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傳在上古時代曾留下一洪荒異種,此物不為天生亦不為地造。想那時盤古開天,女媧造人,萬物滋生,神為了維護自己的權威,魔為了顛覆這世道,神魔混戰,此異種就在那時,渾然雛成。
要說此物的形成,不噬天地靈氣,不吸萬物精華,此物乃由各位魔頭被挫敗後心中存留的諸多怨恨和大小諸神的雜念所生。本身子虛烏有的虛物,卻日積月累,硬生生的從異度空間漸化為實物。
百年方有,千年成形,萬年成物!要問此乃大凶不祥之物必逃不出八部天龍的法眼,孰不知,這正是此物的駭人之處!
此物來到現世後,本應存活不了,但卻在怨恨與雜念之中幻化為人形,不墜閻羅,不位仙班,以嬰兒的姿態生落於深山峭崖之巔。
不知過了多少歲月,在這毫無人煙的不毛之地,一個看似垂死的謬嬰在這苦苦煎熬了若幹春秋,又不知過了多少年,陪伴他的隻有電閃雷鳴和禿鬆怪石。千年的輪回,萬年的回轉,周而複始的歲月流逝......
一日,一雲遊四方的苦僧途徑此地,見此處電閃雷擊,風吼雨嘯,心沉默哀,想就此坐禪圓寂,以了卻這若幹年的心中苦悶,正當禪坐之時,感覺心中突然有諸多雜念怨恨竟未曾雲消,心中大驚!我雲遊四海,經曆萬難,想已看破這蒼生萬物,參透生死輪回,怎麼會有這等雜念?
猛然間,發現身旁怪石叢中竟夾一熟睡嬰兒,掐指算起,竟算不出這嬰兒的生辰來曆。
觀周圍景色,杳無人煙,必不是凡人棄嬰,正當此時,心中怨恨冒然叢生,大呼不妙,定是這嬰兒擾我清幽!雙手結印即將除之而後快。
此時,一聲怒喝:“妖僧!枉你自稱得道高僧,竟要在此地濫殺無辜!”
僧人尋聲望去,喝道:“茅山禿道!”
“老衲參悟生死,尋求正果,雲遊此地正要羽化登仙,竟是這不墜生死輪回的異嬰壞我修行,此等必是大凶之物,何不殺之!”
道人見狀,近觀答道:“爾等也算高僧,怎麼卻看不出這嬰兒的不常之處,這嬰兒雖說亂吾輩清幽,卻也有助我等修行之處。”僧人不語。
道人低語:“你看這周遭事物,怪石嶙峋,本是不毛之地,卻可曾看見這嬰兒身旁石塊有祥瑞之色層層環繞,想必是受這嬰兒念力熏染所至。何不將這嬰兒帶回寺中,以佛蔭之力,去其戾氣,留其全身正氣,以他的資質,不在你我之下,將來必是千年不世出的奇才。”
僧人沉思片刻,點頭稱道:“阿彌陀佛,這嬰兒確有不常之處,然戾氣較重,我佛慈悲,當以渡化為重,隻因剛才雜念叢生,致我起殺生之意,想起來便感覺後怕,實是慚愧,善哉善哉,施主一語,道破天機,老衲愧為高僧。”
道人笑道:“算你慧根不淺,若不是我及時製止,想你現在早已破了殺生之戒,又談何功德圓滿。”
說完順手推開大石,將嬰兒抱出遞與那僧人,說道:“此事乃爾等重任,莫在想駕鶴之事,回去看好你的那間破廟。”
僧人接過嬰兒,用念力催起一道光環圍住嬰兒,使其免受雨水之害。正要開口尋那道人,卻不見人影......
數日後,熙攘的人群中,一手持金缽身著襤褸袈裟的和尚站在京城的寬闊的大街上。
不同的是,和尚懷裏抱著個尚在熟睡的嬰兒,嬰兒雙目緊閉,嘴唇微張,臉上似有痛苦之色。再看這和尚,一看便是遊經四海歸來,然而卻不染風塵,和尚不理這塵世中的喧囂,徒步徑直走向京城西門。
久居此城的人都知道,西門三十裏開外有一寺廟,名為天納寺,沒人知道這個寺廟是何時何人所建,隻知道這間寺廟一直香火不斷。相傳寺廟有若幹得道高僧,另傳聞寺廟中有上古仙人除魔誅妖時留下的諸多神器,每逢大災大難之年,皇帝必會親臨神寺替萬民祈福,每每靈驗。
閑話不說,和尚來到天納寺門口,幾位打掃的小僧見到,立刻雙手合十,稱道“住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