰意冷自己請辭而已。
本來以為沒有了盧植扶持,劉備也應當是沒有了機會才是,想不到竟然又是尋到了公孫瓚這麼一個靠山,還是混得風生水起。
“可惜,若是我早任太守,必定不給劉備出頭之日,如今晚矣!”
衛濤在心中暗自一歎,初見劉備之時,自己官低人微,比劉備好不到哪裏去,無法壓製於他,而到了現在,雖然比不得自己,但畢竟是一任校尉,又與公孫瓚交好,自己依舊是無法壓製於他。
“那如今這烏桓可是與我們共同攻打漁陽?”
衛濤也不過就是微微皺眉而已,雖然劉備曆史上能夠做到獨霸一方,但相比起來曹操、袁紹等人還更在其上,衛濤還不會為著日後的事情而憂心忡忡。
“不錯,這是劉太守與烏桓首領的約定,其實若不是那二張警覺,烏桓人早就是可以直接將之拿下。”
張遼倒是為著不能夠提早解決戰事而感覺到有些可惜。
“不過幽州本來隻是兵員不足,各種攻城器械還是齊備,對那漁陽的戰鬥應該就是在旦日之間,將軍歸來正可是見功。”
衛濤點點頭,算是大致了解了如今幽州局勢。
也許是聽聞衛濤歸來,劉虞很快就是派人前來相請。
大廳之中,除了劉虞之外,劉備三兄弟也在,關張二人立在劉備身後,另一個烏桓蠻族首領打扮,應該便是那烏桓首領丘力居。
除此之外還有一人,身著盔甲,身量很是高大,麵向一看就是果毅剛決之人。
“見過劉大人,見過劉校尉,想必這位應該就是北平太守公孫大人。在下衛子羽,久聞大人與烏桓戰,衛我大漢疆土,令人欽佩。”
那人正是公孫瓚,聽到衛濤說起平生得意之事,哪怕似公孫瓚這樣的人也不由得微微一笑。
“想不到文遠將軍竟然沒有前來,這些時日備從文遠將軍那裏倒是得益良多。”
就在這個時候劉備突然就是開口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