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1 / 2)

柳隨風之所以會告誡紅雲,仍是受了前世的影響。在前世身為宅男的他還帶著熱血和憤青的特性,也就活該他混得頭破血流以至仆街了。但是現在的他仍然希望好人能一生平安,不過也就限於此了,告誡紅雲也許更多的是為了自己的道心安定。

柳隨風一路前行,所經之地雖然不能說天高三尺,但是所見之物,不論土石礦物、靈泉流水、草木禽獸,俱都如留標本般的納入混沌一氣爐中,就連未開靈智的妖類,也都每種納了雌雄一對。隨著所納之物的增多,所納之物的圖形漸漸的布滿整個爐身。

柳隨風此種行為隻是為了完成太初、太始的交代,此時的洪荒以後世的眼光,那就是寶物滿地、先天靈氣漫天。不是他不想天高三尺,,而是從根據太初、太始的分析得知,此類行為大大的不妥而罷休。

根據太初、太始的分析,此世界的屬性是秩序的。而在任何的世界想活得滋潤,就得依此行事,也就是順天意。不過柳隨風卻有些詫異的問:“為何不是秩序善良,不是有功德之說嗎?”

“秩序是確定的,但善良還不能確定。就是因為功德的存在,才使我們難以分析。”

太始用神念與柳隨風交流:“比如說,A救了B一命,應該是有了功德,但B又去殺了C或者更多的人,這該如何計算?A是否有罪?又有多少罪?既然有功德,就該有罪業也就是業力。那麼A帶領著他的族群滅了B族群或者更多的族群,然後A族群興旺了,那又該如何算?”

“所有我和太初認為,所謂的功德,是指對這方世界做了有益於其強大的行為,然後世界給予其的回報或獎勵。用地球上恐龍的滅絕就可以這樣解釋:恐龍強大了,它是地球的生物族群,它的強大也就是地球的強大,也就有了功德。越有功德恐龍就越強大,最終立於生物金字塔的頂峰。但是恐龍的肉體強大到了極點,而智力卻不能發展,也就是它不能再強大了,就不能再得到功德,那麼殺戮其它生物積累的業力便會超過功德,最終劫難就降臨了。”

“所以功德與善良無關,隻與世界的強大相連,但即便如此,功德仍是難以估算的,因為很難得知蝴蝶效應的最終結果。”

柳隨風恍然,這修行路上,說仁義、講道德,盡是胡扯;這逆天、那順天,全是發瘋。君不見,那滿嘴仁義道德的,盡在食人;那扯旗大喊說要替天行道的,全是那天朝鎮國神獸河蟹大人的種。

“而且此前不建議寄主搜刮,是因為有多少的氣運方可得多少的東西,‘一飲一啄、莫非天定’,這句話有三分的道理,得了再多的東西,若不能憑這些東西得到更多的氣運,就隻會使自己的路越接近盡頭。況且不管何物,隻要在混沌一氣爐上留下印記,就可以用靈氣創造出來。”

聽至於此,柳隨風更覺太初、太始的益處,不由的想到那真武,這家夥已好久沒有動靜,也不知怎樣了,遂問了一句。

“回稟寄主,混沌符文表完成度為51.63%,從盤古殘留意識中得到的31個破碎符文中,已補全6個,加上從已知符文推演出的2個,共32個。這些符文的單一功能都已知曉,但組合後的功能隻推演出14973種,其餘仍在計算中。”

柳隨風哈哈大笑,心情極是舒暢。有此寶物,何愁不能立命安身。

一路前行,終見到了不周山,那不周山確實如想象中的頂天立地,可是它周圍的那3個東西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