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教師要掌握教育創新本質(1 / 1)

優秀教師高層專業發展

所謂歸零心態,是指要求教師在授課的過程中,不能對於過去的業績太過沉迷,要適當地對自己進行調整,以令自己適應新的變化。對於教師而言,要有一顆向高層專業發展的心,要與時俱進,挑戰自我,永不滿足,終身學習,讓自己更具智慧,全力打造完美自己。

基於對創新本質的一種很好的認識,所謂教育創新,指的就是教育的主體也就是人們為了一定的目的,遵循教育不斷發展的規律,對教育的整體或者是其中的某一個部分,或者是某一些部分進行的一些變革,從而令我們的教育得到不斷發展和更新的一種教育活動。在這一本質觀中,必須把握好如下幾點:

1.教育創新是有目的的,其目的具有時代性、發展性

我們進行教育創新的根本目的,就在於建設起一種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要求以及適應21世紀變革要求的、以素質教育為本質特征和主旋律的、各級各類教育銜接貫通的、社會主義新型的教育教學的體係。這個目的貫穿於教育創新的始終。當前,教育麵臨兩個嚴峻挑戰:一是日益建立起來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要求教育從體製到目標、內容、方式、方法都要有新的改革,與之相適應;二是新世紀的變革,要求教育要適應世界教育變革的新潮流,特別是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後,教育如何適應這種新變化,已擺在了每一個人的麵前。要想很好地應答這兩種挑戰,我們的教育就一定要不斷地進行創新,進行教育創新的大文章就一定要很好地圍繞著兩種挑戰來進行。除此之外,進行教育創新的目的還在於建立起一種素質教育的新體係。隻有建立起這樣的新體係,才能適應上述兩個挑戰。

2.教育創新要遵循教育規律

在整個社會係統中,我們的教育是一個獨立的事物,有著其自身發生以及發展的曆史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有製約其運行演變的規律。教育規律大致有三種:一種是因果規律。就教育本身而言,這樣的規律大多數情況下都屬於共因共果或者是多因多果,也就是教育的發展是要受到很多不同因素的約束,這其中包含了社會的以及教育內部的製約因素。就教育內部微觀的因果規律來說,則大都是多因多果的。例如,學生學習成績的提高,通常是由教學中的認知因素與非認知因素綜合作用而達成的。我們對於教育的創新需要遵循教育教學中從宏觀到微觀的一種因果的規律。例如,教育創新與社會經濟、政治、文化、科技的創新密切相關,因此,教育創新不可能脫離這些方麵的創新而獨立進行,必須既注意與這些方麵的創新相適應,又重視從這些方麵的創新中吸取經驗和教訓。這是宏觀性的外部相關規律。從教育內部的一些微觀形的規律而言,也存在不少相關的規律,比如說,知識和智力之間密切相關、創造思維和個性之間密切相關等等,對這些規律很好的認識和遵循,就是教育創新走向成功的一種很好的保證。還有一種是概率性的規律,例如,在貧困家境中生長的孩子學習動力強,刻苦程度高,學習成績也較好,這是一個調查統計出來的概率性規律。教育創新,特別是微觀領域的創新,就應該重視這些概率性的規律,使創新的舉措更合乎實際,更能取得成效。總而言之,要進行教育的創新就一定要遵循教育的規律。

3.教育創新可以是整體的創新,也可以是部分的創新

從一個國家、一個地區來說,對教育進行整體創新,可能是需要的,也是可行的;而對於一個學校的校長或者是教師而言,對於教育教學過程中的一個部分進行創新,可能是需要的,也是可行的。究竟怎樣確定創新的範圍和程度,要視自身的需要和條件而定。

4.教育創新是一種改變和革新,是標新立異

“求新”是其靈魂,沒有“求新”的變革,不是創新。當然了,這裏的求新也不是僅僅為了新而新,而是要令我們的教育教學獲得真正的進步和發展。

5.教育創新的標誌是使教育獲得更新與發展

這種更新與發展可以是使教育目標、內容更科學化,使教育體製由計劃型轉變為市場型,使教育觀念和方式方法由傳統型轉變為現代型,使教育結構更優化、更完善,等等。發展是硬道理。從目前教育教學的現狀與時代賦予教育的要求、人民群眾對教育教學的需求來看,我們教育教學的發展不是快了而是變慢了,教育教學的水平不是高了而是變低了。目前,我國教育的發展在兩方麵嚴重滯後:一是教育發展滯後於經濟發展。研究表明,從我國現在人均國民生產總值水平來看,高等教育毛入學率應該達到15%左右,而實際才達到9%左右。二是教育教學水平的發展與人民群眾對於教育的需求以及消費的能力相比,是滯後的。人民群眾希望自己的孩子上更好的中小學,盡可能上大學,並且有能力分擔教育成本,而現在好的中小學還不能充分滿足需求,高等教育差距就更大。要將這兩個滯後的問題很好地解決,就一定要通過教育教學的創新,而衡量教育教學創新的成功和失敗的標尺就是教育更新和發展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