裏辛地界,魯中以西,丘陵居多,突兀的非棋山莫屬了。延綿的地平線終於來了一次熱情的釋放,不過代價是換來一種不適。
棋山南北走向,雖隻有約摸一華裏高,但漫山鬱鬱蔥蔥,名號不免有些唬人—國家級森林景區。清明時節,裏辛的鄉裏鄉親熱衷驅車前往碁山踏青,前後山兩條水泥路便開始消化不良了。
漫山的遊人三五成群,重複著去年的路線,說笑間就到了山頂。望海石上站滿了拍照的遊客,誰也不讓誰,誰的照片裏也有誰。東西北三麵望去都是一望無垠的田園風光,深深淺淺的綠色渲染出老春的氣色,遠處的村莊是用瓦房砌成的人煙,近乎一村一座的水庫錯落有致,蒸騰出新夏的生機。
唯獨是正南方,連綿的幾座矮山的半山腰上生滿了巨大的冒白氣的山蘑菇。那是鼎鼎有名的裏辛鋼廠,隸屬國家大型鋼鐵集團,在此早已繁衍生息了五十多年。作為國防後備力量,和平時期的裏辛鋼鐵廠專造L型鋼,一列列的火車運進澳洲的鐵礦石,一排排的貨車拉走全國的L型鋼。
遊人下過山,便在棋山柯爛的塑像旁照張相。一人高的白石底座上是傳說棋山柯爛的主人公王質專心地看仙人對弈。沉舟側畔千帆過,到鄉翻似爛柯人。頑童一般是要站在高高的棋盤上才肯照相的,不高人一等是對祖宗的褻瀆。
最後照舊是交上十塊錢,到棋山寺院拜上一拜,再三下決心,也架不住和尚的勸誡,心裏詈罵著禿頭,卻還是點上幾捆香,捐個心裏舒坦。
棋山寺院建在後山山腳,坐北朝南,大殿一座,後院廂房七八間,毗鄰大大小小的飯店。寺院住持一名,底下年輕弟子四五人。
弟子中有一新來半年的,名作張軾軒,十六歲,本地人,大高個,瘦瘦的軀幹上插著四根長長的竹竿,四方的臉上架著看清世界的武器,滑滑的腦袋停不住蒼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