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教師要培養教育創新能力(1 / 1)

以教師為中心、以知識灌輸為主要任務、以考試分數為評價標準的傳統教育模式,過分強調規範和統一,致使學生的思維僵化,習慣於機械模仿,思維缺乏批判性、獨立性和創造性。我們現在所處的社會是一個信息化的時代,同時也是經濟飛速發展的時代,時代的飛速發展需要我們創新教育和對教育的不斷創新,創新教育和教育創新的目標就是要培養創新型人才,而人才需要教師的培養。因此說,這就要求我們的教育工作者具有教育創新的能力,因為如果不具備這種能力也就不會有我們教育的創新。教師的教育創新能力既是實施教育創新的前提,更是進行教育創新的關鍵。

那麼,教師如何培養自身的教育創新能力呢?

1.更新教育觀念

教師對自身教育觀念的更新,是將自身創新能力不斷提升的一個大前提,也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一個先決條件。長期以來,廣大教師的教育觀念受到傳統教育觀念以及片麵追求升學率的影響,不重視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教師隻管自己怎樣教,不管學生怎樣學,忽視了學生的主體性,使得充滿個性靈氣的學生都成了被動接受知識的“容器”。鑒於此,教師一定要注重對於自己教育觀念的不斷更新,要主動積極地學習先進的教育理論,對全麵推進素質教育的相關文件一定要積極貫徹執行,教師要對新課程改革的具體要求有一個深刻的理解和領悟,要在教育教學的實踐當中不斷地創新;要注重教法研究,變教案為學案,以學生的和諧發展為本,在教學過程中充分尊重和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和作用,變學生的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加強學生創新意識、創新能力的培養,把學生的發展情況作為衡量教學成敗的重要標準。教師唯有具備了先進的教育教學的觀念,才能夠具備教育教學的創新意識和能力。

2.培養創新思維

創新的核心就是要具備創造性的思維和方法,身為一名教師,應當努力地培養自己創新的思維,不斷提高自己創新的能力。首先,要有強烈的好奇心。好奇心往往帶來對知識的渴求、對問題研究的信心和決心,而且是創新思維的良好出發點。其次,要有求異的思辨力。我們每個人的思維都會有定式和求異變通的兩個方麵。當然定式思維有利於學習前人的知識經驗,而求異思維則有利於產生新穎獨特的想法和行為,發展前人的知識經驗,創造出新的知識經驗,更快地推動社會進步。因此,那些求異思維強的人也會具備很強的創新能力。再次,要有質疑的精神。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要善於發現問題、探究問題,善於質疑,帶著疑問去研究、去探索。教師唯有不斷努力地付出才能收獲豐碩的教育教學的成果。最後,要有豐富的想象力。教師麵對前人總結出來的知識經驗,要充分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展開豐富的想象,再現知識經驗,與專家、同行、學生共同研究,並有效地進行不斷補充、完善、發展,從而創新知識、經驗。

3.改變教學行為

身為教育工作者最為主要的任務就是從事教書育人的教學工作,教師的創新主要是教育教學上的創新,也就是體現在對教學行為的改變上。首先,教師在理解問題的時候一定要有一番獨到的見解。麵對新課標、新教材和新方法,教師要善於多問、多思、多解、巧解,使複雜的問題簡單化。其次,教師要注意營造出一種適合學生創新的教育教學的良好氛圍。麵對新課程,教師要引導學生進入研究的情境,為學生提供信息,給學生以充分的創新的空間設想,創造情境把問題交給學生去解決,組織交流研究的成果。教師要重視學生的自主和創新學習高度,要充分地將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積極的發揮出來。再次,教師要調動學生的學習潛能。教師在麵對新課程的時候一定要積極努力地尋找到適合學生學習的好方法,將學生們的學習興趣和潛能很好地激發出來,令學生能夠積極快速的吸收、記憶新知識,並進而不斷聯想並形成一種創新的思維。最後,教師要創設能引導學生主動探究的學習環境。麵對新課程,教師要為學生營造自由、民主、寬鬆的學習氛圍,引導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主動探究學習問題,要真正成為學生學習的合作者。在進行教學的設計上,教師要注意體現出創新的教育教學方法和手段,讓學生們能夠充分發揮主體作用,提高學生主動參與探究問題的積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