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廈門 2013_10_16(二)(1 / 3)

跟葉鋒吃完午飯,我們一起來到附近的西泠茶社,要了一壺茶,葉鋒熟練地擺弄著茶具,不一會,一壺鐵觀音已經泡好了:“你是怎麼想起來要來找你那個同學的啊?”

我端起葉鋒放在我麵前的那杯茶聞了聞:“嗯,好香。”輕啜一口,“二十年沒見的同學啊,93年畢業後通過幾次信,後來就音信全無了。今年學校要搞百年校慶,王雪同學建了個Q群,把所有同學都找到了,就差賈誌宏了。”

葉鋒問我:“王雪,名字聽起來挺美的,是個美女吧?”

我一口茶差點噴出來:“那是一男的,跟我一個宿舍。”

葉鋒自嘲地笑了笑:“還真有男的叫這名字啊。”又呷了口茶說,“二十年前的同學,能理解。”

我苦笑了一下說:“嗬嗬,你理解不了,你現在的閱曆還沒到。”

就在上個月,一大早收到李老師的QQ留言,這個李老師啊,三五七年不冒個泡,還以為她都不上QQ了呢。她說王雪建了個Q群,成都的幾個同學想趁今年學校舉辦百年校慶的機會搞一次聚會活動。於是我就加進去了。我入群的時候看了一下,已經有二十幾個同學在群裏了。

同學們見我進群,紛紛表示歡迎,梁亮說要報手機號,方便聯係,我就把手機號發上去了。隻過了不到5秒,手機就響了起來,拿起一看,是佛山的號碼,我在佛山沒業務啊。接了電話,一個熟悉的聲音傳了出來,黃堅強,這哥們第一時間給我打了電話。電話裏他問我要不要回成都,嗯,是用了個“回”字。我不是很確定是否能去,於是就說可能去不了吧。

後來班頭薑濤也打電話來問,聽我口氣不是很堅決,就勸了好一陣子。

接下來的幾天裏,Q群裏不時有人發上來過去的照片,有塔子山公園野炊的,有青城山劃船的,有畢業答辯的,有足球賽合影的。這一張張照片逐漸喚起了我的回憶,已經斷了二十年的念想,本以為他們隻是我這平凡一生中的平凡過客了,卻不曾想,他們在我心中竟然會紮下了如此深的根基。這一群人哪裏是過客啊,根本就是我的家人,我的兄弟姐妹。我一定要回去,跟失散多年的家人團聚,哪怕隻有寥寥數天的時間。

“也許吧,等我到了你這把年紀,興許能理解你此刻的心情。”葉鋒苦笑著搖搖頭說。

“什麼叫我這把年紀,我有那麼老啊?”

“哦對了,你現在沒在老張那兒幹了,今後有啥打算啊?”葉鋒又沏好了一道茶,各自倒上。

說到這個問題我也頭疼,自打從那家公司辭職出來之後一直沒找到合適的項目做。“還沒想好,應該還是往技術方麵走吧。這次百年校慶,去成都跟老同學們聚聚,順便看看有沒有什麼啟發。”

“不急,慢慢來,總能找到合適的項目做的。”葉鋒寬慰了我一句又問道,“對了,你們同學現在應該都是計算機行業的專家了吧?”

“哈哈,哥以前可不是學計算機的,這個專業是後來在電大學時學的。”

“那你以前是學什麼專業的?”

“工模具設計與製造。”

“kao,你學模具的應該很好賺的啊,怎麼轉計算機了呢?”

“別提了,當年我們畢業還包分配的。”

“這麼好,還包分配啊。”

“好什麼好啊,分的也不是啥好單位。我被分配到鄭州一家國營工廠,那個廠對模具沒啥需求,我在車間實習了一年,天天擰螺絲,一年後轉正,就到辦公室當個小技術員。後來覺著中專文憑有點弱了,就想著去上個電大啥的弄個大專文憑。於是就去考了成人高考,本來報的是機電一體化,想著這專業好歹跟機械也沾點邊,以前學的東西不至於全扔掉。誰知道去報到的時候招生辦的人拿個表指給我說:你看,報機電一體化的就六個人,考分夠線的就倆,學校不打算開這個班了,你換個專業吧。好嘛,就隻有倆人,是開不了班了,那就轉專業吧,挑來挑去,就換了個計算機應用。”

“轉虧了啊,你看現在做模具的多賺錢啊。”

“嗬,也沒啥虧不虧的,我那時在學校學的那點東西,在國營廠呆了四年也沒用上,就基本上全忘光了。98年南下深圳打工,我們老師就勸我還是放棄模具吧。”